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分析及处置之南宫帮珍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自己通过介入上海地域一项住宅工程地下室顶板裂缝处置过程, 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 并提示了处置方法到预期效果, 现将防治处置过程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下室为一南北宽87m, 工具长215m的不规则形平面, 南面关闭, 沿东、北、西面周边安插五幢高层住宅, 地下室中除主楼占去的面积外, 其余机种均用于停车(以下称地库);高层主楼为剪力墙结构, 地库为单层框架结构, 柱网一般为9 X 9m(范围包括附图第六、七区).
工程地处上海软土地域, 设计采纳桩筏基础, 主楼为¢1000、¢1200mm的钻孔灌注桩, 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 地库为¢800mm的钻孔灌注桩, 桩端只进入砂层.地下室底板板厚400mm采纳带肋筏板(桩基承台), 地下室顶板位于主楼一层楼面处, 为肋形楼盖, 板厚120mm, 地库顶面为井字楼盖, 板的区格为3 X 3m, 板厚150mm.地下室底板及顶板均采纳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留永久性变形缝, 施工阶段也不设后浇缝.
该工程施工顺序见图一, 在底板和地下室墙全部施工完毕后, 第一阶段按图中第一、二、三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 并施工一、二、三幢高层主楼, 至三幢高层主楼结构完工;第二阶段按图中第五、四、六区和第七区的顺序浇灌地下室顶板混凝土, 三个区之间间隔2~3个月, 于1999年中浇完全部地下室顶板.
2000年春夏之交, 因雨季及顶板积水, 发现顶板板底渗漏, 经检查, 顶板可见且贯穿裂缝达245条, 比力集中于第四、第五和第六区, 裂缝主要位于小井格板内, 其走向为板的对角线方向, 如附图一所示.
该工程在施工期间对桩基沉降进行了观测, 到目前为止, 三幢已建主楼基础最年夜沉降量27mm, 地库只观测一次, 未见沉降.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及其控制 (一) 裂缝的分类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裂缝根据宽度年夜小和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 1、 微观裂缝:尚未接受荷载的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肉眼不偏见(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微观裂缝可分为:
1)粘着裂缝: 围绕在骨料与水泥石(水泥浆凝固体)粘着面上的裂缝.
2)水泥石裂缝: 水泥浆凝固体中的裂缝(存在于骨料与骨料之间).
3)骨料裂缝: 骨料自己的裂缝.
年夜大都的微观裂缝是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微观裂缝发生的原因是在温度和湿度变动的情况下, 混凝土逐步硬化并发生体积变形, 由于骨料收缩很小, 受热时膨胀系数也较小, 而水泥石的收缩较年夜, 膨胀系数也年夜, 故混凝土中的变形是不均匀的, 不自由的.骨料和水泥石之间发生相互的约束力, 特别是水泥石收缩时引起的内应力较年夜, 从而引起水泥石裂缝和粘着裂缝.
微裂缝的分布不规则, 且沿裂缝截面是不贯穿的, 故混凝土仍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对防水防腐的使用也无危险性, 可认为是无裂缝结构.
2、 宏观裂缝:接受荷载(动、静荷载和变形引起的荷载)后混凝土结构中发生的肉眼可见(宽度即是和年夜于0.05mm)的裂缝.宏观裂缝可分为:
1) 结构变形裂缝:由外加荷载作用和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
2) 资料特性裂缝:由水泥水化温差、混凝土干燥收缩及外界气温变动引起的裂缝.
3) 施工不良裂缝:由于混凝土浇注不密实、水灰比过年夜或过早拆模引起的裂缝.
上述三种宏观裂缝中, 据年夜量调查统计结果.结构变形裂缝约占20%, 资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约占80%.
实践证明, 在荷载作用下或在温度应力、收缩应力作用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固有的微观裂缝会逐渐扩展并增多, 形成宏观裂缝.资料特性和施工不良引起的裂缝虽对结构的平安性影响不年夜, 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且在荷载作用下, 这些裂缝也可能会扩展而使结构破坏, 因此, 必需对宏观裂缝进行控制.
(二) 裂缝的控制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1、 裂缝的形式
从裂缝的深度看有概况的、纵深(深度达构件厚度一半以上)的和贯穿的;从裂缝的断面看有上宽下窄的、下宽上窄的和等宽的;从位于构件平面上的方向看有纵向的、横向的和斜向的, 裂缝的方向一般情况下与主应力方向相垂直. 2、 裂缝的控制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规范及工程实践经验, 处于分歧环境及使用要求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年夜裂缝宽度(δmax)的控制标准为:
无侵蚀介质, 无防渗要求 δmax =0.3~0.4mm; 轻微侵蚀, 无防渗要求 δmax =0.2~0.3mm; 严重侵蚀, 无防渗要求 δmax =0.1~0.2mm;
为了防止发生不允许的宏观裂缝, 应当采纳有效的控制方法, 采用需要的控制办法. 3、 裂缝的控制方法 1) 设置变形缝
在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观的情况下, 宜按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设置永久性变形
缝(伸缩缝、沉降缝或防震缝).
2) 设置后浇缝
当不允许或方便设置永久性变形缝时宜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缝, 其间距为20~30m, 或
采纳间隔时间较长的施工缝分区施工.
3) 不设变形缝或后浇缝
在这种情况下应对结构变形、资料收缩和徐变变形进行计算, 必需满足由上述变形产
生的拉应力不超越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并应有下述的办法;
设计办法:对墙、板等薄壁结构(厚度200~600mm)应增配构造钢筋(温度筋),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配筋时尽量采纳小直径小间距的方案(如用¢8~14mm@150mm), 全截面配筋率应在0.3%以上;结构突变或开孔处会发生应力集中, 应在转角或孔边设置构造筋或角筋;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及抗拉强度.
施工办法:严格控制原资料质量和技术标准, 粗、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越1~1.5%;尽量减小水灰比(可加适当减水剂);浇灌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混凝土时下料不宜太快, 振捣时间5~15秒/次, 保证混凝土密实;加强混凝土养护, 坚持湿润15天以上.
三、地下室顶板裂缝分析
根据上述钢筋砼宏观裂缝发生的原因和裂缝控制的一般原理, 我们对该工程地下室顶板发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得出如下的看法.
(一) 顶板宏观裂缝主要是由于砼干燥收缩和气温变动而引
起的, 因为顶板到目前为止只接受其自重和少量施工荷载, 结构变形很小, 不会引起裂缝, 而其面积很年夜, 原设计不设变形缝和后浇缝, 虽然采纳了分区施工, 但每区面积仍然偏年夜, 施工缝间距超越了后浇缝间距(20~30m)的要求.且顶板第三阶段施工的时间在比力炎热的夏季前后, 全部拆模后又经气温较低的冬春两季, 温差年夜, 收缩也年夜.由此在板中发生的主拉应力超越砼的抗拉强度而开裂.
(二) 从裂缝的分布和方向看, 第一、二、三区最早施工,
至少各有一边有伸缩缝余地, 故裂缝数量很少, 同时由于建了高层主楼, 靠近地下室墙、板周边刚度均较年夜, 裂缝伸展受到, 方向也不规则;第四区至第七区因第二批施工, 各边伸缩变形均受到一定的, 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较年夜, 且未建高层主楼, 总的来说板的周边刚度较小, 裂缝伸展较自由, 故数量较多, 关于裂缝的方向问题, 可以作如下的分析.如图二所示.图中(a)暗示当板宽B远小于板长L时, 沿L方向的应力σx远年夜于沿宽度方向的应力σy, 裂缝发生于板的且方向垂直于长边;图中(b)暗示当B 位于第四、五、六三个区交界的地库顶板处, 板中主要的有收缩和温度应力σx=σy, 但由于西北角(见图一)基础沉降年夜于西北角基础的沉降, 尽管这种不同沉降很小, 对建筑群的平安和正常使用不会带来损害但会在地库顶板中发生一定的拉应力Δσ, 增加了朝西南方向的拉应力(Δσ+σ), (σ为σx和σy的合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力), 故此部份裂缝的方向朝着西南(或西南)方向, 且裂缝的宽度肯定增年夜, 如图三(a)所示, 第四, 五区靠南墙处, 因基础不同沉降引起的拉应力Δσ的方向与图(a)相反, 故拉应力合成结果改变了裂缝的方向, 如图三(b)所示, 此处的裂缝宽度必略小. (三) 从设计方面看, 应该通过计算顶板每一区格的收缩应 力和温度应力, 增配构造钢筋, 并使其符合配筋的构造要求.根据现场了解, 顶板配置了上下双层双向¢10@200钢筋网,其全截面配筋率虽满足配筋率的要求,但钢筋的间距过年夜,如能改配¢8@100钢筋网, 则效果会很好.其次, 顶板有开小洞处, 因洞角处应力集中, 也发生了斜向裂缝, 可能是未配洞角构造钢筋所致.另外, 最年夜间距是:长达215m的地下室顶板, 设计上既无设伸缩缝, 后浇带也没有采纳微膨胀砼, 不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规定, 是发生裂缝的重要原因. (四) 从施工方面看, 施工缝间距过年夜.顶板底部有局部 蜂窝现象, 说明砼捣筑欠密实.我们抽测了十四处顶板钢筋位置, 结果为:板底钢筋的砼呵护层厚度为16~20mm, 偏年夜;板顶钢筋的砼呵护层厚度为18~38mm, 更偏年夜;钢筋纵横间距为180~220mm, 说明呵护层厚度超越要求, 减弱了顶板的抗拉和抗弯能力, 板中钢筋分布也不均匀.上述问题是顶板裂缝的主要因素.另外, 施工期间, 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场地, 没有及时覆土遮盖, 烈日暴晒也是发生裂缝的一个原因. 四、地下室顶板裂缝的处置 本工程地库顶板在使用阶段虽有覆盖土, 土上也栽有花草等常绿植物, 可坚持其处于湿润状态, 故温度变形将年夜年夜减少, 施工阶段呈现的裂缝有些将闭合, 有些宽度将减小, 但地库顶板是屋面板, 荷载也年夜, 必需严格防止渗漏, 其最年夜裂缝宽度不应超越0.1mm使其不影响地库的平安和正常使用.因此, 施工阶段发生的裂缝必需进行有效的修补. 顶板裂缝修补处置顺序如下; (一) 清除顶板杂物并冲洗干净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二) 经 进一步详细勘查, 发现顶板裂缝宽度一般为0.04~0.1mm, 每条裂缝平均长度为2米左右, 裂缝总条数经统计年夜约为250条, 主要分布在四, 五, 六区, 裂缝走向如附图一所示, 而且雨天从地下室里观察, 可见裂缝中有白色的游离钙析出物, 很明显, 裂缝年夜部份均贯穿地下室顶板. (三) 根据以上裂缝的特点, 选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制的 “改性环氧树脂”系列资料对该工程顶板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置. 1、 资料选择 改性环氧树脂浆材, 其具有以下优良性能: (1) 起始粘度低, 可灌性好, 可灌入小至0.01mm的小裂缝中. (2) 固化体的力学性能指标高, 抗压强度为70~90Mpa, 抗弯 强度为30~80Mpa, 裂缝粘结强度为1.7~2.8Mpa. (3) 粘结力强,可与混凝土形成一体. (4) 固结体不容易老化. (5) 固结体不受酸碱, 细菌等生物的侵蚀. 2、 施工工艺 (1) 清缝 找出裂缝, 在裂缝明显处用切割机沿裂缝两边割开, 深度在0.5~1厘米左右,用凿子剔除概况松散层,形成“└┘”型槽, 用钢丝刷刷干净贯穿裂缝两面的浮土或堆积物, 使裂缝流露出来, 再用读数显微镜读出裂缝的年夜小. (2) 预埋灌浆嘴 在凿开处沿裂缝每隔30~50厘米预埋一个灌浆嘴头, 用胶泥固定灌浆嘴后, 在裂缝处的混凝土上下两面, 再用胶泥封闭裂缝. (3) 试气 灌浆前用空气压缩机试气, 试气有两个作用:检查裂缝是否止好;吹开缝内的灰尘, 形成更好的灌浆通道. (4) 灌浆 待止缝胶泥固化并有一定强度后, 配制改性环氧树脂灌浆液, 用手摇压力泵从预埋灌浆嘴管中灌入裂缝中, 使裂缝中布满浆液, 即可绑扎封闭灌浆管. (5) 后处置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待浆液固结后, 敲失落灌浆管. 3、 质量控制 (1) 裂缝的清理是保证质量的第一关, 裂缝中已布满了砂尘, 裂缝下概况有游离钙析出物, 若不清理干净, 则年夜年夜影响浆材的粘结力和固结体强度. (2) 止缝是保证质量的第二关, 止缝后, 要求确保裂缝与灌 浆系统形成密闭体系. (3) 灌浆时, 要求灌浆压力到达0.4~0.5Mpa, 并恒压5分钟, 保证灌浆的质量. (4) 控制进浆量, 保证裂缝布满浆液.从灌浆量看, 经统计, 平均每米裂缝的灌浆量为90毫升, 经施工过的裂缝宽度普遍为0.04~0.1毫米, 如果按0.1毫米宽度的裂缝计算, 每米长的裂缝容积才有14毫升, 可见进浆量足以到达要求. (5) 由于施工阶段昼夜温差达15度, 根据已知的温度变动规 律, 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夜间进行灌浆. (6) 在修补过的混凝土板裂缝处砌筑蓄水槽, 灌水浸泡24小 时, 观察修补后裂缝是否渗漏, 以此作为补缝验收依据. (四) 裂缝修补经检验合格后, 尽快做好永久性防水层, 覆土 并做好排水设施, 防止顶板暴晒和积水.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地下室顶板裂缝发生原因的分析以及裂缝的修补处置, 并经过一按时间的验证, 该工程顶板裂缝获得了较有效的控制, 收到了较好的呵护钢筋、防止渗漏的双重效果.年夜面积地下室顶板发生裂缝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裂缝发生因素是复杂多变的, 处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只有认真分析, 正确找动身生裂缝的原因, 采用较为科学的处置方法, 使裂缝获得最有效的控制, 才是最佳的防治裂缝的方法.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