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备受重视,虽然近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如何教好汉字我们仍无系统的研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决定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情况进行调查,从中发现问题,掌握留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汉字学习方法、困难和需求,以便找到更好的汉字教学方法。 二、调查内容及对象(后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然情况的调查,如姓名、国别、母 语、学习汉语的时间与地点等;第二部分是四道选择题(可多选),涵盖了对汉字特点的了解情况、字音字形方面遇到的问题、学习汉字的策略及汉字教学顺序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五道表述题,主要针对的是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基本态度、看法等。
2010年10月我们小组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完成了调查。为使调查具有一定的兼容度,发放问卷时尽可能做到了选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象,但主要以“非汉字圈”的学生为调查主体,但由于问卷内容比较专业,所以我们的调查对象集中在高班(五班以上,包括五班)。具体情况如下:问卷发出48份,回收31份。接受调查者分别来自9个国家(哈萨克斯坦9人,俄罗斯4人,美国3人,日本4人,法国3人,波兰2人,西班牙1人,乌兹别克斯坦1人,乌克兰4人),其中研究生(汉国教b班)4人,其余为高年级(5、6、7、8班)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年限平均为3年。 三、反馈的信息与分析 1、分类和方法
为便于观察分析母语及文化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我们将调查对象进行类归: “汉字圈国家”学生为a类(4个日本学生)“非汉字圈国家”为b类(其余学生)
问卷中选择题和表述题各五道,我们拟对问卷反馈的信息采用不同方法加以整理说明:选择题答案表格形式反映,表述题的答案综合介绍。 2、选择题的统计和分析 2.1你了解汉字的下列特点吗? 以上结果说明:
(1)绝大多数学生对汉字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汉字文化圈”内学生相对来说比例更高,因为他们母语中也有汉字。但是使用汉字并不代表真正了解汉字,而且很有可能因此反而忽视对汉字的继续深入认识,在这方面缺乏动力和压力。
(2)超过50%的同学知道形声字声旁的判断、形声字形旁的判断,但对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的认识较少。这说明学生学习汉字时对汉字个体已有感官的认识,但还没有宏观上的把握,也就是说积累还不够。另外,也反映出学生记忆汉字的一种方式是依据声旁和形旁的提示。
2.2你学汉字初期遇到什么困难? 表一:读表二:写 以上结果表明: “读”: (1)“一个读音有多个汉字”是最大的困难,“一个汉字有多种读音”问题最少。在大多数语言当中,尤其是拼音文字语言中,读音和书写形式基本一一对应,而汉语中的同音字很多,他们容易弄混,很难把握。多音字不同读音对应不同意义,这个相对比较好理解。 (2)其他几方面问题,无论在a类还是b类学生中都存在。结合上一题,
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虽然了解汉字形声字形旁声旁的各自特点,但具体到汉字时这正成了学习的难点,比如声旁相同的一系列汉字读音相近但又不尽相同。 “写”:
(1) 最大的问题是“认识的字不会写”,即读写分离。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视精读,虽然也明确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未找寻到一个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就造成了这种读写脱节的现象。
(2) 其实“笔画多、不知道笔顺”,都可以归结为“汉字结构复杂”,很多人没有选择“不知道笔顺”,这说明他们并为意识到汉字内部的书写规则,只是看到了汉字的整个形体。 总:
的来看,学生在读音方面的问题多于书写,这与汉语拼音系统特殊性及汉字的书写特征密切相关。但是从a、b两类学生选择差异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差异: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习惯字形思维,而其他的学生则更多是语音思维。 2.3你学习汉字使用过哪些方法?以上结果表明:
(1)几乎没有人用母语记音。我们的调查对象全部都是成年人,他们在学习汉语之前已有了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且知道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学生记忆汉字的策略主要是使用汉语拼音和边写边念。学生在学习汉语一开始就开始接触拼音并能很好的利用这个工具,做到音形相结合。同时启示我们,语音教学贯穿始终,在汉字教学时也应多利用读音促进汉字记忆。 (3)能利用汉字形旁和声旁的表意表音作用帮助汉字学习。 2.4你喜欢那种汉字教学顺序? 以上结果说明:
两种习字顺序比例并不悬殊,选择“先偏旁后整字”的学生略多一些。说明我们应该在汉字教学中结合两种顺序,在开始先教偏旁后组合成整字,在一定的积累之上再分析归纳偏旁。 3、表述题的综合分析
有20人用汉语作答,9人用英语,2人英汉交杂。
3.1你对汉字感兴趣吗?学习汉字之前对汉字有哪些了解?
本题调查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知识。由于特殊的母语背景,将把a、b两类学生分开讨论。
a类学生中3个人的回答都是不感兴趣,因为日本人也用汉字,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事;另一个学生对象形字感兴趣,对简体字不感兴趣。b类学生大多在学习之前对汉字没什么了解,少部分学生知道汉字很美丽、很多、历史悠久、像图画、很难,但这些了解都仅仅停留在最表层,虽然如此,绝大多数都对汉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们在汉字教学的时候也因该对这两类学生区别对待。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b类学生学习态度较积极,进步很显著,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对汉字的了解会从感官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原来一些混沌的概念变得清晰,特别是不再把汉字看作一幅幅图形,而懂得他们是语言的书面符号,存在一定的规律。a类学生则进步比较困难,因为已有一定汉字基础者容易满足于“知其然”的表象,有待于在“知其所以然”方面继续提高,对待他们主要在日汉形近字的对比上。
3.2你觉得学习汉字对学习汉语重要吗?有没有必要学习汉字?本题考察的是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更深层次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汉字对汉语很重要,认为比较重要、不重要、不知道的人分别有一个。回答不重要的学生觉得如果单纯为了旅游或者像“食堂、学生、中国”这样的字不重要。
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学习汉字的原因多种多样:a、如果不会汉字就无法读写;b、学习汉字可以了解中国文化;c、利于找工作;d、汉字很特别;e、学习汉字利于学习汉语词汇;f、口语和文字并重。这些原因也反映出了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部分动机,为我们的汉字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方向。3.3你觉得汉字难不难?为什么?
本题是调查的是留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看法。a类学生中只有一个人回答不难,其他三人认为汉字难,认为汉字太多、笔画多的难记,但比起其他语言还可以;b类学生60%以上认为汉字很难,20%左右的认为有点难,剩下的20%认为不太难。 持“汉字难”观点的学生,其理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a、汉字太复杂(数量太多、笔画太多);
b、记忆难度大(难记、易忘、记忆用时长、与意思联系不起来);c、与母语字母差异大。 持“汉字不难”观点的学生有以下理由:a、母语中也有汉字;b、对学习汉字抱有乐观的态度(“刚开始很难,可是后来越来越容易”“只要我用多一点时间去写,,就不会觉得汉字难”……) 结合表述题的第一题,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汉字圈的学生普遍认为汉字不难,但对汉字却没兴趣;非汉字圈的学生恰恰相反,汉字对他们来说虽然很难,但却兴趣浓厚。3.4哪些方法对你学习汉字有帮助?
本题是调查学生个人有效的习字策略,可以对课堂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启示。两人未作答。 主要有以下方法:a、多写(抄写、写文章);b、多看书、看电视;c、边念边写;d、经常复习;e、查字典、用拼音辅助;f、学习汉字的起源和偏旁等。其中方法a、b、c、d都是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来谈的,方法e、f是借助其他工具帮组记忆,或者依靠其他途径提高兴趣。我们想,汉字教学也应当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在一定阶段启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起学生兴趣,也可以使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的训练相辅相成,均衡发展。3.5你写过错别字吗?是哪些字?请举例。
本题调查留学生错别字星狂,以探讨教学应强化的环节。
错别字的出现是汉字学习中的正常显现,所有的回答都肯定自己写过错别字。a类学生受母语影响很容易写成日本字,b类学生的错误情况各异。根据所举的例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繁简字混写:如绞丝旁、言字旁等偏旁写成繁体的形式; (2) 与本国文字混淆:如“强调”的“强”又上部分的口写成撇篇二:暑期社会调研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及汉语培养体系的调研报告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
关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 及汉语培养体系的调研报告 所在单位: 英语学院 团队领队: **
调研日期:2012.7.6-2012.7.15 目录
一、 摘要······························································1 二、 调研背景·························································1 三、 调研目标·························································2 四、调研方法···························································2 四、 小组分工及日程安排·············································3 五、 实地考察信息反馈···············································3 (一) (二) (三) (四)
(五) 关于贸大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分析················3 对于中文学院教务处老师的采访记录及分析················10 对于tbc项目china voice 负责人采访记录及分析·········11 对于杜克项目负责人采访记录及分析·······················13 孔子学院教学情况··········································14 六、实践结论及建议·················································17 (一)贸大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总结··································17 (二)中长期留学生汉语培养体系总结及建议························18
(三)短期留学项目汉语培养体系总结及建议························19 (四)借鉴孔子学院的成功经验·······································20 六、 结束语···························································20 七、 谢辞·····························································20 八、 参考文献························································21 十一、队员感言·······················································21 十二、附录····························································21 摘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着鲜明的国际化特色,留学生占到全校近
三分之一的比例,随着汉语热的浪潮,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受到关注,所以我们将本次实践聚焦于贸大留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多种形式针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以及汉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留学生汉语培养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改进教育方式,改善教材,多层次,有侧重,注重应用等等。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 汉语学习 汉语培养体系 改进教学方式 1.调研背景
汉语是一个语族,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中国大陆、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地区)、新加坡共和国、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一个分支 - 普通话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的一些土音而形成的。汉族的通用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香港、澳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但较之普通话有部分差异。 学术上是指各汉族地方语言的统称,有时亦会专指普通话,另外还有国语、华语、北语 等称呼都是指普通话。毫无疑问,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世界上大约有1/5的人使用汉语作为日常交流语。而古汉语也曾对其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例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都保留有大量的古汉语借词以及古汉语书写体系文字。 而在现在,我们所指的汉语学习,包括开设的汉语课程,一般都指普通话的学习。在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国对外开发水平日益提高,市场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中国来工作、学习,汉语的在全球语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出于各种需要,学习汉语的外籍人士也在逐年增加。汉语作为一门比较难的语言,不同的人学习它必然会有不同的困难,我们了解外籍人士学习汉语的情况,也有利于日后推广汉语,让外籍人士更好更容易地学习汉语。在外籍人士中,来华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人群,他们的汉语学习情况也备受关注。 2.调研目标
本次调研的主要人群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留学生,目标是通过采访、调查问卷等多种调研形式,通过了解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和学校对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情况,对其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性提出意见或建议,使得汉语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在外籍人士眼中能够更有趣、更容易。 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为了追求数据的合理性以及资料的准确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力求能够得到合理合适的结果,具体调研方法如下: (1)问卷调查
由于留学生数量较多,在逐一采访上存在工作量大,耗时间的问题,因而为了提高效率,我
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留学生的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之以合理的采访问询和文件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都与留学生日常的学习课程有关,方便起见,问卷问题均用英文书写。在回收问卷并甄别出有效问卷后,我们将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严谨认真的分析工作。 (2)专项采访
学习与教学相辅相成,为了追求调查的全面性,我们分别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的教师和tbc项目china voice负责人进行了专项采访,从中长期留学、短期交流项目两个角度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培养体系,听取汉语学习方面专家的意见,补充调研广度,增强调研深度,为我们最后的总结分析提供可靠资料。 (3)个体采访
在发放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详细采访了留学生,了解了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最真实的感觉和建议,丰富了我们的调研内容。 (4)查阅资料
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因而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情况,比较大学课堂和孔子学院教学的不同,并选取其中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学习、创新,为思考外籍人士应如何学好汉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4.小组分工及日程安排
7月8日:小组讨论设计对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
7月9日: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为调研对象,全队分组在贸大快乐事烘 焙坊、图书馆、仙人掌咖啡厅等地点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针对问卷中 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详细地询问和了解。
7月10日:**/**采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师及负责人,了解为留学生 开设的汉语学习课程和培养体系
7月11日:**/**采访短期交流项目---tbc项目china voice 的负责人,了解 该项目的汉语教学模式。
7月12日:**采访短期交流项目---美国杜克大学留华项目语言伙伴办事处,了 解该项目的汉语培养模式。
7月13日:**通过网络等媒体资源查找孔子学院教学情况。 7月14日:全体队员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 7月15日:**撰写报告。 5.实地考察信息反馈
5.1 关于贸大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为调研对象 共发放问卷32份 收回问卷32份 有效问卷30份
questionnaire ----- overseas students & chinese 1. how long have you learned chinese?
a. less than half a yearb. half a year to one year
c. one to two yearsd. two to three years e. more than three years篇三: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斯里兰卡学历班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文系09级对外汉语版 谭璐 0940404041
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但要更好地开展教学,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基础和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次教育实习我们主要教的是长沙理工大学斯里兰卡学历班的留学生,因此我对该本留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如下调查,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斯里兰卡学历班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斯里兰卡学历班留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 3.找出改善留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法,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经验。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斯里兰卡学历班总共有18名留学生,因有十名学生来自斯里兰卡(四名男生六名女生),与另外五名来自安哥拉的留学生(四名男生一名女生)都是第一年学语言,后四年在长沙理工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并完成学位,故称斯里兰卡学历班。除这十位斯里兰卡留学生和五名安哥拉留学生外,还有一位来自东欧摩尔多瓦的二十三岁男生(有汉语基础)、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女生(转校插班生,已在中国呆了四年)和一位来自蒙古的已婚男学生,他们是作为半年的语言生来这里学习的。
在年龄上,斯里兰卡学历班最小的20岁(来自斯里兰卡)最大的25岁(已婚学生巴图),其他的大部分集中在21~22岁。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斯里兰卡留学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选出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口头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学习动机。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既是传授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发展认知策略,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也是在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教学因素,教学活动是一种知情交融的复杂活动。
动机(motivation)在情感因素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视为他们的学习需要,这不同于生活或本能的需要,而是属于较为高级的需要。正是这种高级需要,激发起他们持久的学习劲头。斯里兰卡学历班的学生为什么而学习汉语?他们学习的动机又是怎样的呢?经调查表明,:斯里兰卡学历班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在中国进行长期的留学交流,需要掌握大量的学习生活用语。代表人物:十五名斯里兰卡籍留学生与无五名安哥拉留学生。这一类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进入长沙理工进行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对汉语学习有迫切的要求,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一类学生学习汉语的具体目标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提高,并以此作为自己进一步学习专业的基础。升学和学习专业的诱因是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对这类学生而言,掌握汉语,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力求学有所成,就是他们的成就动机,也是他们个体的内在推动力。斯里兰卡籍的学生比较重视课堂的书面学习,希望每一次测试都得个好分数,学习十分努力认真。安哥拉籍贯的学生活泼好动,热爱人际交往,比较重视生活上的语言。这十五名非语言生在中国要停留五年,所以虽然学好汉语是当务之急,但他们也并不心焦,力争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总得来说很好地发挥了动机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斯里兰卡的学生比较注重书面成绩,但如果一直得低分,学生便会产生焦虑,严重伤害自尊心,会引起回避和退缩反应,丧失学习的信心。对教师而言,要掌握这类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的分寸,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第二,学习汉语回国后与中国惊醒贸易交流。代表人物:摩尔多瓦学生尼古拉与蒙古学生巴图。这一类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的技能偏重在口语和昕力,学习的内容偏重在新闻和经济,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他们学习的动因和力量很大来自于外部,是由外部诱因 (诸如需用汉语经商、贸易、文化交流、研究中国、求职、以及日常的活动等等)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其动机的满足不在于学习活动之内(如学习成绩),而在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工作方向。但学习成绩与工作方向常常是关连在一起的,所以他们也会产生焦虑,担心学业影响自己事业的发展。因尼古拉明年二月就要回国,学习汉语的心理十分迫切,有时会产生焦虑心理。心理学认为,焦虑是预期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它并不一定是一种不利因素,一定的焦虑水平可以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以及唤醒水平,使之发奋地努力学习。第三,热爱中国文化,想在中国定居或旅游。代表人物:俄罗斯学生卡缇。这一类学生往往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熟悉并喜爱中国文化。因此,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高,求知欲旺盛,经常会对教师或教学提出要求。他们有一种掌握中国语言知识、弄懂语言背后的文化故事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他们的动力。这种动力即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具有认知兴趣或求知欲望强烈的人常常会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从中获得很大的满足。认知内驱力与学习是互惠的,认知内驱力推动学习,学习又转而增强内驱力。这也就是这类学生能够保持充沛精力去学习的重要原因。 (二)语言基础。
俄罗斯学生卡缇在中国已呆了四年,汉语口语非常流利,能够用中文进行大篇幅的阅读;尼古拉在来中国以前是摩尔多瓦孔子学院的学生,有一定的汉语阅读基础,熟悉中国文化,但口语发音有困难;斯里兰卡留学生在来长沙理工大学以前没有学过汉语,但该国英语普及程度较高,教师教学可以辅助以英语让其轻松理解。安哥拉留学生母语是葡萄牙语,出国前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英语能力培训,汉语和英语基础都比较差,但学历能力比较强;来自蒙古的留学生巴图即不懂英语也不懂汉语,因年纪较大学习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但个人学习比较努力。
(三)课堂学习情况
第一,听课情况。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外国留学生一般比较活泼好动,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后自学情况
第一,预习情况。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体现了学生自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留学生有自觉预习的习惯,占70%以上,少部分学生只预习老师布置的部分而不会自觉预习,占有25%,不预习的学生占极少数。调查结果表明,预习是斯里兰卡学历班的留学生们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环节。 第二,作业完成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但大部分完成作业的学生都只能独立完成部分作业,没办法做完所有的练习。这应该跟留学生感到的汉语难度有关。少部分同学不完成作业。总得来说,斯里兰卡学历班完成作业的情况较差。第三,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斯里兰卡籍的学生复习强度非常大,考前经常熬夜复习。经过这次调查,目前斯里兰卡学历班留学生学习情况较好,部分留学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现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如讲课之前加强作业检的力度;讲课时要兼顾基础不好的留学生等。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
精讲相结合,注意板书的排版的清晰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跟上课堂、勤做笔记。这样一步一步带领学生,找到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攻克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真正建立好学习汉语的学习信息,才能真正地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2012年12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