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句子衔接与排序练习专题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成语运用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六、1、C 2、C 3、B 4、B 5、C 6、C

八、1. C( A“杳无音讯”应改为“无影无踪” B.“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D.“不名一文”应改为“一文不值”)

2.A(B“始作佣者”是贬义C.“本末倒置”应改为“背道而驰”D.“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用在这里不恰当)

3.D(A“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B.“舍本逐末”改为“本末倒置”C.“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

4.D(A“重整旗鼓”是褒义词,应改为“卷土重来”B“左右为难” 指人不指事C.“把人忧天”应改为“庸人自扰”)

5.A(B“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D.“见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

6.A(B.“起死回生”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或比喻手段高超,这里应用“死灰复燃”C“推波助澜”是贬义词D.“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话的一样)7。C(A“弹冠相庆”多含贬义B.“夸夸其谈”改为“高谈阔论”D.“如坐春风”应改为“满面春风”)

8.A(B.“惨绝人寰”改为“惨无人道”C.“不谋而合”改为“不约而同”D.“情不自禁”改为“不由自主”)

9.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10.C(A“面目全非”是贬义词,应改为“面目一新”B.“神机妙算”是褒义词D.“肥头大耳”是贬义词,“面红耳赤”指因急躁、害羞脸上发红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合)

11.A(B.“蔚然成风”是褒义词C.“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D.“面面相觑”用于人与人之间)

12 D(A“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

13.B(A“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之间C“改头换面”比喻只换形式不变内容D.“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

14.C A.“无动于衷”改为“。心不在焉”B.“煞费苦心”改为“枉费。心机”D.“胸有成竹”改为“。心中有数”)

15.C(A“牢不可破”改为“无懈可击”. B.“洞若观火”改为“一清二楚”D.“苦口婆心”指反复劝说,应改为“语重。心长”)

16. D(A“漫不经心”改为“漠不关心”B“不可思议”改为“不堪设想”C.“责无旁贷”改为“毫不犹豫”)

17 A(B.“随波逐流”改为“放任自流”C.“鱼目混珠”改为“混为一谈”D.“炉火纯青”改为“淋漓尽致”) 18.B 19. A 20、A

句子衔接与排序练习专题答案

附答案:1、B 2、C 3C、4A、5D、6B、7 B、8C、9B、10D 、11D、12B、13 D14、C15、A

1、答案:B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材料以文学为描写对象,以排比嵌套比喻的手法,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试题抽去每一分句的第一句话(这四句话分别从四个角度对文学设喻)列于题后,打乱顺序后让考生进行归位选择。解答此题,可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四个方面入手,将每一个喻体与其后的描述联系起来,看它们是否意蕴连贯。

14、 答案:C。透视:这是一道选择题,试题把语段的五个句子打乱了顺序,然后用序号重新组合要求考生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正确答案是C。第⑤句点出对象\"种子\",指出种子正身处逆境;第③句紧接第⑤句,写种子在逆境中不懈地努力;第④句承接第③句,写种子在逆境中顽强抗争;第②句承接第④句,写种子在逆境中努力的结果;第①句承接第②句,写走出逆境的种子进一步坚定信念。解答这道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这几句话写的主角是谁?它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它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个环境?最后的结局如何?弄明白了这些问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就不困难了。

15、答案:A。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正确答案为A。试题要求考生从后面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语段的最后一句空白处的横线上。考生此题失分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其他三个选项与语段内容联系起来似乎都有道理,因此可能会造成错选。解误方略是,准确把握语段内容,吃准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目的,这样,作出正确的选择就不困难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