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金融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来源:爱go旅游网
锯所硒宅专考2014年第6期(总第2566期) 健发展至关重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和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吸收借鉴国外新兴产业发 展的金融支持经验,加快金融创新,保障我国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1.加大信贷创新,发挥银行金融机构的媒 介职能,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 信贷担保融资的支持力度,对于新兴产业的担保 融资,政府可以出资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 或者政府出资扩大现有的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 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融资服务,以弥补 新兴产业企业的财产担保而难以获得信贷资金 的缺陷。二是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加大财政贴息 贷款支持力度,对企业贷款的利率高出市场平均 利率的部分进行财政贴息,对企业长期贷款的利 率也应按照一定标准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加大 抵押担保贷款创新,鼓励银行开展以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贷款担保,并对开 展此种业务较好的银行给予适当奖励。四是不 断创新贷款产品,支持银行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贷 款、仓单质押贷款、权利质押贷款等创新融资产 品,对创新贷款产品业务开展较好的银行,在呆 坏账核销时国家应给予适当额度的补贴。 2.加强资本市场创新,发挥多层次资本市 场的融资职能,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一 是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加大资本市场的支 持力度。继续完善资本发行上市制度。尤其是适 合新兴产业企业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发行制 度,对符合上市融资的新兴产业企业给予绿色通 道待遇,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继续建设完善 场外证券交易市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兴 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衔接各层次市场, 完善各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制度;另外,改善资 本市场投资环境,加强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弘扬 企业诚信守法行为。二是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 功能,加大债券市场的支持力度。加强债券市场 的创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扩大新兴产业中小 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的发行规模;积极开发 其他金融创新产品,发行新兴产业企业低信用等 级的高收益债券或私募可转债,不断拓宽企业的 债务融资渠道,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公司债券、 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行规模。三是发挥 保险业的经济保障功能,推进保险业与战略新兴 产业的产业融合。发挥保险业的风险分担功能, 加大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 财产保险、寿险和健康险、信用保险等一系列产 品,全过程、多方位地保障新型产业企业在生产、 研发等过程的风险;对于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应 建立承保和赔偿的快速通道,对信誉好、风险低 的运行良好的新兴产业企业,在保费等方面适当 给予优惠。 3.加快制度创新,发挥多渠道引进资本功 能,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建立战略 新兴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发挥产业投资发展基 金的集合投资、专家管理、规范运作的良好运作 机制,扩大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的资金规模, 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目前我国以间接融 资为主的前提下,企业融资主要依靠企业自筹、 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由于发育程度低和门槛高,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不高,因此, 加快培育发展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加大直接融资 的支持力度,有利于部分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中的融资难问题。二是积极引人风险投资基 金。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有天然的紧密关系,尤 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风险投资对新 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国#1-实践证明,风 险投资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加快风险 投资引入,有利于部分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的融资难问题。三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民间资 本投资实体经济的新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战 略新兴产业。我国融资市场的资金供给不足与 资金供过于求同时存在,民间资本在一定程度上 就表现为资金过剩,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实 体经济的支持,关键在于扩大我国的民问资本的 投资渠道,打破制约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 “玻璃门”、“弹簧门”等各种制约因素,落实国务 院关于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新36条”措 伍所研宪考考2014年第6期(总第2566期) 施,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支 持民间资本以参股、兼并、收购、承包等各种方 式,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积极吸引外资。 的改革效果。有人归咎于日元升值带来的国际 贸易竞争力下降,也有学者认为“东京版金融大 爆炸”旨在让金融企业与政府迅速脱离关系,但 日本金融企业一向与政府关系紧密,政府的协调 能使金融企业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较低,一下子 脱钩反而出问题。 继续扩大国际投资、融资的合作,落实各种引进 外资的政策措施,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t- 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时,支持企业在境 外资本市场或债券市场以多种方式进行融资。 对中国版“金融大爆炸”来说,伦敦版和东 另外,积极开展与国际同行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习尽快掌握国外先进企业的关键技术,以 提升我国新兴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田风摘自《西南金融))2013年第11期《战略性新 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对策研究》) 中国版“金融大爆炸” 最近一两年,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明显加 快:人民币国际化提速、资本项下进一步开放、利 率汇率逐步自由化、国债期货推出、多层次市场 竞逐、综合经营增多、金融脱媒加快、民营银行躁 动、P2P等互联网金融火爆……凡此种种,对减 少抑制、激发活力、促进金融服务便利化,都有积 极意义。 这种更开放、更自由、更综合的潮流,结合中 国庞大的货币、资产存量与增量,以及各方面发 展金融的强烈愿望、更便捷的技术手段,再加上 金融资本天生的逐利特征,可能使中国金融实现 更大的繁荣和飞越。 历史上,以减少管制、取消限制为特征,于 1986年10月启动的伦敦金融城改革,带来了一 场金融大爆炸(Big Bang),大大提高了伦敦的国 际金融中心地位。改革前金融城每天开市迟缓, 午休漫长,下班很早,像“老爷俱乐部”,改革后 进人更自由,技术更先进,吸引了全球大量资金 涌人金融城。 但1998年4月1日启动的“东京版金融大 爆炸”(Tokyo Big Bang),同样是金融自由化改革 方向(如放宽外汇交易限制),却没有取得伦敦 京版都值得参考。中国金融业历史上教训惨痛, 代价不菲,既有政府不当干预之因,也与金融业 者诚信不彰、市场秩序“劣币驱逐良币”有关。 如果说在实体经济领域,几个行业乱一些,由乱 到治已属不易,在深具传染性、套利性、系统性和 杠杆效应的金融业,不注重风险控制的宏观、微 观和消费者的基础建设,一旦累积起跨行业、跨 市场的大风险,将引起另一种爆炸——泡沫爆 炸、不良资产爆炸、债务链条爆炸,等等。 追求创新带来的益处时,如何评估同时潜伏 着的崩溃的潜在可能性?禁锢束缚发展,但一窝 蜂无序进入,对社会和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危险? 如何让市场参与者自己也承担风险?如何让金 融高管的报酬不只基于短期业绩?未雨绸缪,中 国版“金融大爆炸”才可能走向理性的繁荣。 (晓字摘自《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11月5日) 人民币债权债务存在的风险 李璐媚 无论债权还是债务,对债权人来说都是持有 的资产,对债务人来说都是负债。当一种货币升 值预期强烈时,在盈利模式、成本和毛利率不变 的情况下,债权人持有的资产会因升值而增值, 人们就乐于持有这种货币表示的资产,反之亦 然;而对债务人的情况则不同,当一种货币升值 预期强烈时,债务人的负债成本会上升,债务人 就不愿意使用强势货币,会选择预期贬值的货 币,以降低筹资成本和利息支出。当然境内外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