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冬眠与迁徙》教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焦家小学三年级科学备课

第 二 单元 总课时数:10 备课时间:2019、9、16 课题 冬眠与迁徙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知识:知道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科学探究:能根据动物生存的条件,解释动物为什么迁徙或冬眠。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正确理解迁徙和冬眠的意思。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2019、9、19 二次备课 1 教学过程 授课时间

情景导入: 1.教师播放冬天下雪的视频片段:(ppt出示冬天的图片)下雪了,大地白茫茫一片。 2.教师提出问题:小动物们到哪里去了?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 3.教师总结:有的小动物藏到了窝里,有的小动物去了别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冬天的。 (设计意图:通过冬天的图片引出课题,能引出学生关于冬眠和迁徙的生活积累。) (一)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1.教师课件展示:乌龟、青蛙、刺猬。 2.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怎样过冬吗? 3.学生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青蛙、刺猬等动物冬天缩进洞里,蜷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除了乌龟、青蛙、刺猬,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5.教师课件展示、介绍更多冬眠的动物。 (二)它们在做什么? 1.动物除了冬眠,还用什么方式安全过冬?

2.教师播放角马、大麻哈鱼、大雁迁徙的视频。 3.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在做什么吗? 4.学生交流、汇报。 5.教师总结:角马、大雁、大麻哈鱼等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6.教师图片或视频展示、介绍更多迁徙的动物。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可以说出大雁、燕子飞往南方过冬,小狗、小猫换毛等过冬行为,教师要给予肯定。但是学生们对于大雁等动物到南方过冬的原因和还有哪些动物也如此,没有很科学的认识。教师要适时的引出概念:迁徙。并对迁徙的动物和原因跟同学们交流、规范。 (三)动物为什么迁徙或冬眠? 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动物为什么迁徙或冬眠?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播放视频,补充总结。 设计意图:对动物迁徙、冬眠行为进行内因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敬畏自然,保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三、拓展活动

1.提出活动指向:了解不迁徙也不冬眠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总结:有的动物会换毛,有的动物会储存食物…… 同时,指导学生将方法用文字或者画图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课堂检测与反馈 冬眠----乌龟 刺猬 青蛙 迁徙----角马 大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