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李沧区教研室命题
项 目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 总 分得 分 同学们,班刊马上就要发布了,让我们一起来参与班刊创建活动吧!活动一:招募会(38分)
★请你积极参加闯关,为班刊创建出谋划策吧。
1.小小书法家:根据要求抄写句子,做有“功底”的编辑员。(3分)
2.参加招募会:阅读招募令,字词闯关展“身手”。(11分)
班刊招募令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或xiāo( )洒,或挫败,或倔强,点点足迹,犹如满天fán( )星。每一个深浅不一的足迹,都 miáo huì( )了我们成长的画卷;每一个不能忘却的足迹,都等待我们用心去记录。
班刊的创设,将会为你开启一段幸fú( )的旅程。在这个书卷飘香的文学乐园里,你能徜徉在浩瀚的书海,能抒发精pì( )的见解,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好友。tǎng( )若你对阅读与写作充满兴趣,就来加入我们吧! 让书籍 wèi jiè( )孤独的心灵,让笔端奏出华丽的乐章,让文
字绽放灿làn( )的花朵。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文中括号里填写正确的汉字。(5分)
(2)根据字典释义,“倔强”的“强”读音和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qiáng 健壮,有力,跟弱相对,~壮|~健。B. qiǎng 硬要,迫使,~迫丨~词夺理。C. jiàng 执拗,不屈服。D. jiàng 固执己见,顶嘴,~嘴。
(3)“徜徉”在字典中有以下两种意思,招募令中的“徜徉”应选 ( )。(2分)
A.彷徨,心神不宁 B.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4)招募令一发出,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听了下面几位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认为哪位同学能够成功入选?( )(2分)
A.我叫张甜,特别喜欢唱歌,大家都叫我“小百灵”。
B.我叫赵艺,活泼开朗,从小学习跳舞,常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C.我叫郭强,我个子高、力气大,能为大家做好服务。
D.我叫辛悦,爱好读书,喜欢写作,经常用文字记录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
3.征集班刊名:运用积累,出谋划策。(12分)
(1)老师向全体同学征集班刊名,收集上来的很多名字都跟古诗文有关。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把诗句补充完整。(5分)
班刊名采蜜集墨梅札记新绿集
诗 文
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___?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
出 处《蜂》罗隐《墨梅》王冕《_______》______
(2)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班刊取名。(3分)
(3)班刊的封面上需要有一句题记,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动笔。下列哪一句名言最符合要求?( )(2分)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 D.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4)班刊封面上要配一幅古人勤奋读书的插图,以下故事不符合要求的是( )。(2分)
A.《囊萤夜读》 B.《愚公移山》 C.《程门立雪》 D.《手不释卷》4.设计卷首语:创作诗歌,表达情感。(12分)
(1)为了更好地创作诗歌,老师建议同学们朗诵《绿》。请你把诗句补充完整。(4分)
所 有 的 绿 ; 起, 起, 起。
(2)根据下面资料链接的提示,你认为朗诵这首诗时,语调要(A.轻快 B.沉重),情感要(A.欣喜赞美 B.凄凉哀伤)。(4分)
资料链接:《绿》是现代诗人艾青在197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正如绿那样,到处都是,又集中起来,按照一定的韵律舞动,也预示着祖国枯木逢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3)朗诵后,大家都想为班刊创作一首小诗。读读短诗,关注加点词,照样子写一写。(4分)
活动二:读书沙龙(14 分)
请你积极参加沙龙活动,一起来交流阅读收获吧。
材料一:班委们准备了两场阅读分享会,下面是他们设计的海报。
科普主题分享会——
内容:《十万个为什么》时间:6月19日
水为什么不会燃烧?为什么不能生吃马铃薯……苏联作家米·伊林撰写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运用文艺的形式,通过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读者是怎样读这本书的吧。
童话主题分享会
——展开神奇的想象,点燃童年五彩梦
内容:《宝葫芦的秘密》时间:6月20日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同学们会在这本书中收获什么呢?
材料二: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
1956年,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中国科普作家很受鼓舞。他们从米·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经过前期的探索实践,1959年,最终确定从回答各种问题这一创新角度,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自然科学类“百科”图书。 这套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历经6次改版更新,不久前更是紧跟潮流,从书本走向数字化短视频,将书中的问答以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展示讲解出来。
5.“童话主题分享会”的副标题是“展开神奇的想象,点燃童年五彩梦”。请给“科普主题分享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副标题( )。 (2分)
A.探索自然奥秘,感受科技精彩 B.看独特的风景,赏优美的画卷C.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D.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6.请从材料二的“目录”中选择正确的章节( )(填章节前面的字母)(2分)
辛悦看见爸爸在喝啤酒,只见杯子里有许多气泡不停地往外冒。 她想知道为什么啤酒会起泡沫,应该阅读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第 章。
7.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科普书籍,请将它们连一连。 (3 分)
8.分享会后,请你将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的收获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
(3分)
9.关于“科普短视频”这个话题,班级里开展了一次讨论会,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4分)
活动三:户外采风(18分)
大家想到济南的趵突泉,沿着老舍先生的足迹游览。
趵突泉
老 舍
①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②在济南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 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 寂静)极了。这水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③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 一个开阔的泉池,占了大半个公园。
④泉太好了。 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水藻上(游荡 飘荡)着,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⑤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
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 看,又来了一个! 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三个大泉还更有味。
⑥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公园北门。
10.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趵突泉的,同学们采风的路线图应该是:(2分)
1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分)12.运用学过的方法解释词语。 (4分)
“设若”的意思是 ,所在的句子写出了趵突泉 。
“昼夜不停”是写趵突泉 。
13.第④⑤段的描写富有画面感,请你试着给每段起个名字。 (2 分)
第④段: 第⑤段: 14.“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 。 (3 分)
15.读完《趵突泉》,你学到了哪些写游记的方法?( )(多选)(3分)A.有序表达 B.重点景物写清楚
C.看到的景物都要写清楚 D.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16.结束了采风之旅,辛悦想要在日记中记录趵突泉奔涌、神奇的样子。 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写法,写一写泉水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分)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到中途
又歪下去,真像 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
活动四:班刊征稿(30 分)发挥你的想象大展身手吧。
17.科技改变生活,一项项伟大的发明把人们曾经的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 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桌椅、黑板等会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请围绕“校园小发明”展开想象,写下你的奇思妙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围绕校园生活,写一件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写清楚发明东西的
样子和功能。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 3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李沧区)
1.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2.(1)萧 繁 描绘 福 辟 倘 慰藉 烂(2)C (3)B (4)D
3.(1)为谁辛苦为谁甜 只留清气满乾坤 篱落疏疏一径深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2)略 (3)A (4)B
4.(1)集中起来 挤在 重叠在 静静地交叉在(2)A A (3)略5. A 6. C
7.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总有一天要用完的。—《看看我们的地球》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
《灰尘的旅行》
人类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说人是用泥土造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8.略
9.提示:觉得短视频好与不好都可,要说出合理的理由。10.游览 来到趵突泉公园 欣赏趵突泉泉池及池边的小泉11.幽静 飘荡
12.假如、如果 的美(在济南的重要地位) 富有活力,永不枯竭13.活力清泉图 珍珠泉图
14.排比、拟人 对趵突泉富有活力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5. ABD16.略17.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