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

生物必修一实验总结

来源:爱go旅游网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

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

低倍镜小短亮小多 高倍镜大长暗大少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

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

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研磨 过滤组织样液 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 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 与蛋白质发生反应)

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

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2、实验过程:选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组织(如马铃薯)将组织样液注入试管滴加碘液 观察颜色反应。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过程: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盐酸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3、实验结果:真核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实验四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1、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片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椭球或球形,它的形态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镜观察。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用高倍镜观察。 2、实验过程

(1)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或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低

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绘图。

(2)观察线粒体: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观察的对象后移到视野,再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蓝绿色小颗粒即是线粒体,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