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08-0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调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组织纪律性、和精湛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组成了高效的团队,通过icu专业的技术培训,采用了“3h”护理模式,实施气管插管的专科护理。结果:本组180例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成功率10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13例,无一例因气管插管并发症死亡;实施“3h”护理模式,护理质量97.03,患者满意度96.51%。结论:高效的护理团队和专业技术是icu护理的基础,结合“3h”护理模式,实施专科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和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icu ;气管插管 ;护理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在二级以上医院已普遍开展,icu是集相关急救知识、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于一体的病房,成为医院集中抢救危急重患者的中心。机械通气技术在icu中已广泛使用,而气管插管是临床上建立机械通气的最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因此,气管插管的护理是icu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影响icu患者的呼吸质量,同时也决定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1]
2010年1月---12月icu
共收治753例患者,其中经口行气管插管的病人180例,通过icu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气管插管护理中取得一定的经验,现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0例患者全部是经口行气管插管,男性:127例,女性:53例;年龄在18-83岁之间,平均年龄51.2岁;其中,内科病人:42例,外科病人:123例,妇产科病人:15例;在icu中行气管插管45例,在急诊室、手术室等行气管插管后转入icu的135例。
2 护理措施
2.1 人员配备和组织管理:我科在急诊科和手术室内选调专业知识扎实、洞察能力强、应变迅速、诚实可信,对病人有爱心、细心、耐心的护理人员作为icu的人选,每3名护士组成一个护理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为组长,并进行岗前培训,在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管理方面,主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气管插管的专科护理等方面的专科知识,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履行icu的各项规章制度、责职和操作规范,制定各项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急情况。
2.2 “3h”护理的应用:我们根据“3h”服务模式,制定的“3h”护理计划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推行家庭式(home)温馨服务、医院(hosptal)个性化服务、宾馆式(hotel)舒适服务
2]
由护理部对icu 护理质量考评和院部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确定护理效果。
2.3 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本组在icu中经口行气管插管45
例病人,术前护理人员一是要准备好气管插管所需的一切物品,包括: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丝、氧气面罩、简易呼吸器、吸痰器、吸痰管、气管插管辅助用药、抢救车以及呼吸机,并检查其功能是否完好,随时进入使用状态
3]
位,患者保持肩部抬高5-10cm的状态,充分的暴露声门,三是要至少打开二条静脉通道,以备插管时辅助用药和防止发生意外时抢救之用;术中护理人员要连接好吸引器并使之处于开启状态,随时清除患者咽部的液体,防止影响操作者的视线,从而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插管目的。在插管的过程中,因为气管插管是一项具有创伤性的复杂临床操作技术,往往会出现误入气管、误入支气管、咽部出血、低氧学症、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者发生心脏停搏,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现指标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处理,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成功后,护理人员在医生的指导下,拔出导管内芯,放好牙垫,并协助医生固定插管,准备好呼吸机,随时做好连接准备。 2.4 气管插管的专科护理
2.4.1 气管导管的护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特别在清醒状态下,感到极不舒服,,因为口腔长期处于非闭合状态,吞咽功能障碍,常流口水和咽部干燥不适,
4]
理人员一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形成的原因,插管的作用,鼓励患者克服困难,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昏迷的患者
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并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其次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和固定带的松紧度,及时做好记录;三是经常更换牙垫的位置,防止口腔粘膜的损伤,引起口腔感染;四是导管气囊的充盈度,防止气管导管的脱落。
2.4.2 呼吸道的护理:①呼吸道湿化,气管插管的患者无论是气囊还是呼吸机维持呼吸,都会使呼吸道的湿度处于负平衡状态,我们使用0.45%氯化钠100ml+糜蛋白酶4000u,1-2u/h进行呼吸道湿化,液体的温度控制在32-350c,防止气道分泌物由于失水,粘度增大而堵塞气管导管;②呼吸道吸痰,吸痰是呼吸道管理的重要一环,吸痰管理是否有效关系到抢救的成功率,吸痰器的压力要控制在10.6-16.0kpa,吸痰管的直径要小于气管导管径的1/2,并且在吸痰管的顶部要有微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在吸痰前要先吸入纯氧1—3分钟,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面色变化以及心电监护的各项指标
5]
2.4.3 气管拔管的护理 :患者病情好转达到拔管的指证时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宣教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首先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解开固定带,吸痰管放入气管导管中,排放气囊,边吸引边拔管,拔管后要做好指导工作,鼓励患者通过咳嗽的方式自清呼吸道的分泌物,同时给予吸氧,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其外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咽部感染。 3 结果
本组180例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成功率10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
感染13例,安全出icu病室153例,死亡27例,死亡原因皆为原发性疾病;实施“3h”护理模式,护理质量评分97.03,患者满意度96.51%。 4 讨论
icu是医院集中抢救危急重患者的中心,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组织纪律和精湛的技术水平,我院从急诊科和手术室内选调专业知识扎实、洞察能力强、应变迅速、诚实可信,对病人有爱心、细心、耐心的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组成了高效的团队,是icu 的组织保证。采用了“3h”护理模式,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使各层次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得到全面护理,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本组180例患者护理部的质量考评护理质量97.03,患者满意度96.51%。在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本组180例患者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为100%。通过精心的气管插管的专科护理,无1例因气管插管并发症而死亡,取得了满意度效果。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在icu病房中,对患者的护理与处置,不但需要过硬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做到相互协调,相互关注,摆正各自的位置,扮演好自身的角色。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传播医患间积极信息。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为患者的抢救成功奠定好社会基础。这也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吴欣娟 实用icu护理及技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1-12 .
[2] 许玉春“3h”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与效果[j]南华大学学报2008.36(7):4.
[3] 汤丽方. 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4(20):1868-1869.
[4] 黄君玲 田春梅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5):524-525.
[5] 董环 郑秀云 气管插管内吸痰粘膜损伤原因及策略探讨[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5):713. 作者单位:223200 江苏淮安市楚州医院
19页)
此类患儿多数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如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等侵袭性大肠杆菌
6]
细菌感染就可不用抗生素,而给予对症治疗及液体疗法,并且使用肠粘膜保护剂及适当补充肠道正常菌,使肠道内有益菌群正常生长,并能缩短腹泻的病程,这些菌群对外来致病菌也有抑制作用,并可提高肠道的抗病能力,减少再次感染的发病率。以利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洁 儿童腹泻病的治疗[m]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4(08)
[2] sintov a c;botner s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using
microemulsion and.aqueous systems:influence of skin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 in vitro permeability of diclofenac from aqueous vehicle systems[j] 2006(1/2) doi:10.1016/j.ijpharm.2005.12.019
[3] 宁寿葆.现代实用儿科学,2004,12:?550.
[4] 方红宇;方鹤松 小儿腹泻诊断与治疗进展[m]现代实用医学2003(10)
[5] 瘳洁廉 浅析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m]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3)
[6] 郑莜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
作者单位:610404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