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28卷第2期2008年4月 (Philos.&Soc.Sci.Edit.)Vo1.28 No.2 Apr.2008 ・信息与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 王宝山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也在不断深化自身的改革,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 展和要求,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使之与大学生社会化要求相适应并互相促进,已成 为当前高校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以及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8)02-0087-03 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是校园文化的 观形成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是因为学校精神文 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作为校园文化的 化产生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对学生本身就是一 主体,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接触社会,必然受到 种潜在的压力和动力,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学校规范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外在影响;同时,他们将 和约束效果。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 这种影响带回校园,使校园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社 动,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各方面能力,从而 会环境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活动由原来单一的 使他们能正确地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批判,并 艺术娱乐型逐渐向学术型、思想型、知识型等多方位 通过实践加深自己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清楚将 发展,内容设计呈系列化,融科学、文化、艺术于一 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这样就 体。社会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价是从毕业生的言 会根据自身能力和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 行、思维和个人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来观察的,而毕业 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在工作中也会感受到当年校园文化在他们身上所 2.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稳定的、良好的 产生的影响。毫无疑问,校园文化总是会以各种各 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积 样的方式表现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产生重大影 极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通 响,发挥重要作用。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 过心理课程教育、校园广播、校园内的文学出版物、 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有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大学 知识讲座、学生自治组织等多种方式,形成浓厚的心 生社会化的进程。 理教育和引导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 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吸收各种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途径,排除心理干扰, 1.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学校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校园文化所固有的娱乐性、 的党校、团校以及党章学习小组、马列学习小组和思 知识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想文化沙龙等形式的学生活动对促进大学生政治社 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使他们的生理和心 会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学校政治课程重要的 理得到和谐发展。 有益的补充。学校结合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校园文化可以推动大学生工作和生活技能社 或结合重要纪念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等精心组织的 会化。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 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 校园文化中的智育功能则可提供中介桥梁作用。一 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坚定其走建设中国特色社 些知识性、学术性、科研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 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 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 大学生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也为教育内容的拓宽提供了可能。校园文化有助于 收稿日期:2008-02-20 作者简介:王宝山(1965一),男,福建永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研究。 ・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2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4月 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能力。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能力的 培养作用是多方面的,例如演讲、征文、辩论活动可 以锻炼大学生的口才,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思 维敏捷程度;校园科技活动可以改变大学生被动接 受知识、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的状况,使学生主 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实践中遇到的~系列问题, 迫使学生深人思考,综合分析,很容易激发出他们创 造灵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各种活动的成功 组织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 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生活和社会经验,如近 年来,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 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大学生社会化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4.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 高。在当今社会,拥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 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一是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二 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信心;三是有助于 大学生学会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 能力;四是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 高自律意识。 5.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 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文化活动,在其开展过程中渗 透了丰富的公民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掌握公民 知识。推动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 公民权利、义务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开展有益的校 园文化活动必将对良好的公民道德舆论环境的营造 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社会化顺 利进行 1.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 化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管理。 一是要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健全 不行,不合理也不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达不到管理 的目的;二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大学校园 里,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把规章 制度执行好,从而遏止校园消极文化的漫延。其次,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建立一支高 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等方 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放弃错误 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 达到遏止校园消极文化,建设校园积极文化,保证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的目的。再次,要加强 .88. 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一是抓传统载体和阵地的建 设;二是坚持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占领校园网络文化 主阵地。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和陶冶作用总是通过涓涓 细流式的潜移默化去实现的。如工科院校的学生长 期受较为单一的工程文化影响,养成了严谨踏实、不 越雷池的方式和作风;而偏重文学艺术教育的学生, 则具有思路开阔、善于想象、行动洒脱、不囿现状等 特点。这些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所学专 业知识和耳濡目染的种种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创 造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完成了目标、角色及人格的社 会化,他们从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完善了自己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 来的多重社会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思想准备, 并使之更切合现实的需要。同时,曾被校园文化浸 于其内、溢于其表的学子们走上社会之后,校园文化 对他们的塑模作用,一定时期内会通过他们各自不 同的角色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从而成为推动社会 进步、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2.培育优良的校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 的精神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 设,而校风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加强校 园文化建设,重点就是加强校风建设。优良的校风 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规范他们的行为,开启他们 的智慧,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首先,在培养 优良校风过程中,领导重视是前提。学校领导的重 视不仅会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相应重视,并且会化 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达到全校上下自觉培养优 良校风的效果,而且领导的人格对校风的形成具有 重要的影响。其次,在优良校风的培养过程中,教师 是关键。高校教师既是高校校风的主要创造者,又 是主要实践者,校风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治学态 度、教学风格等方面。而且,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扮 演着学生人格楷模的角色,大学教师的观念态度、言 谈举止都活生生地体现着高校的精神,并极大地影 响着学生。因此,在校风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 教师业务的提高,更要重视师德的培养。再次,强化 大学生的文明观念和道德约束力。优良校风的形成 过程,是学校师生员工对优良作风的学习和认同的 过程,它需要经过认识的提高、情感的体验、意志的 努力和行为的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全体成员共同的 习惯和风尚,形成学校统一的舆论和风气。因此,必 须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做起,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 最后,要加强校风校纪管理,营造一个有利于优良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宝山: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探析 风形成的管理氛围。校风校纪管理不仅是高校的一 大学生中起表率、凝聚作用的社团队伍。第二,要提 项重要工作,更是一种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 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要使社团开展的活动接 重要内容。良好的管理氛围可以提高大学生辨别是 近或略高于大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吸引大学生积 非的能力,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极参与社团活动。第三,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 使社团活动有章可循,加强对社团内部的监督,促使 社会化的物质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 社团健康发展。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 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营造,不仅关系到能否给大 动,克服盲目性。一方面,学校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 学生提供一个幽雅的学习生活场所,还关系到能否 的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 建立起优良的校风。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能陶冶学 目的是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而不是以此来获得老 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大学生社会化进 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赞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程。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 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要增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 况,有选择地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克服盲目 在校园物质文化的营造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建筑 性。再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参加社团活 的实用和审美有机地结合起来。校园建筑的设计者 动的关系。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保证完成学习 和建设者在设计和建造各种校园建筑时,不但要考 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地参加社团活动。 虑校园建筑的本原性功能即实用性,同时应把校园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的重要 建筑看做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品,赋予校园建筑更多 基地。健康、向上、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具 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含量。二是要注意硬件与软件工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程的科学有机结合。既要做到校园建筑与教学设 都应当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扬是抑 备、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等有机结合,又要大小园 非,弘善祛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为大 林、草地、花坛等合理布局。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 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校园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造过程中,只有软件、硬件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 才能营造一个优美的物质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营造有利于大学生社会 [1] 翁绳凤.高校校园文化走向社会的利弊思考[J].福建 化的实践舞台。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指导,为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33-35. 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增长才干的平台。首 [2] 任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广 先,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有效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 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52-54. 各项规章制度。第一,要加强社团队伍建设。要及 [3]凌宏彬,沈听.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J].高校理 时选拔思想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社团负 论战线,2003,(5):4345. [4] 蒋洪池.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 责人;要通过各种培训、讲座和创造各种锻炼和学习 论坛,2003,(1):27-29. 机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一支既懂管理又能在广 A Study of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ization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Bno.shan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ht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the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goes further continuous.It has become a crucial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s of new situation;to explore nad create new campus cultures and to adapt them to the socilaization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each other.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campus cultures upon the socialization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mpus culture;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ocialization (责任编辑:韩大强)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