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联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能力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德育目标:从民族语言的特有形式对联感受华夏文明,从而进一步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学会拟写对联。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二、对联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三、中考对联试题题型
(一)、对接式
【例如】把下面歌颂教师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开创千秋伟业】
下联:一只粉笔【写春秋】【培养四有新人】
1、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之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文明礼仪【贵】在养成
公民道德【重】在实践
2、东塔,是邵阳市内的一处名胜。沿塔内阶梯步步而上,至高处观景口,可俯瞰市区全景。在这座古塔之上,刻有一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知识补全下联。
上联:挺胸流盼层层远
下联:昂首攀登【步步高(或节节高)】
(二)、修改式
【例如】:收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周树人深情怀旧】
3、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
上下联结构不对应,应将下联调整为【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4、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字数不相等,再考虑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因素,可把上联删改成【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三)、联想式
【例如】:写出下面对联所赞颂的名人
⑴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⑵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5、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每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
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诸葛亮】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三顾茅庐】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李白】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
【铁杵磨成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时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
下联: 。
【小民无辜,才受望天这苦。】
5、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
上联:品美文如饮甘露
下联:
【赏名画如沐春风。】
6、阅读下列对联,说说这些对联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
⑴店满春风春满座,门盈喜气喜盈门。(餐馆)
⑵巧成千家服,温暖万人心。(裁缝店)
⑶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
7、唐诗云:“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竹子正因为有虚心、高节和耐寒的品性,才让人喜爱。秦大伟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虚心促上进”的句子,请你以此为上联,续写下联。(要求:下联以“高节”或“耐寒”开头,宽对即可。)
上联:虚心捉上进
下联:
示例一:高节显傲骨 示例二:高节展风采 示例三:高节见人心
示例四:高节赢尊重 示倒五:高节远名利 示例六:耐寒知高洁
示倒七:耐寒得成功 示例八:耐寒见品性 示例九:耐寒战挫折
8、名胜古迹的对联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文化名人(第④联写一人即可)。
①允矣斯文,为古今中外君民立允极;
大哉夫子,合诗书易礼春秋集大成。
注:〔允矣〕对啊,恰当啊。(孔子)
②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③翁去千余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④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苏轼(洵、辙))
中考对联题训练
【典型例题】
有人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写了一副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
解析 下联是个主谓结构,停顿格式4/4/4/3。前四字是两个名词构成的,“疾恶如仇”为成语,“杀富济贫”是由两个动词并列构成的。最后三字为动宾结构。下联也应符合这些要求,可拟为“西游师徒从善如流相邀除魔应天道”。
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解析 两联都应围绕赞颂老师默默奉献这个中心。上联停顿为4/3。“三尺讲台”为偏正短语,“三尺”是数量词,“讲台”是名词,“迎冬夏”是动宾结构,宾语是表示季节的词。
下联可对“一支粉笔写春秋”或“两鬓染霜送(谱)春秋”或“满园桃李笑春秋”。
一、例题分析例如: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按理说,这一题很简单,只要稍微有点对联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选出正确的答案C。可是同学们的答题并不容乐观,据统计,只有40%的同学选了C,而另外60%的同学与这题的分数失之交臂。
这些情况在启示我们,决不能对这一“旧题”掉以轻心,要切实掌握住对联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并适当的予以训练,这种题目还是很好做的。
二、解题技巧点拨
1.明其特点
我们在做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有些同学只所以在这一题上失分,很多原因就是不知道对联的特点。试想,连对联有什么特点都不知道,能对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吗?
对联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作对时,首先要考虑这一点。
(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稍长的对联,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如湖北咸宁市中考题给出的一副不符合要求的上联,上联是: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是: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让考生对不合适的上联作出修改,我们从句式上就可很快发现,“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与“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句式不对照,只要稍一调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就与下联句式一致了。
(3)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中上联“大漠”“孤烟”是名词,对下联的“长河”“落日”,上联的“直”是形容词,与下联的形容词“圆”相对。
(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
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大漠”与“长河”, “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再如名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上联的“山穷水尽”与下联的“柳岸花明”都是并列结构。
(5)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上例中的福州市中考题,你会发现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上联“商贸繁荣”是一个主谓结构,而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两项是主谓结构,这样可以把AD排除了。然后再按内容相关的特点,上联说的是“社会”,而下联也应如此,所以又排除了B,那理所当然的只有C是正确的了。
2.使用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联。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如2007年江苏扬州市中考题:对偶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段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
样可以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雷锋塔”等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花似锦”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的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琼花观——边——花似海”“雷锋塔——下——草如茵”等好对。
原来只要掌握了技巧,对联题是如此简单。下面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精选了部分对联题,让同学们来一试身手。
【参考答案】
1.诚信是本,刚正勇为,义乌人商海弄潮。2.略。3.呐喊4.DBAC5.参考示例:廉洁奉公为百姓(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6.守业难,知难不难。7.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参考答案】1.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2.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丧花 3.A 4.守业难,知难不难 5.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6.周树人深情怀旧 7.诸葛亮 三顾茅庐;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D 9.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 11.英雄老师殷雪梅,瞬间壮举感神州(铸师魂) 12.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13.卧薪尝胆 14.C 15.天池水浮天跃金/天池水波澜不惊/三江源水尤清冽
一、考前试题训练
1.(浙江义乌市)为缅怀戚家军,弘扬“义乌精神”,请续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侠义为怀,英勇善战,戚家军疆场杀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义乌人________。
2.(四川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上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
(1)请选择其中的“一荣”,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荣于服务人民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其中的“一耻”,举出典型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陈水扁坚持台湾独立耻在危害祖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辽宁大连市)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4(河南省)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B.汤阴岳飞庙C .南阳卧龙岗D.嵩山少林寺
5.(湖北荆门市)对对联。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
6.(四川自贡市)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__________________”
7.(河南省试验区)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试牛刀】
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 悟空 武松 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
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严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 , 。”
有人看了《西游记》后,出了一副上联。请你结合《水浒传》中的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
下联:
这副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下列对联分别赞颂了我国的哪位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 ,相关成语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 ,相关诗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 ,相关诗句
《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
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冈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新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联:
成语对联填空(成语对联的特征:组成对联的两个成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其结构一致,工整对仗)。请在下面的两个成语后面的括号内个填写一个成语,使之与前面的组成对联。
旗开得胜( ) 瓜熟蒂落( )
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长白山是东北名山,其火山口积水成湖,形成天池。天池是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江之源,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月景如“静影沉璧”,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急流是“素湍绿潭”,其实天池之美亦毫不逊色。请根据所给上联,化用古诗文名句,对出下联,表现天池之美。
上联:长白山林壑尤美
下联: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san/37507.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