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作者:解 静 孙龙建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27期

【摘 要】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由于自然基础薄弱、人才基础薄弱以及宏观战略地位缺失,长期以来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省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大数据给贵州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贵州要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需要新的战略构想,需要符合贵州经济发展阶段的思路,我们要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选择适合贵州资源优势、人文特点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数据;贵州;经济发展;战略

一、贵州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世界上卡斯特地形地貌最突出的地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超过万亩以上的坝子只有47个,而且石漠化严重,已占土地总面积的21%。受地形复杂的影响,贵州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教育成本高,加之投入不足,导致农村人口的文盲和半文盲率高,人口素质相对偏低,长期以来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省份。

2009年,贵州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7%,城镇化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4%,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大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过去十年,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

业和农村快速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落后

贵州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比较,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过去几年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榜首(2017年贵州GDP增速10%,位居全国第一),但是由于基础过于薄弱,目前贵州省人均GDP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二)基础设施水平仍然较低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贵州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比较,贵州仍然落后。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吞吐量的人均密度来看,贵州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64%和52%,远远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三)城镇化水平低,社会公共服务相对落后

据国家统计局收集的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仍然名列前茅,广东省排名第一,而贵州只有44.15%,仅高于西藏,可见,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贵州人口素质也普遍偏低。以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衡量,2009年和2017年贵州省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分别为312人和548人,虽然有所增长,但仅相当于全国同期水平的45%和41%,相当于西部地区同期水平的77%和71%。可见,贵州的人口素质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四)居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且城乡差距大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贵州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8元,2017年也只有15121元,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年为3005元,

2017年也仅仅有4187元。2017年贵州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城乡差距为4.5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3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3.72。

二、大数据给贵州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2015年在贵州贵阳召开了“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短短几年,贵州大数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渐优的发展,大数据是基础性的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力,它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正如马云所说:“全国如果只有三个发展最好的地方,贵州一定是最后一个”,大数据给贵州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贵州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贵州已建成的到广州、长沙、昆明、重庆和成都的五条铁路专线,并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极大地改变了贵州“偏远”的区位条件,缩短了贵州到沿海主要经济区的时间和距离,为贵州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发展旅游、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也悄然发生了转变,贵州优越的生态环境开始变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为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后发优势。

最后,一直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多,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比重较大,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增长的局面,但是,今天的中国,这种“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贵州丰富的、多民族的劳动力资源,为贵州发展多样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此外,贵州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大数据给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贵州要加快发展,实现后发赶超,需要新的战略构想,需要符合贵州经济发展阶段的思路。我们要在现有的战略基础上,选择适合贵州特色的内外结合、以民生为中心、以绿色工业化为重点的发展战略:

(一)以大数据为依托,发展新型绿色工业化产业

贵州省重化工业基础较好, 电力、金属、煤炭等能源工业构成了工业的主体,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升这类产业的竞争力,做大做强重化工业,是提升贵州工业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最佳选择,具体讲就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承接和发展循环经济。

贵州省的主导产业多数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参与对外贸易的产品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特色农产品,产品附加值低,经济规模和就业规模都较小,要扩大贵州工业的规模,改善工业的盈利能力,必须要让产业链延伸。另外,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贵州应充分利用这个机遇,依托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大数据平台,吸引东部企业向贵州转移,以提升贵州整体工业生产能力。最后,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落实循环经济理念,探索和发展适合贵州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二)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快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

贵州要加快发展,仅仅依靠大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一手抓大一手抓小,充分发挥小企业的作用。一方面,要重视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大企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水平和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在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生物产业等领域,大力发展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活力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以大数据为依托,推进贵州城镇化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着力培育贵阳、安顺、遵义、都匀、凯里为核心的城镇群,通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是以黔中城镇群建设和工业化为主体,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导,吸引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头作用,实现工业强省。此外,要立足于山区特色城镇化、以农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充分利用贵州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扬长避短,走出具有贵州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绿色休闲生态基地,使贵州真正成为中国南方的后花园。

(四)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快解决贵州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州是全国农村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且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的县,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是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农业,增强农业的生产能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如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深入解决农村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通讯难的问题,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