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如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善
责任落实,企业是重点。那么,应如何指导企业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使之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一、深刻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概念和特点,摆正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实际上,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一项制度,是诸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一种。但是,对它一定要高看一眼,因为它在整个安全管理制度中起到基础作用、核心作用、统帅作用,正如原国家安监总局李毅中所说: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灵魂是啥,人没有灵魂就是一块肉,就不能称其为生命。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一样,没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就谈不上安全管理。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全员性,责任制概念中涉及到人的有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岗位操作人员等几个层面,实质上包含了企业的所有人员,体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二是强制性,通过落实责任制把企业安全风险分解到每个人的头上,要求一级对一级负责,还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责任制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强制性较为突出;三是系统性,因为责任制落实工作是一项长效机制,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所以它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抓责任制落实的时候,要紧紧把握这三个特点去部署、去落实,并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上。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
(一)落实责任制是应尽的义务。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个词汇中有一个关键词:责任。什么叫做责任?字典上解释是:完成份内应做的事,如家长抚养孩子,老师教育学生等,都是尽责任,尽义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也是在做分内工作,决不是额外负担,是天经地义,
所以不应该讲条件、讲代价,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
负其责,这是应尽的义务。但是,有些人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份内工作,不能尽责任、尽义务,因此,就要有一种制度来约束他。那么,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最好的办法,它可以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甚至于法律的手段来促使这些人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
(二)落实责任制可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其一,有助于落实领导责任。一把手对安全生产负全责,是第一责任人。在抓责任制落实中,对一把手的工作要求十分明确,把安全生产工作与政绩考核、干部任用、奖惩等挂起钩来,这样,就可以促使一把手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主动研究和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其二,能够解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目前人们强化的是金钱观念,淡化的是责任心,表现在安全生产方面,一是一些企业领导重效益、轻安全,赚黑心钱,二是疏于管理,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松松垮垮。如有的企业配电室没有值班记录、巡查记录,没有值班人员,有的企业大冬天车间门口积水成冰,有的企业电机长期裸露在外,没有任何防雨设施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责任心。责任心不强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事故产生的根源。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就是要通过企业自查、上级检查、同行互查,通过一系列规定考核评比过程,来发现这些问题,暴露这些问题,最后加以解决。领导抓安全生产的力度增强了,干部职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心增强了,企业的主体责任也就得到强化了,安全生产也就有了基本保障了。
(三)落实责任制是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职责的需要。《安全生产法》总则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二章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另外,省市安全生产条例都有这方面要求。所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是哪个领导、专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法律的规定,是依法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四)落实责任制是抓安全生产的有效的举措。就全国而言,
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以2005年为例,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事故71.7万起,死亡1270人,直接经济损失890亿元。安全生产付出的代价太高昂了。
就我市而言,安全生产形势也是相当严峻,所以,各级要下大力气抓安全生产。就是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就是要抓领导,抓组织保障。
(五)落实责任制有利于责任追究。安全工作最忌违的是,大家都抓,而实际都不抓,职责不到人,出了事故,互相推诿、扯皮,责任划分不清。落实责任制,能够做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负责,出了事故可以清楚地分析责任,搞好整改,可以避免事故重复发生。
三、在落实责任制工作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完成好几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总体来讲,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可分为动态工作、静态工作两大方面。
第一,动态工作。动态工作就是有些工作要年年去做,重复的做,呈现一个动态的过程,准确点说,就是抓好几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一)制定并签订责任状。责任状的制定一是结合与上级签订责任状内容,二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要十分重视责任状内容,第一,它是多少次事故中、用多少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是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第二,它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关键和要害;第三,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可以通过责任制工作把安全管理内容贯穿起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二)制定考核办法。有很多单位以为与基层签订了责任状,就是落实责任了,就可以束之高阁,完事大吉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因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制定考核措施,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考核,工作就不能深入开展,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要根据责任状内容,制定出详尽的考核办法、细则等,如量化考核打分、兑现奖惩措施等要规定清楚,这样,考核时有依据,基层单位执行起来有所遵循。
(三)组织检查。通过检查了解完成责任状的情况,推动和指导
面上工作的开展,对被检查单位做出考核评价。
要制定检查制度,如月检查、季度检查、半年或全年检查,确定检查内容和重点,对工作完成情况量化打分。
(四)通报结果。将检查情况公布于众,以此来引起重视,达到促进工作之目的。
(五)兑现奖惩。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通过奖惩,取信于民,形成正气,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第二,静态工作。静态工作是指某些工作完善之后,一段时间内不必改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准确些说,就是几项重点工作内容,就是把责任状规定的几项工作重点强调一下,因为这些工作目前问题比较突出,需要立即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制定职责。这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那么就要人人有安全职责。制定职责,是安全管理人员不可回避、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如果职责不清,就是失职,出现问题就要承担责任。
一是制定主要负责人职责:《安全生产法》中写得很清楚,对安全生产负全责,是第一责任人。共有六个方面。这是法定的职责,所以,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无论有多少条,这六条不可缺。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履行哪些职责,他自己根本就不清楚,当然也不能很好地履行;还有的领导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偏离方向,干不到点子上。所以,制定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十分重要。二是制定企业副职的职责,三是制定各科室的安全职责,四是制定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五是制定车间负责人、班组长、岗位人员的职责,六是制定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完成如下工作:
1.为领导当好参谋。督促和协助领导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2.加强对外来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检查资质、检查特殊工种持证情况和收取抵押金等工作。
3.加强危险部位管理。对危险源、重要岗位等,实行三定:层层
定责任人、定监控措施、定应急预案。
(二)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操作人员应该遵守的确保安全的工作标准,不认真遵守,就可能引发事故。我市每年生产安全的死亡人数有几十人,多数是因为违反遵守操作规程造成的。有些企业的操作规程只停留在纸面上或墙上,没有对员工认真的教育,这就没有达到基本的工作要求。所以,安全教育工作极其重要,一定要让员工牢牢掌握和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知道自己的岗位什么情况下可能什么出现危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另外,也要制止管理人员瞎指挥,避免诱发工人的误操作行为。
(三)建立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如果没有制度,就缺少企业文化,企业就没有品位,也没有发展后劲,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等十几项制度。企业不同制定的制度也不同。
管理制度关键在于抓落实。有的企业制度挂了一墙,可是从厂长到职工都心中无数,这样的制度就没有起到作用。企业无章可循是最可怕的事情,它使得企业管理混乱,各种不安全行为得不到纠正,甚至于助长“三违”行为的发生。有的企业多年没有不安全行为处罚,就是因为没有制度,没有处罚依据。所以,制定制度是前提,落实制度是目的,二者都不可偏废。
(四)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有很多企业没有按要求认真去抓应急救援工作,因而在发生事故后,不能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应急救援工作内容很多,需要重点强调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制定预案。有些企业没有预案,如有的县(市)区的木材加工厂都没有预案,有些企业的预案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内容简单空洞,没有可操作性。救援预案永远派不上用场最好,说明太平无事,但安全生产要从最坏处着眼,按最坏的事情发生进行预防,所以,要有可操作性强的预案,并做好相应的物质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二是进行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是否可行,修正不足。
三是进行救援教育。不可能人人都得到演练,但人人都要进行应急救援教育,让每个岗位,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事故后自己该做什么,如怎样报警、怎样控制电路、如何关闭装置、按照什么线路逃生等等,做到忙而不乱,进退有序。另外,掌握急救方法,比如发生摔伤怎样简易处置、发生烧伤后能用什么药,不能用什么药,都要教育到位。
四、落实责任制工作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一是岗位职责的制定,要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一岗双责的原则。
二是抓落实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奖惩措施、全员风险抵押办法等等,否则,责任制落实工作就会落空。
三是防止表面化,走过场,只有责任状不是真正的落实责任,而是要体现出相应的工作环节,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
四是已经完成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的企业也不可忽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因为从落实安全生产职责的角度看,责任制落实工作更加有力度,更加具有严肃性,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五是责任制落实适合于任何生产经营单位。无论是规模企业还是县(市)区小企业,如果都能够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那么,责任制这项工作机制就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好帮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