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农忙时的场景作文
每年5月份,小麦成熟的季节,山上的田里都是村里的邻居,有的人用镰刀割小麦,有的人负责扎成一捆,有的人从家里来山上送饭,有的人开着拖拉机运小麦,有的人把捆好的小麦放在自己的独轮推车上,小孩子就坐在麦秸秆上,大人的肩膀上都搭了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收割,互相打招呼,互相帮忙。
收了小麦,接着要打麦穗,那时打麦穗的机器很少,一个生产队里只有一台机器,队里人轮流使用,打完麦穗就是要晾晒小麦,把麦秸秆堆成垛,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在麦秸垛里掏个洞窝在里面捉迷藏,也喜欢把麦秸垛当滑梯,呲溜一下冲下来,比现在的滑滑梯还好玩,有时我也喜欢在麦秸垛上面捉蜻蜓,拿着那种大扫帚把蜻蜓扑下来,然后观察蜻蜓的大眼睛,还会把它们收集到瓶子里。
我们那边晾晒小麦就是把麦子铺到房顶,接受太阳的烘烤,我家门前也有场地晾晒,最让人紧张的是下雨,一遇到快要下雨的时候,周围邻居都会相互奔走告知,赶紧回家收麦子,尤其是阵雨,大家都慌慌张张全家出动以最快的速度找雨布遮盖,有的摊的面积太大,就赶紧用扫帚把小麦扫在一起,然后再盖起来还要用砖头把雨布压着防止被风刮走。盖完雨布,大家又恢复了平静,下再大的雨都不怕了。之后晾干了小麦,就要扬麦子了,把麦芒和麦皮都筛出来,扬麦子得找有风的日子,那时爸爸一边用木铲扬麦子,妈妈一边装麦子,扬起来的麦子在空中像跳跃的小精灵,落地后,麦子和麦芒麦皮就分开了,看着就让人感觉到麦子的开心。收好的麦子爸爸妈妈会把他们放进仓里圈起来,留着日后慢慢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