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B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附录 C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附录 D 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附录 E 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附录 F 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 附录 G 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 附录 H 电力线路工作任务单 附录 I 电力线路倒闸操作票 附录 J 标示牌式样
附录 K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 附录 L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附录 M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附录 N 起重机具检查和试验周期、质量参考标准 附录 O 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附录 P 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附录 Q 动火管理级别的划定
附录
附录A: 现场勘察记录格式
现 场 勘 察 记 录
勘察单位 编号
勘察负责人 勘察人员 勘察的线路或设备的双重名称(多回应注明双重名称):
工作任务(工作地点或地段以及工作内容):
现场勘察内容 1。需要停电的范围: 2.保留的带电部位: 3.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 4。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5.附图与说明: 记录人: 勘察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至 日 时 分
2
附录B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单位 编号
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工作班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 工作的线路或设备双重名称(多回路应注明双重称号):
4. 工作任务 工作地点或地段 (注明分、支线路名称、线路的起止杆号) 工作内容 5。 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6.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
6.1应改为检修状态的线路间隔名称和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包括分支线、用户线路和配合停电线路):
6.2保留或邻近的带电线路、设备:
6.3 其它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6.4 应挂的接地线: 线路名称及杆号 接 地 线 编 号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收到工作票 7.确认本工作票1~6项,许可工作开始: 许可方式 许可人 工作负责人签名 许可工作的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8.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
3
工作班组人员签名:
9. 工作负责人变动情况:原工作负责人 离去,变更 为工作负责人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0 工作人员变动情况(变动人员姓名、日期及时间):
工作负责人签名
11 工作票延期:有效期延长到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许可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2. 工作票终结
12。1现场所挂的接地线编号 共 组,已全部拆除、带回。 12。2 工作终结报告: 终结报告的方式 13。 备注:
(1)指定专责监护人 负责监护 (人员、地点及具体工作) (2)其他事项: 许可人 工作负责人签名 终结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年 月 日 时 分
4
附录C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
单位 编号
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工作班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 电力电缆双重名称: 4。 工作任务: 工作地点或地段 5。 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6。 安全措施 (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 (1)应拉开的设备名称、应装设绝缘挡板: 变配电站 或线路名称 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以执行人 已执行 及应装设的绝缘档板(注明设备双重名称) 接地线编号 5
工作内容 执行人 (2)应合接地刀闸或应装接地线: 接地刀闸双重名称和接地线装设地点
(3)应设遮栏,应挂标示牌 (4)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或注意事项(由(5)补充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安全措施(由工作票签发人填写): 工作许可人填写):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7 确认本工作票1至6项。 工作负责人签名 8. 补充安全措施:
工作负责人签名
9 工作许可:
(1) 在线路上的电缆工作: 工作许可人 用 方式许可 自 年 月 日 时 分起开始工作. 工作负责人签名 (2) 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电缆工作:
安全措施项所列措施中 (变配电站/发电厂)部分已执行完毕。 工作许可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许可人签名 工作负责人签名 10。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
工作班组人员签名:
11。 每日开工和收工时间(使用一天的工作票不必填写) 收工时间 月
日 时 工作 工作 分 负责人 许可人 6
开工时间 月 日 时 分 工作 许可人 工作 负责人
12。 工作票延期: 有效期延长到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许可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3 工作负责人变动:
原工作负责人 离去,变更 为工作负责人。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4。 工作人员变动情况(变动人员姓名、日期及时间):
工作负责人签名
15。 工作终结
(1) 在线路上的电缆工作:
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工作终结;所装的工作接地线共 副已全部拆除,于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向工作许可人 用 方式汇报。
工作负责人签名
(2) 在变配电站或发电厂内的电缆工作:
在 (变配电站/发电厂)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设备及安全措施已恢复至开工前状态,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
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16. 工作票终结:
临时遮栏、标示牌已拆除,常设遮栏已恢复;未拆除或拉开的接地线编号 等共 组、接地刀闸共 副(台),已汇报调度。
工作许可人签名
17。 备注
(1)指定专责监护人 负责监护 (地点及具体工作)。 (2)其他事项
7
附录D 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单位 编号
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工作班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工作任务 线路或设备名称 工作地点、范围 工作内容 4。 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5.注意事项(安全措施)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6.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
工作班组人员签名:
7. 工作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完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8.工作票延期
有效期延长到 年 月 日 时 分 9. 备注
8
附录E 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格式
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单位 编号 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工作班人员 (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 工作任务
电力电缆双重名称 工作地点或地段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5。 工作条件和安全措施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6. 确认本工作票1至5项
工作负责人签名 7. 补充安全措施(工作许可人填写)
8。 工作许可:
(1) 在线路上的电缆工作: 工作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2) 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电缆工作:
安全措施项所列措施中 (变配电站/发电厂)部分,已执行完毕。
许可自 年 月 日 时 分起开始工作.
工作许可人签名 工作负责人签名
9
工作内容 4. 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9. 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
工作班人员签名:
10 工作票延期 有效期延长到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许可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1 工作票终结
(1) 在线路上的电缆工作:
工作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2) 在变配电站或发电厂内的电缆工作:
在 (变配电站/发电厂)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工作人员已全部退出, 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
工作负责人签名 工作许可人签名 12 备注
10
附录F 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
单位 编号
1.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工作班人员(不包括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工作任务 线路或设备名称 工作地点、范围 工作内容 4. 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5。 停用重合闸线路(应写双重名称) 6。 工作条件(等电位、中间电位或地电位作业,或邻近带电设备名称)
7. 注意事项(安全措施) 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8。 确认本工作票1至7项 工作负责人签名 9. 工作许可
调度许可人(联系人) 许可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0。 指定 为专责监护人 专责监护人签名 11。 补充安全措施
12。 确认工作负责人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
工作班人员签名:
11
13。 工作终结汇报调度许可人(联系人) 工作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14.备注
12
附录G 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格式
电力线路事故应急抢修单
单位 编号
1。 抢修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2. 抢修班人员(不包括抢修工作负责人)
共 人。 3. 抢修任务(抢修地点和抢修内容) 4。 安全措施
5. 抢修地点保留带电部分或注意事项 6。 上述1至5项由抢修工作负责人 根据抢修任务布置人 的布置填写. 7. 经现场勘察需补充下列安全措施 经许可人(调度/运行人员) 同意( 月 日 时 分)后,已执行。 8. 许可抢修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许可人(调度/运行人员) 9。 抢修结束汇报
本抢修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
现场设备状况及保留安全措施: 抢修班人员已全部撤离,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事故应急抢修单已终结. 抢修工作负责人 许可人(调度/运行人员)
填写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3
附录H 电力线路工作任务单格式
电力线路工作任务单
单位 工作票号 编号 1、工作负责人
2。小组负责人 小组名称
小组人员 共 人
3.工作的线路或设备双重名称 4。工作任务 工作地点或地段 (注明线路名称、起止杆号) 工作内容 5.计划工作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6.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
工作任务单签发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7.确认本工作票1~6项,许可工作开始 许可方式 许可人 小组负责人签名 许可工作的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8.确认小组负责人布置的任务和本施工项目安全措施
小组人员签名: 9.小组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现场临时安全措施已拆除,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小组人员已全部撤离。 工作终结报告 终结报告方式 许可人签名 小组负责人签名 终结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备 注
14
附录I 电力线路倒闸操作票格式
电力线路倒闸操作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 发令人 受令人 发令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操作结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操作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操作任务 顺序 备注 操 作 项 目 √ 操作人: 监护人:
15
附录J 标示牌式样
标 示 牌 式 样 式 样 名 称 悬 挂 处 尺寸(mm) 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 200×160 和 80×65 200×160 和 80×65 200×160 和 80×65 250×250 和 80×80 300×240 和 200×160 颜色 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禁止标志符号 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禁止标志符号 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禁止标志符号 字样 黑字 禁止合闸,线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路有人工作! 关(刀闸)把手上 接地刀闸与检修设备之间的断路器(开关)操作把手上 黑字 禁止分闸! 黑字 在 此 工 作! 工作地点或检修设备上 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栏上;室外工作地点的围栏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高压试验地点;室外构架上;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横梁上 工作人员可以上下的铁架、爬梯上 室外工作地点围栏的出入口处 高压配电装置构架的爬梯上,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的爬梯上 衬底为绿色,中黑字,写于有直径200mm白圆圈中 和65mm白圆圈 白底,黑色正三角形及标志符号,衬底为黄色 衬底为绿色,中有直径200mm白圆圈 衬底为绿色,中有直径200mm白圆圈 白底,红色圆形斜杠,黑色禁止标志符号 止 步, 高压危险! 黑字 从 此 上 下! 从 此 进 出! 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 250×250 黑字,写于白圆圈中 黑体黑字,写于白圆圈中 黑字 250×250 500×400和 200×160 注:在计算机机显示屏上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处所设置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和“禁止分闸\"的标记可参照上表中有关标示牌的式样。
16
附录K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 电压等级kV 试验项目、标准 试验部件 交接试验 工频 耐压 50kV1min 50kV1min 20kV1min 泄漏电流 — — 预防性试验 工频耐压 45kV 1min 45kV 1min — 泄漏电流 — — 沿面放电 — - 备注 单层作业 各级电压 作业斗 内斗 作业斗 外斗 各级 液压油 上臂(主臂) 10 下臂(套筒) 整车 斗浸水中高出水面200mm。 — 0。4m 0.4m20kV 45kV≤0。2mA 1min 泄漏电流试验为沿面试验 更换、添加的液压油应试验合格。 耐压试验为整车试验,但在绝缘臂上应增设试验电极。 在绝缘臂上增设试验电极. 耐压试验为整车试验,但在绝缘臂上应增设试验电极. 在绝缘臂上增设试验电极。 耐压试验为整车试验,但在绝缘臂上应增设试验电极. 在绝缘臂上增设试验电极.同时,核对泄漏表. 耐压试验为整车试验,但在绝缘臂上应增设试验电极。 油杯:2。5mm电极,6次试验平均击穿电压≥20kV,任一单独击穿电压≥10kV 0。4m 50kV 1min 50kV 1min — 0。6m 105kV1min 50kV 1min - 0。7m 175kV1min 50kV 1min — 1.0m 250kV1min — 0.4m 45kV 1min 45kV 1min - 0。6m 95kV 1min 45kV 1min — 0.7m 175kV 1min 45kV 1min — 1。0m 220kV 1min - — — 1。0m 20kV ≤0.5mA — — 1.0m 20kV ≤0。5mA — — — 上臂(主臂) 35 下臂(套筒) 整车 — — 1.5m 70kV ≤0.5mA — — 1。5m 70kV ≤0。5mA — — — 上臂(主臂) 63 下臂(套筒) 整车 — — 1.5m 70 kV ≤0.5mA — — 1.5m 70 kV ≤0.5mA — — — 110 上臂(主臂) 17
下臂(套筒) 整车 50kV 1min — 1.8m 450kV1min 50kV 1min — — 2。0m 126 kV ≤0.5mA — 45kV 1min — 1.8m 440kV 1min 45kV 1min — 2。0m 126 kV ≤0。5mA — - 在绝缘臂上增设试验电极。同时,核对泄漏表. 耐压试验为整车试验,但在绝缘臂上应增设试验电极。 在绝缘臂上增设试验电极。同时,核对泄漏表. - 上臂(主臂) 220 下臂(套筒) 整车 — — 3。0m 252 kV ≤0。5mA - 3。0m 252 kV ≤0.5mA — 附录L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绝缘安全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器具 项目 A。起动电压试验 电 容 型 验 电 器 周期 1年 要求 启动电压值不高于额定电压的40%,不低于额定电压的15% 额定电压(kV) 10 B。工频耐压试验 35 1年 63 110 220 330 500 A。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工频耐压kV 试验长度(m) 1min 5min 0.7 0.9 1。0 1.3 2.1 3。2 4。1 45 95 175 220 440 - — - — — - — 380 580 同一批次抽测,不少于2条,接线鼻与软导线压接的应做该试验 说明 试验时接触电极应与试验电极相接触 1 2 携 带 型 短 路 接 地 线 不超过5年 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于25、35、50、70、95、120mm2的各种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于0.79、0。56、0。40、0。28、0。21、0。16mΩ 额定电压 (kV) 试验 长度(m) — - — — - - 18
工频耐压kV 1min 45 95 175 220 440 — 5min - — — — - 380 试验电压加在护环与紧固头之间 B.操作棒的工频耐压试验 10 5年 35 63 110 220 330
500 个人保安线 不超过成组直流5年 电阻试验 - — 580 同一批次抽测,不少于两条 3 在各接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于10、16、25mm2各种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小于1.98、1。24、0。79mΩ 额定电压 试验长工频耐压(kV) (kV) 度(m) 1min 5min 10 0。7 0。9 1。0 1。3 2.1 3。2 4。1 45 95 175 220 440 — — — — — - — 380 580 持续时间(min) 5 5 持续 时间(min) 1 1 泄漏 电流 (mA) ≤2 ≤2 4 绝 缘 杆 工频耐压试验 35 1年 63 110 220 330 500 额定电压 (kV) 10 35 A。连接导线绝缘必要时 强度试验 工频耐压 (kV) 8 28 浸在电阻率小于100Ω·m水中 5 核 相 器 B。绝缘部分工频耐压试验 1年 工频额定电压 试验长耐压(kV) 度(m) (kV) 10 35 0.7 0.9 45 95 C.电阻管泄漏电流试验 半年 工频耐持续 额定电压 压时间 (kV) (kV) (min) 10 35 10 35 1 1 D。动作电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最低动作电压应达0.25倍额定电压 工频耐压 (kV) 30 80 工频耐压 (kV) 时间 (min) 1 1 持续时间(min) 电极间距离300mm 6 绝 缘罩 工频耐压 试验 1年 6~10 35 7 绝 缘 A。表面工频耐压1年 额定电压 (kV) 19
隔 板 试验 6~35 额定电压 (kV) 6~10 35 60 工频耐压 (kV) 30 80 工频耐压(kV) 15 3。5 持续时间 (min) 1 工频 持续 耐压 时间 (kV(min) ) 8 2.5 1 1 1 持续时间 (min) 1 1 持续时间(min) 1 1 泄漏电流 (mA) ≤7.5 泄漏 电流 (mA) ≤9 ≤2.5 符合《防静电鞋导电鞋安全技术要求》 持续时间(min) 1 1 使用于带电设备区域 B.工频耐压试验 1年 8 绝缘胶垫 绝 缘 靴 工频 耐压 试验 工频 耐压 试验 电压等级 1年 高压 低压 半年 工频耐压 (kV) 15 电压 等级 半年 高压 低压 9 10 绝 缘 手套 工频 耐压 试验 11 导电鞋 直流电阻试验 穿用不超过200h 电阻值小于100kΩ 12 绝缘夹钳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试验长压(kV) 度(m) 10 35 0.7 0.9 工频耐压(kV) 45 95 13 绝缘绳 高压 每6个月1次 105kV/0.5m 注 绝缘安全工器具的试验方法参照《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难规程(试行)》的相关内容。
20
附录M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登高工器具试验标准表 序 名称 项目 周期 种类 1 安全带 静负荷 试验 1年 围杆带 围杆绳 护腰带 安全绳 A。冲击性能试验 2 安全帽 B。耐穿刺性能试验 静负荷 试验 静负荷 试验 静负荷 试验 静负荷 试验 静负荷试验 7 防坠 自锁器 按规定期限 按规定期限 1年 半年 要求 说明 试验静 载荷时间拉力(N) (min) 2205 2205 1470 2205 5 5 5 5 牛皮带试验周期为半年 受冲击力小于4900N 钢锥不接触头模表面 施加1176N静压力,使用期限:从制造之日持续时间5min 起,塑料帽≤2。5年,施加2205N静压力,玻璃钢帽≤3.5年 持续时间5min 施加1765N静压力,持续时间5min 施加4900N静压力,持续时间5min 施加7500N静负荷 持续持续时间5min 安全带与悬挂物处同一水平位置,自由落体荷载980N,锁止距离应不超过2。2m 3 4 5 6 脚扣 升降板 竹(木)梯 软梯 钩梯 半年 半年 1年 冲击试验 1年 8 缓冲器 冲击试验 悬挂980N荷载自由落体冲击行程4m,挂2年抽检 点冲击力应不超过8825N 21
使用前检查 9 速差自控器 1年 将速差自控器上端悬挂在作业点上方,将自控器内绳索和安全带上半圆环连接,可任意将绳索拉出,在一定位置作业。工作完毕后,人向上移动,标准来自于绳索自行收回自控器GB6.96-1985《安全带检内,坠落时自控器受验方法》3.3条 速度影响制动控制 拉出绳长0。8m,安全带与悬挂物处同一水平位置,自由落体荷载980N模拟人,要求模拟人坠落下滑距离不超过1.2m 冲击试验 注 安全帽在使用期满后,抽查合格后该批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验一次。登高工器具的试验方法参照《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的相关内容。
22
附录N 起重机具检查和试验周期、质量参考标准
起重机具检查和试验周期、质量参考标准 编起重工号 具名称 1 白棕绳 纤维绳 检查与试验质量标准 检查:绳子光滑、干燥无磨损现象 试验: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和显著的局部延伸现象 检查: ○,1绳扣可靠,无松动现象; 2钢丝绳无严重磨损现象; ○错误!钢丝断裂根数在规程规定限度以内 试验: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和显著的局部延伸现象。 检查:吊装带外部护套无破损,内芯无断裂 试验: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2min的静力试验,不应有断裂现象 1链节无严重锈蚀,无磨损; 检查:○错误!链节无裂纹 试验: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链条不应有断裂、显著的局部延伸及个别链节拉长等现象。 检查与预防性试验周期 每月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每月检查一次(非常用的钢丝绳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每年试验一次 每月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2 钢丝绳(起重用) 3 合成纤维吊装带 4 铁链 每月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每月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5 葫芦(绳子滑车) 检查:错误!葫芦滑轮完整灵活;错误!滑轮吊杆(板)无磨损现象,开口销完整;错误!吊钩无裂纹、变形;错误!棕绳5润滑光滑无任何裂纹现象(如有损伤须经详细鉴定);○油充分。 试验:错误!新安装或大修后,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后,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作动力试验,不应有裂纹、显著局部延伸现象;错误!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 检查:丝扣良好,表面无裂纹 试验:以2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 6 绳卡、卸扣等 每年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六个月检查一次; 错误!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错误!~错误!项每月试验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7 检查:错误!齿轮箱完整,润滑良好;错误!吊杆灵活,铆接处螺丝无松动或残缺;错误!钢丝绳无严重磨损现象,断丝4吊钩无裂纹变形;错误!滑根数在规程规定范围以内;○轮滑杆无磨损现象;错误!滚筒突缘高度至少应比最外层电动及绳索的表面高出该绳索的一个直径。吊钩放在最低位置机动绞 时,滚筒上至少剩有5圈绳索,绳索固定点良好;错误!机械磨(拖转动部分防护罩完整,开关及电动机外壳接地良好;○,8拉机绞卷扬限制器在吊钩升起距起重构架300mm时自动停止;磨) 错误!荷重控制器动作正常;错误!制动器灵活良好 试验:错误!新安装的或经过大修的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升起100mm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后,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作动力试验,制动效能应良好,且无显著的局部延23
伸;○,2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 检查:错误!顶重头形状能防止物件的滑动;错误!螺旋或齿条千斤顶,防止螺杆或齿条脱离丝扣的装置良好;错误!螺纹磨损率不超过20%;○,4螺旋千斤顶,自动制动装置良好 试验:错误!新安装的或经过大修的,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后,以1。1倍容许工作荷2重作动力试验,结果不应有裂纹,显著局部延伸现象;○一般的定期试验,以1.1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的静力试验 检查:错误!无裂纹或显著变形;错误!无严重腐蚀、磨损现3转动部分灵活、无卡涩现象 象;○试验: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静力试验,用放大镜或其他方法检查,不应有残余变化、裂纹及裂口 检查:○,1金属抱杆无弯曲变形、焊口无开焊;错误!无严重腐蚀;○,3抱杆帽无裂纹、变形 试验: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静力试验 试验:以≥1。25倍容许工作荷重进行10min静力试验(无标准可依据时) 每年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半年检查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 每月查一次、使用前检查 每年试验一次 每年试验一次、使用前检查 8 千斤顶 9 吊钩、 卡线器、 双钩、紧线器 10 抱杆 其它起重工具 11 注 1、新的起重设备和工具,允许在设备证件发出日起12个月内不需重新试验。
2、机械和设备在大修后应试验,而不应受预防性试验期限的限制。
24
附录O 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盖“合格/不合格”章 盖“已终结/作废”章 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
单位(车间) 编号
1、动火工作负责人 班组 2、动火执行人
3、动火地点及设备名称 4、动火工作内容(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
5、动火方式 *
*动火方式可填写焊接、切割、打磨、电钻、使用喷灯等。
6、申请动火时间自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7、(设备管理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8、(动火作业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动火作业方)消防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安监部门负责人签名
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负责人签名 9、确认上述安全措施已全部执行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行许可人签名 许可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0、应配备的消防设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安全措施已符合要求.可燃性、易爆气体含量或粉尘浓度测定合格。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安监部门负责人签名
25
(动火作业方)消防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名 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
人(总工程师)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动火执行人签名
许可动火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1、动火工作终结
动火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现场确无残留火种,参与现场动火工作的有关人员已全部撤离,动火工作已结束。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行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编号、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编号 (2)其他事项
26
附录P 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格式
盖“合格/不合格”章 盖“已终结/作废”章 二级动火工作票
单位(车间) 编号
1.动火工作负责人 班组 2.动火执行人
3。动火地点及设备名称 4.动火工作内容(必要时可附页绘图说明)
5。动火方式*
*动火方式可填写焊接、切割、打磨、电钻、使用喷灯等。
6。申请动火时间
自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7.(设备管理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8.(动火作业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名 签发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消防人员签名 安监人员签名 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签名 9。确认上述安全措施已全部执行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行许可人签名 许可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0.应配备的消防设施和采取的消防措施、安全措施已符合要求。可燃性、易爆气体含量或粉尘浓度测定合格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安监人员签名
27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动火执行人签名 许可动火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11、动火工作终结
动火工作于 年 月 日 时 分结束,材料、工具已清理完毕,现场确无残留火种,参与现场动火工作的有关人员已全部撤离,动火工作已结束.
动火执行人签名 (动火作业方)消防监护人签名 动火工作负责人签名 运行许可人签名
12、备注
(1)对应的检修工作票编号、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编号 (2)其他事项
28
附录Q 动火管理级别的划定
一级动火范围
油区和油库围墙内;油管道及与油系统相连的,油箱(除此之外的部位列为二级动火区域);危险品仓库及汽车加油站、液化气站内;变压器等注油设备、蓄电池室(铅酸);其他需要纳入一级动火管理的部位。
二级动火范围:
油管道支架及支架上的其他管道;动火地点有可能火花飞溅落至易燃易爆物体附近;电缆沟道(竖井)内、隧道内、电缆夹层;调度室、控制室、通信机房、电子设备间、计算机房、档案室;其他需要纳入二级动火管理的部位。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