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第一课时自主复习
课 题 形近字 已经掌握的生字 易错的字 多音字 我认为难 理解的词语 优美句子 (用词精确) 质疑问难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5、《装满昆虫的衣袋》 6、《变色龙》 7、《金蝉脱壳》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掌握文中的字词,正确理解意思,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 2.正确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正确运用意思相近的词语。 3.积累与动物描写相关的成语、片段、文章。
4.学习自主复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复习模式,培养独立复习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文中字词,灵活运用,积累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预习导航:自主复习第二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小甲虫、纺织娘、变色龙、蝉”四幅画面,说说你认识它们吗? 2.根据图片分别用一些词语形容它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二单元。 二、自主复习:
大家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并把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交流。 三、梳理整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交流掌握的字
1.注意读音: 前鼻音:芬 锦 后鼻音:敞 2.字形: (1)教师预设:
敞(反文旁横要出头) 限(右边不要写成良)昏(上半部分要写得饱满) (2)比一比,分别组词:
敞( ) 芬( ) 锦( ) 限( ) 淌( ) 纷( ) 棉( ) 跟( )
2
(3)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敞 弊)开 描(绘 会) 温馨(xīn xīng) 绿(荫 阴) 挺(拔 拨) 耕耘(yún yín) 3.积累的多音字
交流:绿(lǜ)(绿色 ) 劲(jìn)(有劲) (lù)(绿林好汉) (jìng)(劲敌) (二)理解的词语 1.预习交流 2.方法:
(1) 可以通过说相近的词来理解
预设:芬芳——芳香 胸襟——胸怀 浩瀚——广大 苍劲——遒劲 (2) 可以联系上下文句子理解 (3) 可以通过造句领悟意思
小结:以上我们复习了《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中的字词,先找出字音容易读错的,多读几遍;再看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最后理解生词意思,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接下来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复习剩下的三篇课文。 (一)交流掌握的字
1.重点读音:前鼻音:殿、震、判、颜 ; 后鼻音:纺、筒、棕 ; 平舌音:搜、棕 2.容易写错的字:
交流:察、毒、圾、蕉、搜、配 3.多音字:
交流:横(héng)( ) 笼(lǒng)( ) 壳(ké)( ) 模(mú)( ) (hèng) ( ) (lóng) ( ) (qiào) ( ) (mó) ( ) 4.练习:
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者读音:
夜(幕、暮)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gān gàn)上。 这阵儿蝉儿长久地(趴、扒)在树上(灰、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崖)。 栖(qī qí)息 着(zháo zhe)迷 中(zhōng zhòng)毒 蠕(rú nú)动 (二)理解词语
3
1.交流:词语、诗句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
3.换近义词理解:填写的词语都表示看的意思。 预设:(1)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
(2)变色龙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但它是似睡非睡地(窥探)着,伺机捕捉昆虫。 (3)变色龙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4)当变色龙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
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
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本单元文章中的生字新词,接下来再去感受一下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词语把句子写生动的呢?一起来读读文中优美的句子。 ● 交流文中优美词句 先来看《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说说哪些词语、哪些句式用得好。
2.请学生画下来,教师可以出示几句重点句,然后全班齐读。 3.小练笔。
(1)用文中的词语填写
( )的绿荫 ( )的空气 ( )的翠竹 ( )的松柏 ( )的色彩 ( )的眼睛 ( )的果园 ( )的沃野 ( )的课本 (2)这么美的景色,谁能用成语来形容一下? a学生回答。
B教师补充描写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色的成语
湖光山色、崇山峻岭、重峦叠嶂、波澜壮阔、连绵起伏、 惊涛骇浪、浩浩荡荡、风起云涌、银装素裹、冰天雪地 C学生齐读,熟背。
(4) 谁知道写景的诗句还有哪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本课就是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 1.从文中摘录词语。
(1)说明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词语。
着迷 ( 痴迷 ) ( 迷恋 ) (2)反反映法布尔捉昆虫时喜悦的词语。 高兴 (甜滋滋) ( 兴致勃勃) 2.文中是用了这几个词语,那你能用上成语来形容吗? (1)学生回答。 (2)教师补充
表示高兴的成语有:兴高采烈、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得意忘形 、怫然不悦
抚掌大笑 、鼓舞欢忻 、鼓舞欢欣 、忽忽不乐、 欢呼雀跃
表示喜欢的成语有:一见钟情、 爱不释手、 流连忘返、 如数家珍、 情有独钟
一往情深、 爱不忍释、 深情厚意、 情深意重、 情意绵绵
(3)你有过高兴的时候吗?有最喜爱的事物吗?谁能用上其中的几个成语来说一段话。 3.照样子,把句子写生动。
(1)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把虫子当作人来写,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
————————————————————————————————————。 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 (2)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具体写出了难过的程度) 今天的雨下得真大啊!
————————————————————————————————————。 上课钟声响了,教室里非常安静。
————————————————————————————————————。 《变色龙》
1.你能填写下面的惯用语吗?
5
千里马 、 变色龙、落水狗、墙头草、保护伞、地头蛇、笑面虎、敲门砖、糊涂虫 2.和动物有关的成语也不少呢! (1)送小动物回家。
鱼、马、鼠、鸡、熊、虎、龙
如鱼得水、画龙点睛、抱头鼠窜、鹤立鸡群、心猿意马、虎背熊腰、千军万马 (2)齐读、背诵。
3.瞧,这些诗句当中的小动物都躲起来了,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杜甫《绝句》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其中之一,并且是第一计,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1.补充其他三十五计: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
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水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 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计、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
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政、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 2.名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四、查漏补缺
在检查自主复习表时,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交流。 (学生质疑,互相讨论交流) 五、总结
1.说说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很高兴大家又有了这么多收获,平时学课文就是要掌握文中的字词,积累与之相关的词语,并能在自己的表达中灵活运用。这几篇课文描述的对象各具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这是我们下节课复习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自主复习表格。
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2.概括各课特点,领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熟练掌握、运用拟人句式。 3.了解自主复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复习模式,培养独立复习能力。 教学重点:概括各课特点,背诵课文段落。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方法,熟练掌握、运用拟人句式。 预习导航:
1.自主复习第二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 2.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复习第二单元,相信这节课你能收获很多。 二、自主复习:
同学们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并把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交流。 三、梳理整合:
(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出示课文内容填空,请学生背诵。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这段话选自哪一篇课文? (2)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3)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4)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7
(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 2.这么美的诗歌,同学们一定要把他牢记在心啊! 男生女生配合着背诵课文。 3.大家能试着仿写几句码?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 ),( )! (沃野说):(耕耘吧),( ),( )! ( 说):( ),( ),( )! 4.学到这里,你最想说什么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名言。
a实践出真知; b百闻不如一见;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3.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4.学校要举办一次科学家展览主题,你想在法布尔的照片旁边写什么呢? (1)四人小组讨论。
8
(2)全班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
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佳作《昆虫记》。
(三)《变色龙》
1.变色龙大家对它有哪些了解?
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又是怎么来描写变色龙的?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3.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请学生复述喜欢的段落,并且简要说说理由。
4.学到这里,变色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
5.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文中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1)马上圈出来。 (2)你能再写几个吗? (3)教师补充。
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四)《金蝉脱壳》
1.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2.谁能来背诵一下?
3.那么金蝉脱壳的过程谁能简单点来说说?
4.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9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练习二》
1.练习2上我们学习了五句歇后语,谁来背诵一下?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谁知道八仙是指哪八仙?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3.哪一句是讲了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4.哪一句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啊?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这五句中都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谁来简单讲一讲? 6.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 (1)学生回答。 (2)老师补充。
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吃米的鸡——点头哈腰。 苍蝇洗脸——假干净。 鼻子里插大葱——装象。
7.谁能用以上这些歇后语填空吗?
(1)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这件事我做错了,既对不起老师,有得罪了好朋友,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0
(3)粽子又粘又香,光闻着就要流口水了,我一口气要吃三个,可包粽子对我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不知怎么摆弄。
(4)昨天,我们班进行了厨艺大比拼活动,同学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做水果拼盘,有的炒得菜真是色香味俱全,有的则端出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水饺,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5)我的同桌虽然转学了,但在我生日那天居然还寄来了一张精美的卡片,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8.背诵关于“观察”的名人名言三句。 9.搜集课外关于观察的名言。
(1)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2)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四、总结
1.说说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收获?
2. 这一单元我们不仅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明白了从小学会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宽视眼、发展思维的重要意义。希望这些名人的故事以及名言能对你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