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爱go旅游网


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摘要: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喜爱读书。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吸引注意力 发展智力 学会质疑 展开想象 大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10-01

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极佳载体。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现在教改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1 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喜爱读书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1.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如教《小河与青草》一课,笔者先在黑板上画“小河”和“青草”,让学生说一说青草留给自己的印象;然后设疑说:“弯弯的小河和青青的小草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

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讨论课文内容,都非常积极。

1.2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笔者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草原的早晨》一课时,笔者播放课文动画片并配上骏马的奔跑声和叫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的空旷和美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故事情境,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1.3通过表演创设情境体会阅读的快乐

一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在教《蚂蚁和蝈蝈》《三个小伙伴》《蘑菇该奖给谁》等课时,笔者让学生表演课本剧,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将自己对文中的人物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们兴致很高,声情并茂地模仿文中的角色。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比较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1.4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由式朗读

依据学生对新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和低年级课文全文注音的优势,教学开始,可在解题的基础上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时,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松鼠的花生哪去

了?它能找到花生吗?这些问题可能提的不是很逻辑,但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却是新奇而有趣的,他们的心理上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欲望。此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此时按要求进行的自由式朗读,既有对生字新词的感知,又有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从整体上着手,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画的良好阅读习。 2 重视词句教学、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换词、改词,找近义词,反义词,看插图、实物,做动作,表情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如教《放小鸟》第一小节,笔者先采用换词(把“非常”换成“十分”、“特别”、“很”)、看插图体会小鸟特别好看的样子, 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只有加强词句教学和朗读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读和写的能力。 3 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动量,促使他们多读多想,熟读精思,逐步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1鼓励质疑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不仅注意怎样向学生提问,

还重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级的文章浅显易懂,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说一说写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句子。首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教会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只要提出问题,就表扬、鼓励。经过指导、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启发得当,引导有方,是可以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的。 3.2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喝到水呢?对此,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大家跃跃欲试,想出的办法五花八门,有的说,乌鸦可以衔来一根空心的草,插在瓶子里当吸管,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放倒,水就会流到瓶口,也能喝到水……一个个巧妙的办法在学生中自然产生了。 3.3大胆创新

情节是课文的骨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情节的假设和延伸来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让学生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上《司马光》一课时,可设

问:“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救出掉在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从不同的解决办法中,闪现出可喜的求异思维火花。

4 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新课标指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一年级教过拼音之后,笔者鼓励大家多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中华经典,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通过大量阅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