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琛智
(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 湖南 韶关 512300)
摘要:为了实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为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收获良好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英语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1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从小开始,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做好规划,让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不仅让学生学习掌握英语知识,也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其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得小学英语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不受重视。只有找到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所在,才能找到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学生自身存在问题。英语口语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按照过往的方式,将教学重心放在英语课本中的书面知识的学习上,就会导致学生出现笔试能力很强、口语能力很弱的情况。[1]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英语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当前存在学生用汉语拼音或者中文发音来标记单词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方法,既不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教师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2)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尤为重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通常会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掌握英语语法和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上,轻视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小学英语教师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是简单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是否适应。传统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善于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情感是连接人们的关键枢纽,也会成为人们做成某事的推力。在新课程教学观念中,在英语课堂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陌生的外语课程,会引发他们产生作者简介:陈琛智,仁化县董塘中心小学,中学英语一级教师,本科。
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当多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心。[2]比如,一些小学生英语知识掌握得不是很扎实,当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英语课文朗读时,如果被点名的学生不是很自信就不敢朗读,或者声音很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意鼓励和帮助学生,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敢于开口。(2)打造开放、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言谈举止会时刻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而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如果学生抵触教师甚至拒绝他们,那么学生就不会对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也不会对该学科产生热情,更不用说和教师沟通和合作了。因此,教师应努力打造开放、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直待在讲台上,可以在教室中来回走动,来到学生的旁边,仔细观察学生的举动,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怀和爱护,启发和激励学生,使其乐于接受教育。(3)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上,为了让学生都爱上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教师应当在教育过程中投入激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激情,也会让学生对英语课程失去激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当中,基本是以教师教学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无聊和乏味,他们学得越多,兴趣就越小,学习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慢慢地失去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激情和兴趣,会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听和看,不如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下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有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亲身去经历学习英语的过程,才能培养感性认知,从而对学习和掌握英语产生兴趣。在英语课上,如果教师只是教导和阅读,那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听同步语言系统,将学生带到一个美丽的世界。例如,在学习“We love animals”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动物展示出来,再教这些动物的英文单词。总而言之,使用多媒212体作为教学媒介来可视化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学习。(4)丰富教学方法。故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参与的机会,能让小学生在参与中轻松地度过课堂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新知识。例如在教授“It’s warm today”这一课时,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天气,并且配合展示的天气作出相应的动作。比如学到“cold”时,教师可以作出在寒冷天气下搓手的动作;学到“hot”时,教师可以作出表示流汗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天气环境中,更易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做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天性让小学生有着非常活跃的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活跃的想法转化成学习英语课程的能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环境当中,在课堂上可以通关游戏的方式给学生灌输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重要的知识。[3]将好玩的游戏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往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讲解的现象。此外,由于小学生大多保持着好动、好胜的天性,导致学生时常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别处转移到课堂上来。比如在学习新的词汇时,教师进行一场游戏比赛,让学生组成几个大队,然后从中挑选出参加游戏的(上接第214页)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楚,更加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通过内省等方式实现人与自我的融洽相处。1.取舍有度、绿色消费 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和认识微乎其微,盲目崇拜;工业社会,人们企图要征服自然。而如今,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人就要适当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节约资源,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就有责任保护它。坚持绿色消费,不乱扔垃圾,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资源的平衡。2.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当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人难免就会陷入一种迷茫,这是因为缺乏精神支柱。有了精神支撑后,人就会一往无前,取得真正的幸福。精神上的快乐才是最根本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树立了生态道德意识,懂得了感恩自然,反思自己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使潜意识里的自己和外在的自己实现统一;不断地改变自己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将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逐渐地付诸实践,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以此来处理人的欲望的贪婪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并且也会促使人的道德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现代交际·2019年11期
代表,代表朝向大队里的同学,然后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代表提示要完成的动作。比如Touch your face,ear,arm,hand,head,leg等,全部做对相应的动作,该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游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新知识。三、结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改善教学方式,钻研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小学的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学生未来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找寻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邹学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6,26(26):191-192.[2]何素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7(16):97.[3]张驰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0).责任编辑:刘健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曹孟勤.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质疑“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人的一部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3]高兆明.道德文化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4]罗国杰等.中国传统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2).[7]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08(5).[8]杨柳,杨帆.略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战略[J].探索,2010(5).[9]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8.责任编辑:景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