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来源:爱go旅游网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灾难和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灾难和耻辱中获

取教训。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因此,作为祖国明天的我们,请牢牢的记住这耻辱的历史吧!耳边的旋律轻轻响起,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会唱响的旋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无论何时都要记住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有着民族危机的意识,只有这样,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奋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发奋,努力!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一页,共一页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篇二: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 近代史的课上我们去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看着那一幅幅的图片,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让我震撼。尽管很多残忍的文字和故事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早已耳熟能详,但当我看见那些逼真的模拟场景时,心里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阴暗的牢房恐怖得像游乐场里的鬼屋一般,可那却并不是一场游戏。站在铁门前,看着那逼真的场景,让人望而却步,因为我仿佛能嗅到里面那股潮湿阴冷的气息,那股从活人身上散发出的血腥味,从死人身上散发出的令人作呕的腐烂味„„一片一片,

一具一具,根本不知道这里到底禁锢了我们多少兄弟姐妹,禁锢了多少哀嚎的灵魂„„“731部队,拿活人做细菌试验”,第一次听到这用一句话描述的事实时,我只感到“卑鄙!残忍!”,而当我真正地站在“试验室门口”时,当那一幕触目惊心的历史被定格并真实地展现在我面前时,我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甚至,我的心脏都揪了起来。三个身着圣洁白衣的日本军医,在“认真地”对那木台子上躺着的一个身上满血迹的活人做着什么手脚,还有一位日本军官在旁边看着,脸上显现出看报纸一般平静的表情,亦或是说,没表情„„他就那么看着,看着,就像在看科学家做小白鼠试验似的„„而那木台子旁边,早已高高地堆起一摞的尸体,用草席包着,只露出头和脚。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问:难道在他们眼里,人命就只是儿戏吗?可以这么淡定的残害自己的同类?人命就这么不值钱吗?还是说(转 载于:www.hnNscy.CoM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后感),在她们眼里中国人的命不值钱。在那一刻我才发现,在战争面前,人命真的好渺小。

日军曾经犯下的暴行,每一例都让人惨不忍睹,九.一八日本侵华那段历史可以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创伤。面对那惨痛的历史,我们应该愤慨,应该激动,应该奋起,因为那是耻辱!那是血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然而,我们现在的许多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偏差,他们懂外语,懂电脑,懂得一切时尚的玩意儿,却偏偏不懂祖国的民族历史,以至于拍照时仍笑嘻嘻的,没有历史的严肃感。历史是一面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

续,数典忘祖的民族是很难有发展,很难有振兴,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抗战也取得了胜利, 我们也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但我们并不能忘记失去骨气而没有民族自尊的过去,我们并不想翻旧帐,但我们并不能忘记历史。特别是当日本一些军国主义者阴魂不散,企图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应当更加警惕,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辱。” 只要有骨气,有气魄的中国人就应该用他们聪明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去建设,去创造一个有气魄的国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纪念馆外警世钟也在告诉我们世人要牢记历史。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牢记这些历史,同时还要有理想,要经受得住挫折。树立高远的志向,这不仅仅关乎个人前途,而且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周总理曾说过:“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人只有时刻以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潜能,从而取得辉煌的成绩。精卫每天都将一根树枝或一颗小石投入大海,一心要把网大海填平,哪怕一千万年,一万万年也在所不惜。愚公自从决定要铲平两座大山后,便矢志不渝,就算世世代代这样干下去也毫不退缩。如果心中没有向往与追求,何来如此坚韧的毅力与不懈的壮举呢?同时要经受得住挫折。在九一八事变中,太多的先烈们整天遭受严刑拷打,但他们经受住挫折,最后还是迎来了革命的成功。干事业不要指望时时顺当,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必须学着面对现实,经受得起挫折。我们不仅仅是要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应该是为了中

华之强盛而读书。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篇三: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 九·一八

——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感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蝶恋花》

日历永远定格在了那一个刻。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 这也是黑色星期五的另一种解释了吧。这次,死的不是耶稣,而是成千上万带领中国人走向光明的深怀理想的革命者;这个日子,带给信徒们的不再是不幸,而是对历史的一种缅怀。 带着沉重,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进那些带着理想奋勇拼搏的英雄。 一.九九八十一

孙悟空大闹天宫,佛祖降“九九八十一”难于他,让他在取经的路上普度成佛;旧中国昏晕腐朽,命运则降九一八于他,让其在汹涌的战火中涅槃重生。数字的巧合,似乎总是在暗示这些什么。

门口,有一团黑云。他的名字叫做:“国难”。上空,是炮火的硝烟,带着建筑物燃烧的灰尘,夹杂着东北人民的哀嚎和国军“义正言辞”的不抵抗的呼声。下方,是愚昧、腐朽的思想横行。军阀们不是想着如何抵御外敌,而是如何在敌人面前谄媚,做了一

个合格的傀儡。国难当空,希望也就成为了奢望。站在门口,低头,只看见白色的墙壁和一座垒起的墓。庄严,沉重。

家里,有这么一帮人,他们的名字叫做:“英雄”。鹅卵石中间,零星的点缀着蓝色的灯。似灯塔,在漆黑的夜空里,为汪洋中探索的人,指明道路,带来希望;像海贝,把苦难吞到肚子里,把珍珠留给后人。迫击炮轰不倒飘扬的红旗,钢铁牢笼榨不出属于中国人的骨髓,731部队费尽心思也查不出我们中国人的骨头为什么堪比钢铁。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家的名字,叫做中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梦的名字叫做:不做亡国奴。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不畏死的侠肝义胆,我们打赢了这场拉锯战,我们赢得了梦寐以求的独立。

我懂了,九一八有了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多难兴邦。

二. 看不尽沧海桑田

记得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用在今天的场合,比较应景。“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微漠的悲哀。

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在“九·一八纪念馆”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合,竟然还有人可以嬉戏打闹,努力地把自己扭曲的脸挤到镜头前,保持一个欢乐的POSE,咔嚓,快门声响;咔嚓,忠良心碎。忠良们用满腔的热血浇灌的黑土地,也随着人良心的泯灭沦落为

部分游人消遣的景点。我无法猜测,当他们回首看那张“九·一八”和“笑脸”扭曲在一起的照片的时候,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九一八的门口为何要放一口警钟了。原来他是在警示后人莫要忘记国耻,现在却少了一个敲钟的人。 笑声,苍白的如秋霜,寒了谁的心,惊了谁的梦? 沧海巨变,只愿良心常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