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公司领导同意,着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集思广益,领导负责,不靠中介,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2、工作目标:通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并结合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源头管控,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杆示范、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建设规模:
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主厂房、扩建汽机间、烟囱、清水泵房、冷却塔、渗滤液处理站、扩建倒班楼、扩建主变间等建(构)筑物单体及其上述建(构)筑物单体的水、电、通风空调、消防、供暖系统。
本工程总工期为350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9年3月15日至2020年3月
1日,最终以开工报告为准。
三、安全管理体系
1、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提出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四、风险识别 1、风险分级制
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级、2级、3级、4级、5级。 风险级别 1 风险名称 风险说明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会造成多人伤亡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粉尘、噪声、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Ⅲ、Ⅳ级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重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达Ⅰ、Ⅱ级者;粉尘、噪声、毒物作不可容许风险 2 重大风险 3 中度风险 4 可容许风险 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工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5 可忽视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可能性 后果 极不可能 轻微伤害 一般伤害 严重伤害 5 4 3 不可能 4 3 2 可能 3 2 1 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1)单位工程要详细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作业活动表,其内容包括作业区域、设备、人员和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与各项作业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a、施工临时用电的检查维护;
b、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检查维护;
c、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安装、验收及检查、使用、维护; d、烟囱、主厂房等建筑的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e、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 f、施工脚手架的管理;
g、高支模、滑模等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 h、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
i、烟囱、上料坡道、主厂房交叉作业防护措施。 作业分类 因素 编号 1 高处作业 危险因素 平台、走道无防护栏杆、孔洞无盖板 可能导致的事故 高处坠落 危险 采取的控级别 制措施 3 3 3 a/b/e b/c/e b/c 2 平台、 走道、脚手架超载物件 坍塌、高处坠落 3 随意(未经同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高处坠落 交叉作业 空间交叉作业、垂直交叉作业1 没有错开,交叉作业没有搭设防护隔离措施 4 5 6 爆炸危险场所使用普通电气设备 物体打击 3 a/b/e 施工用电 触电 3 3 3 3 3 3 b/e a/b b/e b/c/e b/c a/b/c 脚手架搭拆 防火、 防爆管理 钢管材质差或扣件有裂纹、气坍塌、高处坠落 孔 不按规范搭设脚手架 在易燃易爆区域作业未办工作票、无措施动火或未办动火票 坍塌、高处坠落 火灾、爆炸 吊机倾覆、 设备坠落 边坡坍塌、高处坠落 7 起重 两台及以上吊机吊同一物件操8 与运输作业 作、指挥不当 深基坑施工 9 控制措施(a~f)
四、危险评价
边坡支护、围护不到位, a.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b.制定控制程序;c.培训与教育;d.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f.保持现有措施。 结合施工特点,本着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原则,有以下几种危险评价
方法可供选择:
1、LEC评价法:D=LEC
D-危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2、MEC评价法:R=MES
R-风险程度 M-控制措施的状态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S-事故后果 3、直接判断法。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①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③曾经发生过事故,至今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④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五、风险控制制度 1、风险控制措施原则。
应优先选择消除风险的措施,其次是降低风险(如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或增设安全监控、报警、连锁、防护或隔离措施),再次是控制风险(如个体防护、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教育,以及应急预案、监测检查等措施)。 2、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①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②风险评价定为1级、2级风险的危险源。 风险风险名称 级别 5 可忽视风险 可容许风险 控制措施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 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4 3 2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中度风险 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时必须配给大量重大风险 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应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 不可容许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若即便经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1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着对以下内容: ①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是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②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③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⑤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六、管理制度
1、通过风险评价工作确定的危险源(点),造册登记、绘制一览图上墙、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擅自撤消已确定的 危险源(点)或者放弃管理
2、对所有危险源(点)必须悬挂警示牌并保持警示牌完整无损,因工作需要调整危险源(点)负责人,应在警示牌上及时更正
3、各级管理者要按危险源(点)的管理要求实施管理监督工作。在危险源(点)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4、各类危险源应列为各级安全检查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应及时采取临时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5、凡属高压、高空、有毒等危险作业,必须有安全措施和专人负责。 6、凡在各类危险源(点)发生事故时,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危险源(点)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如果确属危险源(点)管理失控造成事故,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倍处罚。
7、建立健全风险教育培训和交底制度。项目部必须每年组织对全员进行风险源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并对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技术交底。
8、建立风险巡查机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每日对风险源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对于新发现的危险源必须及时上报风险管理机构,以确定危险源的级别,迅速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9、针对1级、2级和3级风险必须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