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目的
运用科学合理的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公司消防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有害因素严格控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危害,规避因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火警甚至火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出现泄漏着火等恶性事故的出现。根据评价辨识结果,分别定期及时采取了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的预防性控制措施,从而规范和消除、避免了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危害,降低了消防工作作业风险。 二、评估范围
公司范围内的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火警、火灾。 三、评估依据
1 公司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和防火、灭火管理制度; 2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3 企业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4 合同书、任务书、公司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5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四、评估方法
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安全评价方法为主对现有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分析。 五、评估人员:风险评价组成员 六、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七、评估结果
公司针对本年度各部位门易燃易爆、易产生可燃性物质或介质的场所进行了严密监控和加强风险控制,根据作业环境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和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对易产生易燃气体的场所实施事先的控制。并且加强正常运行时期对消防设施、器材的正确维护保养、和器械的日常演练,对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剖析和预先分析,将有危及人身和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在人力或主观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明原由产生的火警、火灾情况时,避免因消防设施不备用,或消防操作失灵等因素而出现的意外灾害扩大现象的出现。在各单位(部门)的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安全处和公司安全评价小组人员利用不定时现场督察,对公司各易产生易燃易爆场所(车间、装置)部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及重大危源的生产消防设施等进行了系统的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通过现场监督检查及日常的调查询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成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日常演练的符合性评价,较规范的整顿和强化了因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有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
据公司安全评价组对消防工作或消防设施正常备用状态下风险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针对各消防工作过程存有的不足之处进行规范,可以将有害因素逐一消灭于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绝大多数因种种原因而忽略的细节问题,对此进行细致补充控制各项措施,继而杜绝了事故发生。通过本年度对消防工
作作业风险评析,共评价出中度风险(环境因素)因素及其以下风险因素计19项,评价出重大风险因素0项,并对中度风险的消防工作采取改进控制措施,制定了实施计划,在作业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控制措施,从而取得了未发生任何因消防工作出现异常运行而出现的安全事故。 附件一: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附件二:风险评价准则
附件 1 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 作业 风险 序号 活动 危害 后果 等级 设备 偏差 影响 L 设施 消防泵运无防护人员伤1 1 行 罩 害 消防泵运缺少机机泵损2 1 行 油 坏 消防泵运跑冒滴人员摔3 1 行 漏 伤 消防泵运供电系统影响火灾扑4 2 行 故障 救 消防泵运违章操影响火灾扑5 1 行 作 救 消防设施、不符合规影响火灾扑6 1 器材 范要求 救 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影响火灾扑7 2 器材 数量不足 救 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影响火灾扑8 1 器材 到期未检 救 消防设施、消防栓无影响火灾扑9 2 器材 防冻措施 救 无消防站影响火灾扑10 1 消防管理 或能力不救 足 无专职消影响火灾扑11 1 消防管理 防人员 救 改进措施 S 4 4 3 4 3 5 3 4 3 4 4 R 4 4 3 8 3 5 6 4 6 4 4 需要协调 的问题 评估 负责人 执行消防、防火资金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培训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培训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培训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培训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维护、资金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资金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维护、资金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培训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维护、资金 规程 执行消防、防火人力、资金 规程 附件2 风险度 等级 应该采取的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轻微或可忽 <4 不需要采取措施,但需要保存记录 略的风险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岗位指导书但需有条件、有经费时治4-8 可接受风险 要定期检查 理 可考虑建立目标、操作规程,加强培训9-12 中等风险 年度大修时修理 及沟通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15-16 重大风险 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程序,定期检查检测及评价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20-25 巨大风险 及时尽快整改 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