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第11期总第261期 June 2012 No.11 Total No.261 大学生网络阅读浅议 程宇琳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 要:在互联网以及电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阅读成为一种趋势文章分 析了国内外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内涵、本质、特点、类型以及阅读 。的主要方式。也重点从5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提高阅读 能力和阅读质量,为网络阅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阅读;互联网_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6921(2012)11—0082一O3 沿的角度看待问题。《图书馆杂志》连续刊登了多篇 -随着网络世界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变的精彩纷 呈,网民们也越来越多,这为网络阅读——~种与传 . 统纸质阅读迥然相异的阅读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强大 与阅读相关的文章,网络阅读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 专家予以认同,他们认为国民的阅读需求呈现多样 化,阅读习惯也存在差异性,而网络阅读的多样性、 便利性等正可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网 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获 的作用。网络阅读已经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一定的地 位,国民也愈见接受这种阅读方式。当代大学生作为 国民中的一个群体,也更加青睐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互动性、新颖性、个性多样化等特征。因此,网络阅读 已经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作为数字化时 代的产物,网络阅读不仅是一种阅读形式,也已日 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取信息资源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他们 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发展,对阅读的需求程度也更高, 所以,大学生网络阅读比较具有研究价值。 柯林斯・凯思林博士在《非裔美国研究生的阅 渎能力与计算机使用能力相互关系的研究》一文中 提出假设,大学生的计算机相关使用能力的高低是 否影响着他们阅读的能力。经过调研显示,对于自己 计算机技能有信心的学生,更容易进行阅读,这无疑 也是因为,当今社会,网络阅读已经在大学生的学习 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笔者经过调查,证 实了网络阅读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大学生们论文水 平以及研究成果水平的高低。 伊恩罗兰在对电子期刊与用户行为的探索研究 中,分析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读者应如何查 找自己所需的期刊文章,并学习如何将文章中的资 源信息加以整合润色,在自己以后的论文、研究课题 等写作过程中合理运用。其实,国外的很多专家学者 喜欢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进行 探讨分析。他们从大量的调研数据中找出大学生网 目前,国内有很多研究人员、专家、学者等对于 网络阅读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 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持续动态更新的全文数据库,属 于国家网络出版工程的分支项目,也是国家另一出 版工程——“知识资源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截 至2011年6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 700多种,包括 创刊至今出版的学术期刊4 600余种,全文文献总量 3 200多万篇。笔者选取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做研究,以便了解国内对于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研究 现状。检索结果如下:关键词中含有“网络阅读”的有 869篇,其中主题有关“大学生网络阅读”的论文为 58篇。经过筛选,笔者对其中的55篇进行了概括,认 为这些论文主要是从3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网络阅 读:①对于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导读以及教育策略研 究;②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研究;③大 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分析研究。其中,对于大学生网 络阅读的导读以及教育策略研究的有32篇,约占总 数的58 ,对于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及行为分析 研究的有8篇,约占总数的14.5 ,对于大学生网络 阅读的现状分析研究的有15篇,约占总数的27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络阅读行为的规律,并结合理论界的相关知识资料 加以分析阐述。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视角类 似、观点相近的弊病。 2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概况 2.1 网络阅读的相关概念 2.1.1 网络阅读的内涵 现今社会,阅读的方式呈现了多样化的特性,纸 质阅读不再是唯一的途径。作为计算机互联时代的 种新型阅读模式——网络阅读,其平台、对象以及 活动都发生了变化。阅读的平台从以前传统形式的 一很多美国图书馆界的学者专家以图书馆学界的 眼光来看待目前的阅读观念,无疑,他们是站在最前 收稿日期:2O12一O3一O5 作者简介:程宇琳(1986一),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学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82・ 程宇琳・大学生网络阅读浅议 纸质印刷物向电子设备过渡,阅读的对象从单一的 文字、图画信息向多媒体信息资源过渡,阅读活动 不再局限于简单直接的识别图画、文字、符号,还包 括看视频、影音资料等多种行为。因此,网络阅读作 为当下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的发展空间比任何 其他形式的阅读的发展空间都更大,也日渐在国民 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环境下的纸质 读物,其内容与内容的载体是相统一的。但是,在现 今的数字化信息时代,读物的内容与载体是可以相 分离的。 2.1.2 网络阅读的本质 网络阅读作为阅读活动的组成要素,其本质仍 是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网络载体的形式多样,将知 识和娱乐功能集一体,这就要求阅读者明确目标, 正确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注重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检 索和利用能力,即快速有效的找寻到自己所需的信 息资源进行阅读。 2.1.3网络阅读的特点 总体来说,网络阅读的特点可以归纳为6点: 2.1.3.1 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互联网上存在着 海量资源,不是仅为某一个人或是某一种群体而存 在的,任何选择网络的人,都可以在这片海洋中找到 自己想要的信息。 2.1.3.2便利性。①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内容更新 速度非常快,十分有利于当代读者应对整个社会的 快节奏。②由于存在着很多强大的引擎,使得读者在 找寻自己需求的资源时更快速、便捷。③随着技术的 发展,网络阅读不仅限于在线阅读,同时也可以通过 手机阅读或者载体阅读。这些小巧的设备,满足了读 者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的需求。 2.1.3.3多样性。①不同于以往的纸质阅读,网络 阅读的页面设置可以随心所欲,喜欢什么样的就自 己设定成什么样的,不同的页面设置能同时满足用 户的各种需求。②网络阅读也有很多种类的读物,很 多类型的资源,同样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不管是 要学习、娱乐、还是拓宽知识面都能给你宽广的选择 范围。 2.1.3.4开放性。网络阅读的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 征,由于读者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加大了 信息的传播性和资源的共享性,读者能随时随地地 进行网络阅读。 2.1.3.5互动性。这一特性是由网络阅读的模式决 定的,网络比传统媒介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并且 互动也是网络吸引人的地方。在网络阅读中,人可以 与计算机交流,从而使得阅读变得有乐趣。 2.1.3.6安全性。网络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 安全系数降低了不少,读者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很 有可能不知不觉的泄露了隐私和某些重要的信息。 2.2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类型 2.2.1 网络阅读目的的不同 2.2.1.1 获取知识和信息型。这类学生上网搜集信 2012年第l1期 息,首要需求并不是应付考试,他们渴望通过网络上 的信息资源,提升专业知识存储量、增强学习能力, 拓宽知识面,以便更好地承担未来的社会角色。 2.2.1.2应付各种考试型。在大学阶段,大多数学 生还是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们要参加各 种各样的考试。因此,不同类型的等级考试教程,真 题及模拟试题的详细分析解答,考试指难等与各科、 各种考试有关的信息资源都是他们点击阅读的重 点。 2.2.1.3消遣娱乐型。这类学生主要是在网上观看 电影、电视剧,浏览小说以及搜寻娱乐新闻等等。通 过这样的阅读方式打发时问,或者是舒缓自己的心 情,放松紧张的精神。 2.2.1.4无目的型。这些大学生由于不知道自己该 做什么,毫元针对地在网上闲逛,遇到自己感兴趣的 新闻、视频、信息等就会随意点击浏览,没有特定的 目的性。 2.2.2网络阅读方式的不同 2.2.2.1在线阅读。在线阅读是指,读者通过互联 网的链接,利用电脑等硬件设施直接快速阅读搜寻 到的各类相关网络信息,比如说即时浏览新闻、小 说、杂志,观看电影、电视剧等。用这种阅读方式得到 的信息资源具有快且新的特点,时效性也很强,但 是由于读者面临着长时间的网上操作行为,在视觉 和身体上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无形中也增加了使 用网络的费用。 2.2.2.2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是一项自有的增值业 务,它是企业或公司向用户提供的一种阅读方式,分 为在线和下载两种,同时,它也是一种包括手机报、 手机上网、手机阅读器等利用3G工具进行阅读的方 式。手机阅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各类电子书,这是基 于用户的多种阅读需求,整合了各类题材内容,而这 些题材内容是具有正规出版权或发行资质的机构所 提供的。 2.2.2.3载体阅读。载体阅读,也可称为离线阅读, 是指读者通过另一个终端阅读网络信息资源,这些 资源是下载传输到终端上的,读者可以在断开网络 连接后,依旧进行阅读操作行为。出现载体阅读这 种方式后,读者的阅读行为不再局限于电脑上,也 发展到了终端设备上,其中MP3、MP4、MP5以及各 种手持阅读器是现今社会众多终端设备中的热门产 品,这些设备的存在大大拓宽了读者的阅读空间,也 方便了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 2.2.3收费情况 2.2.3.1 免费使用。大学生们对网络阅读的收费情 况比较关注,更多学生愿意使用免费资源,节约成 本。在众多网络资源中,也有不少可以免费使用的 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在线阅读,只要下载手机 阅读终端,就不需要流量费,数据库中也有很多免费 的资源供读者们选择。此外,中国移动也会给用户发 送免费的手机报,上网助手等信息。 ・83・ 总第261期 2.2.3.2付费使用。当然,大部分的网络阅读用户 都需缴付流量费,比如家里的宽带网络,手机上网, 3G网络等。有的阅读资源也是需要收费的,比如最 近更新的小说下载,高清版的电影,论文、英语学习 等专业的信息资源下载都需要另外付费才可供阅读 使用。 3大学生网络阅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主动加强网络阅读常识的学习 通过了解网络阅读的本质以及特点,大学生主 动自觉学习网络阅读常识的目的在于,把握网络阅 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阅读需求、心理、 行为方面的尝试学习,不要沉溺于无限的网络阅读 世界,对于各种不相关或有损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的有害信息的干扰,要坚决,主动地予以抵制。最 好,在进行网络阅读前,规划好时间以及内容上的分 配,这样既能快速、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 息资源,又能合理的掌控阅读时间,以免造成过度疲 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同时,进行有效的网络阅读, 还需要广大高校学生掌握一定的检索技术和筛选技 巧。繁多的网络信息资源给大学生的网络阅读造成 了困扰,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准确的搜寻到自己所 需的信息,是每位大学生要具备的素质能力。所以, 大学生要通过主动的自我学习,加强对网络阅读的 掌控性,不断提高网络阅读的质量。 3.2 重视网络阅读科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网络阅读内容呈现多样性的特征,网络阅读过 程也存在着复杂性,这从侧面提醒了大学生要用科 学系统的方法进行网络阅读。①大学生要树立积极 探求网络阅读科学方法的思想观念,在平时的网络 阅读中,主动探索归纳对自己适用的网络阅读科学 方法。②大学生要能根据网络阅读的方式、内容、目 的、条件等灵活多变地使用不同的方法技巧,注重 二者的相互配合,以期达到最有效果。③良好的阅读 习惯是在平时的网络阅读中有意识的培养形成的,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网络阅读,不仅不会迷失方向、 浪费珍贵的时间,还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阅读 能力,促进其整体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3.3 强化网络阅读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自 我反思在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也必不可少,它是 保证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的奠基石,同时也影响着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效果。心理和行为学家的研究证 明,能够主动监控网络阅读心理和行为即会进行自 我反恩、自我纠错的读者更能实现高效的网络阅读。 网络信息的呈现方式具有动态性,屏幕及页面等的 变动都影响着大学生网络阅读的行为。为了防止阅 读过程中存在着迷航及质量、效率低下的现象,大学 生在进行阅读时,要及时调整、转变自己的阅读方法 及阅读模式,也要审时度势地反思自己的网络阅读 实践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8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来调节网络阅读的态度、方法、形式及所能达到的预 期。 3.4 注重对网络阅读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当下,阅读环境具有开放自由性,大学生能通过 这个平台积极地参与到网络阅读的互动中去,参与 的形式也很多样,其中包括了在线咨询、评论互动、 交流合作等。在这样的互动中,大学生能快速的与其 他读者或是直接作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获取信息 知识。大学生对网络阅读材料的内容,要学会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将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提取出来,加以整 合润色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会学习、会阅读的 习惯,才能为提高大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3.5 注重网络阅读时的安全性意识的提高 在安全性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阅 读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比如隐私信息被盗、偷拍、窃 听、吸费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 阅读的时候,要加强防范意识。对于各种网络阅读工 具的系统均要进行安全性检测,查看其是否存在病 毒以及对隐私数据和信息的保密程度,给自己的网 络阅读空间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4结束语 大学生网络阅读有利有弊,它既能帮助大学生 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创造多样化的学 习情境,激发大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对于多方面、 多视角的摄取知识信息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海量 的信息垃圾,阅读过程的复杂性,也会造成大学生在 网络阅读过程中出现迷航以及效率低下等现象。因 此,要克服网络阅读的种种弊端,既要从大学生自身 素质、修养上着手提高,也要针对网络阅读的内容、 环境等,做出积极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静,程伟,鞠静,等.大学生网络阅读浅谈 口].农业网络信息,2008,(3):93~94. E23 曾克字.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EJ].高校图书馆 工作,2007,(2):23 ̄28. [3] 薛菲,张曼玲.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阅读 的实证研究口].图书与情报,2011,(1):99~ 103. [4] 梁桂英.1997~2007年国内网络阅读研究综 述EJ3.图书馆杂志,2008,(4):7~11. [52 张青.高校图书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 指导[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72~ 73. [6] 刘波,林菲.大学生网络阅读问题与对策分析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56~ 158. [7] 王健,陈琳,景红娜.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调查 及其指导EJ3.中小学电教,2010,(5):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