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电子工具 在相当程度上都采用了数字化。 二、数码产品对号入座(教材第1页内二、推进容) 新课,对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码产品。 号入座
三、我们到数码王国去看一看(参考课本图片) 一号展厅(家电专区) 二号展厅(视听空间) 三号展厅(影像天地) 四号展厅掌中“宝” 四、认识新朋友 MD机 :MD是MiniDisc的缩写,首次于1992年由SONY发表,是一种专为唱片出版业界设计的磁光碟储存媒体。其音质可接近于CD。1993年,SONY又发表电脑储存资料用的MD Data Drive(这到和电脑上用的MO差不多了)。\"MiniDisc\"这个名称源自于它小巧玲珑的外观,MD可擦写磁光盘本身的直径只有64毫米,厚度为1.2毫米,它内置于72X68X5毫米的硬塑料保护套中,2
看起来就和一张电脑用的三寸盘差不多结构。所以一张MD比一张三寸盘还要小,而普通的CD(直径120毫米)更没法和它比了。 MD可以储存74分钟(立体声)或148分钟(单声道)的音乐,如果是MD DATA DRIVE(Sony台式电脑专用)的话,则可存贮相当于 140M容量的电脑数据。一张MD可记录255段歌曲,字幕总容量为1700个字(可显示的文字有英文、日文、特殊符号),现在也出现了可以显示中文的产品。 据SONY宣称MD有一百万次重复写入的能力(100万次,太多了吧),这也就是说理论上一张MD你可以一直用下去,不管你如何的听、录,数据可以保留很长的时间,这是磁带不可能做到的。而且MD光盘的耐久性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和磁带的相当糟糕的录音品质以及CD容易磨损的特点相比较,MD几乎没有任何物理缺陷。基本上外界因素不太会对MD磁光盘造成影响 3
五、你知道那些数码产品 学生列罗说明:如:投影机 笔记本电脑 三、合作 六、搭建“数码产品”展台 交流 分小组 讨论后决定挑战自我,搭建一个全新的展台 ①制定计划 小组长 展台名称 展示的数码产品 小组设计 ②设计产品(主要是功能和外型上进行创新) ③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组设计的产品 七、我的收获 1自我评价:能正确区分电子产品 设计理想的数码产品 了解各类产品的用途 2、你还想了解什么? 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深入的了解! 学科 信息技术 五年级 课时 执教者 1课时 课题 学校 教学打造我们的MTV音乐盛典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班级 1、评选出“我最喜爱的MTV音乐作品” 2、学会使用门mp3~mp4,并能收集MTV音乐,评出我们最喜欢目标 的MTV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
4
如何搜集MTV音乐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一、任务一、我们的活动 导入新课 ①师:优秀的mtv给我们美妙的视听享 受,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可以使音乐达到更高意境。今天我们分小组推荐评选“我最喜欢的mtv”音乐作品。 ②要求:每小组限报三件作品(载体:mp4) 小知识: 20世纪70年代末,索尼公司发明了:walkman,随身音乐,从磁带教学过程 二、由小-cd--md――mp3――mp4 知识推进 ③Mp3与mp4的功能差异 新课 Mp3: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具体功能特点在教材第8页,教师参考说明。 决定推荐那款:Mp4 二、收集MTV作品 方法:网上下载 录制电视节目 截取vcd、dvd 其他: 三、学生 三、搜集mtv到mp4播放器内 活动,认方法:拿出数据线,连接电脑usb接口真收集
将文件复制托移动到文件夹asf中,删5
除硬件,重新启动mp4即可。 四、小组推荐作品 评选条件:最佳视觉效果 追加创意 最佳剧情 小组成员参与评价完成第11页评价表 五、你还有什么想法: 讨论交流 例如:mp3主要是面向音乐爱好者的, 而且价钱便宜。 课题 语文的“宝石王国” 学科 学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班级 信息技术 五年级 课时 执教者 1课时 知识与技能:学会玩“宝石王国”的游戏 过程与方法: 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快快乐乐学语文》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通过信息学语文的乐趣。 对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游戏进行回顾加强。 过学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一、我们的活动 导入 宝石王国来了一封信,邀请我们和小东 西一起去“宝石王国”旅游,大开《快 快乐乐学语文》走进宝石王国 6
二、通过 (一)、到拼音城堡找“宝石” 玩游戏来拼写对了,得到宝石 练习鼠标 (二)、到“修饰湾”着宝石 的使用 句子俱乐部 (三)、尝试到其他地方找宝石 航空俱乐部 句子射击 在游戏中场„„„„ 复习语文让我们的眼睛休息一下,大开箱子,箱相关知识 子里装的什么? 三、我们的收获 讨论交流 我觉得这个游戏好玩, 还可以 很一般 学到了: 四、你还知道那些寓学于乐的游戏 开心英语 课题 学校 神奇的小海龟 学科 信息技术 五年级 课时 执教者 1课时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班级 知识目标: 1.学会LOGO系统的启动与退出; 教学目标 2.认识LOGO系统的窗口; 3.认识LOGO系统中的一个小伙伴——小海龟。 能力目标: 掌握LOGO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7
以及自学的能力。 情感目标: 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好LOGO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难点:认识和理解LOGO系统的两个常用窗口的作用及小海龟的工作过程。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推进师生活动 我们大家前面都已经学会了利用 “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有的同学画得还很不错。今天,我们不用画图软件,用另外一个小软件来尝试绘图。它的名字叫LOGO。 1)请出小海龟 启动LOGO系统,并观察自已启动的LOGO系统,并说出你如何启动的,启动后的LOGO系统与教材上是否有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如下图) 提示:LOGO系统有许多的版本,如 简单介绍 英文版、简体中文版等。 2)认识LOGO系统 LOGO系统启动后,上面的窗口是绘图窗口,小海龟出现的位置我们一般称之为“母位”,它就是小海龟的家。 备注 教学过程新课 8
熟悉语言 示 实际操作 竞争 学生自由练习进一步巩固用法。 三、小结 绘图窗口下方的窗口是LOGO系统的命令窗口,里面有一个“?”号,它就是LOGO语言的提示符号,所有的LOGO语言命令都要输入在“?”后面。 3)与小海龟初次合作 FD _——forward前进_步 BK_——back后退_步 RT _——turn right右转_度 LT_——turn left左转_度 教学生这些简单的LOGO语言,并演4)学生练习绘图 课本19页参考练习绘制 学生自主绘制练习 5)比一比 师:我们来画一把小椅子,就像课本20页上得那样,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画完。 6)练习画虚线 课本21页提示。 7)自由练习 课本22页的字图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初步认识了小海龟,掌握了LOGO系统的启动与退出方 9
法,并对LOGO系统的窗口有了较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那只可爱的小海龟。 课题 学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最有效率的命令 学科 信息技术 五年级 课时 执教者 1课时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班级 1、了解“重复”命令的格式。 2、能使用“重复”命令作图。 3、初步认识使用“重复”命令的一般条件。 学会使用“重复”命令作图。 过程教学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首先提出问题: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一、复习导入新课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上面这组命令,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组命令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10
二、推进新课 2、引导学生观察上面每行命令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通过观察发现,上面命令每行都相同,也就是说每行相同的命令重复四次就完成了画正方形的操作。 3、教师:如果一个图形是靠一部分命令重复几次、几十次、上百次、甚至引入重复上千次画成的,我们有没有更好更方便命令 的命令一次完成这些操作呢?请学生自学教材。 二、探索,获取新知 1、在学生自学完教材并回答出用重复命令(REPEAT)解决上面问题后,教三、探索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课题:最有新知
效率的命令 2、教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REPEAT 4[FD 80 RT 90]命令并运行:(学生动手验证 REPEAT 4[FD 80 RT 90]这条命令具有上面命令组同样功能。) 2.出示问题: (1)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FD 80 RT 90 11
四、练习巩固
(2)REPEAT 4[FD 80 RT 90] 教师:请同学们将(1)组命令和(2)条命令进行比较,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概括:[FD 80 RT 90 ]表示(重复的内容) 4 表示(重复的次数) 重复命令的格式:REPEAT _重复的次数[重复内容] 3.试一试: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下面命令并运行: REPEAT4[FD 80 RT 90] 说一说自己计算机屏幕上的结果。让学生悟出下面结论:输入重复命令时REPEAT与重复次数之间必须要空一格。 三、尝试,巩固新知 1. 尝试练习 出示:(课件展示) REPEAT 2[FD 100 RT 90 FD 100 RT 90] 回答下面问题: (1)上面命令画出的是一个 形。 (2)重复的内容是 。 (3)重复的次数是 。 引导学生小结出:使用重复命令时,12
首先确定重复的内容,再确定重复的次数。 2.巩固练习 (1)用重复命令画出长100步,宽60步的长方形。 ①回答下面问题: 重复的内容是 。 重复的次数是 。 重复的内容 操作命令是 。 ②学生上机操作。 (2).找基本动作命令 看课本24、25页图形,找到其中的基本动作命令并写出完整命令 REPEAT 8[FD 100 BK 100 RT 45] REPEAT 12[FD 100 RT 90 FD 40 BK 40 RT 90 FD 100 LT 150] 四、拓展,深化新知 让学生发现和掌握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1.提出问题:(课件展示) REPEAT 4[FD 50 RT 90] 形 REPEAT 5[FD 50 RT 72] 形 REPEAT 6[FD 50 RT 60] 形 教师:请同学们将上面命令分别输13
入计算机并运行,根据结果,找规律。 2.探索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①议一议重复的次数与正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 当重复的次数是4时,画出的图形是正四边形 当重复的次数是5时,画出的图形是正五边形 当重复的次数是6时,画出的图形是正六边形 让学生悟出:当重复的次数是几时,画出的图形就是正几边形。 ②议一议小海龟每次向右转的角度与正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90度时,画出的是正四边形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72度时,画出的是正五边形 小海龟每次向右转60度时,画出的是正六边形 让学生悟出:小海龟每次向右转的角度=360÷正多边形的边数。 3.动手尝试 根据上面的规律,将下面命令行填14
写完整,并上机验证。 REPEAT [FD 50 RT ] 正七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八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九边形 REPEAT [FD 50 RT ] 正十边形 当学生在第一条命令“RT”后面填上 “360÷7”时,教师即时给同学们说五、小结 明在计算机中的“÷”用“/”表示。 五 总结,活化新知 课题 学校 重复的嵌套 学科 信息技术 五年级 课时 执教者 1课时 金水武当新村小学 班级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掌握利用旋转画图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嵌套的重复命令画图。 教学2.能力目标: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目标 段理解旋转画图的数学思维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教学重点:理解重复命令的嵌套格式。 重难教学难点:掌握利用重复命令的嵌套画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 点 15
教学环节 一、复习设疑导入 二、推进师生活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重 复命令画正多边形图形的方法,同学们完成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幅小海龟画出的图案(课本28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图案有哪几个图形组成,如果让你来指挥小海龟画这个图案,你会怎样想?下达什么命令?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也可以上机试一试? 1)学习重复命令的嵌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上机练习。 备注 教学过程新课 [教师活动]巡视解答学生问题。 [双边活动]讨论总结: 师:谁来说说这个图案是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生答) 师:对,是由五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 RT 90 REPEAT 5[REPEAT 4[FD 50 LT 90]FD 50](五个正方形) REPEAT 6[REPEAT 6[FD 50 RT 60]RT 60](29页上图) 2)寻找基本动作 基本:FD 100 PU RT 90 FD 20 LT 90 通过观察PD REPEAT 4[FD 40 LT 90]
16
图像找到基本图形和过渡动作。 自由练习,深化对理解,激发兴趣。 45 过渡:LT 90 FD 20 LT 90 FD 100 RT 完整:REPEAT 8[FD 100 PU RT 90 FD 20 LT 90 PD REPEAT 4[FD 40 LT 90]LT 90 FD 20 LT 90 FD 100 RT 45] 3)自由练习 课本30页1,2, ①REPEAT 6[REPEAT 3[FD 50 RT 120]RT 60] ②REPEAT 8[REPEAT 8[FD 50 RT 45]RT 45] ③REPEAT 10[REPEAT 5[FD 50 RT 72]RT 36] ④REPEAT 5[REPEAT 6[FD 50 RT 60]RT 72] ⑤REPEAT 4[REPEAT 2[FD 100 RT 90 FD 50 RT 90]RT 90] ⑥REPEAT 8[FD 100 REPEAT 3 [RT 120 FD 50]BK 100 RT 45] ⑦PU RT 60 FD 50 PD RT 120 REPEAT 6 [FD 100 REPEAT 4[FD 50 RT 90]LT 60] ⑧REPEAT 8[REPEAT 4[FD 50 LT 90]LT 90 FD 60 RT 135] 另:学生自由发挥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