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75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郑端增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广东潮4‘I,I 521041) [摘要] 过去一段时期,多数的教育方法太死板,填鸭式教育以及应试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而且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属于医学基础科目,课程内容中有许多有关医学的 专业术语。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理解、领会能力上可能达不到要求,容易产生反面情绪。这会 导致教师的授课质量不高。这时,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把一些新颖的方法融入课堂。 [关键词]教学改革探析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基础组成了病原生物与 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医学专业的 产生畏难情绪,没有信心再继续学下去。还有,中 职生对于抽象的、和实际生活少有联系的、形式复 杂的知识也容易产生抵触。因此,在教授此类知识 基础课程,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中的两 个部分又分别代表不同的学科门类。免疫学基础 的理论性和指导实践的目的性很强。这门课涉及 的时候,教师如何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消除学生 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 要。 到机体免疫系统及免疫疾病发生后的诊疗和预 防。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准确把握学生 的心理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 为重要。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能加 快学生理解,从而尽快地进行学习。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也是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客体,两者只有有机结合 才能使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目标。 教师担负着教学的重任.自身的学习能力、 授课水平等方面也影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病原 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应 利用自身的条件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原来的 1 了解学生群体的思维与心理特征 教师面对的直接群体是学生。他们是教师的 授课对象。教师要尽力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 思维方式和学习需要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以传 统的眼光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都是普通高中 的落榜生。没有能力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 失败者的形象无奈地走进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在 经过小学和初中激烈的学业竞争并且败下阵来以 后,他们在心理上普遍具有厌学、缺乏自信、对学 校和老师带有抵触情绪几个特点。教师应针对这 些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提升教学效 果的目的。 应试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让 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灵活运用课本知识。这 样才能加快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尽快完成学习任 务。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教师就能很 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授课方向、进度、难易程 度分布以及最佳的授课时间。把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这样能 够合理的安排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 候用实践来进行检验,在实践中发现漏洞和不 足 中职学生普遍对学习既无兴趣,也无信心,对 接受新的知识有一种抵触情绪。在授课时,教师要 注意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简单的浅显的知识开始, 慢慢引入新课内容。这个引入的过程要设计得自 2细心制订授课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1 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然流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如果一上来就 抛出一堆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学生很容易 教师有了明确的授课计划,就能把课堂上应 该讲解的内容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这样既有 76 利于把握授课的总体走向.也可以和学生形成良 好的互动。学生提前知晓下节课程的重点内容,可 以有效地做好预习。提出疑问,在上课过程中和老 师探讨,一起解决问题收获知识。在课后的课余时 间,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教师 既可以温习堂上的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学 习上的不足,在实践中学习、进步。 比如,下次课程将教授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这 一节,教师可在课后告知学生下次课程将学习的 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并开放实验室,让 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到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的各种形状及各个结构,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初 步的印象。这样,教师讲起课来事半功倍。 2.2结合章节难易程度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 教师要对每个章节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需 要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也要提前告知。有些章节 内容多而复杂,教师如果一股脑地教给学生,不仅 达不到学习目的,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失 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设身 处地地站到学生的位置上思考,怎样的内容结合 在一起以及难易程度多大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同一方面的内容时.护 理专业和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就不 同。护理专业熟悉吸虫的特征、习性和危害就可 以。但是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就要深人 了解每一种吸虫的特点,为以后的研究和工作打 下基础。在病原菌相关章节的学习中,卫生保健专 业的学生又要比护理专业的学生多加入了检查和 防治的内容。这样,学生和教师都目标明确了,教 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3教师演示教学实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实训。其实, 实验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能把课本上的 条条框框毫无生气的知识变得鲜活,让学生直观 地感受、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种视觉认识对强化 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学 生的记忆,使学习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脑海。动 手操作和亲身观察带给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课 本上的纸张。微生物学课程尤其适合这样的教学 方式。比如,在教授消毒与灭菌这一内容时,教师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年第1期 可演示各个消毒灭菌法的具体操作,在演示的过 程中再来点出各个方法的使用条件及适用范围。 这样的授课方法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 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学习一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只 有理解了所学内容的要旨,才能更好地驾驭本学 科的内容。 3.1 教师教学示范注重绪论教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预 知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个时候特别容易 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解决问题, 比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一味讲课的效果要好得 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学习到了知识.加深 了记忆,教师也会在解决新的问题后有所收获,把 自己新的思考传递给学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 互动。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上. 教师要特别重视这门课的绪论教学,采用案例导 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兴 趣,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是重要的医学基础 课,运用启发式教学、基本技能操作、病原生物形 态结构观察配合案例分析等各种教学方法.增强 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做和学 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2教师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疑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如果是学 生主动地提出疑问,那么主体就会很自然地想要 探寻答案,并且主动记忆。这种方法如果能应用教 学,无疑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愉快。教师要把 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课堂教学,通过生活常识问题 导入教学内容。教师平易近人了,学生心理更容易 接受,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笔者在讲解寄生虫部分时,用“同学们小时候 有没有长过寄生虫呢?病是怎么治好的?”这样的 问题引发学生讨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 候,教师就可以讲解寄生虫的形态特点、致病性等 内容,承接自然,告知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 更加了解寄生虫,学会在生活中预防这类疾病.学 会怎样保护自己远离寄生虫侵害。 再比如,过敏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病症,几乎 人人都接触过。教师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就可以 从日常生活切入,让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过敏经 历和对过敏的了解,再由教师去做补充讲解,把课 程内容融人到和学生的互动中。 ・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4教师授课注重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片面地讲授课 本知识。这样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深 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全面提高, 改变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目 的是为了应用,只掌握基础理论根本达不到目的, 临床应用才是最终的目标.僵化的学习只能让学 生离实践越来越远。 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学好理论.以理论为主 导,因为没有理论就谈不上去联系与指导实际, 对学生尤其这样。为了使学生能自觉掌握各学科 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教师就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 行知识的讲授。教师只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 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 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而不至 于造成学生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掌握的是一大 堆无用的空洞死板的概念。因此,教师要在知识 点的讲授中适当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 例子。这可以使整节课焕发出生机,可以使课堂 效果达到高潮。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关系密切 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当联系临床,可使 其内容丰富多彩。特别在学习微生物学各论时, 联系临床实际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讲到金黄 色葡萄球菌时,教师可以使大家联想到自己是否 曾有过化脓性感染及其分泌物特点:讲到破伤风 杆菌时,可以结合临床实例,让学生学习其致病 条件及防治原则:讲到乙肝病毒时,教师可以结 合临床“五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的病情.使 大家进一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在免 疫学的学习过程中,临床实际也很重要。许多临 床现象都是学生已感知到的,但并不一定清楚地 理解。比如,为什么左眼受伤右眼也发炎?为什么 青霉素等抗生素易发生过敏.母子问Rh或ABO 血型不合易造成新生儿溶血症,组织器官移植时 77 易发生排斥反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预防性 疫苗的注射等。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 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将学 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 生的兴趣,也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 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5 结束语 笔者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进行 了探析,进一步阐明了教学改革的意义,对这方 面的思考日益深入,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改革自 己教学的思路,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把学生的 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切实考虑.在教学中共同 学习共同进步.一起研究出更利于学习的思维 学习方法。这样,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笔 者主要是针对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对教 学内容进行改革,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 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这样才能让 学生真正学好课本内容,对日后的学习、工作产 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璨,汪洪姣,陈晓英.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医学教 学中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2):84—86. 『21 何乃清.启发式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 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5):60—61. [3] 陈振南.卫生职业教育《人体寄生虫学》图谱和视 频的应用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 202. [4] 王艳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J].卫生职业 教育,2006,24(3):127. [5] 杨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医学免疫学的兴趣[J].右 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91—92. [6] 赵海琳.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资源建设及合理利 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