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饼》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 仝云莉 《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五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的意义。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三种类型: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新课开始,我按教材的编排,创设了猪八戒分饼的故事情境。我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经过一个村庄时,唐僧让猪八戒为大家化些斋饭。猪八戒一共化了五张饼,请同学帮助猪八戒为唐僧师徒四人分一分饼”。很快学生想出好几种分饼的方法,他们分别汇报,我则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在说完两种分法后,我问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观点。之前,大家的分法是:五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都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一,一共吃了五个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五。其实,不同的分法,单位“1”是不同的,一个是把一张饼看成整体,一个是把五张饼看成整体。虽然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可学生们知道吗?在这里,安排了同学们的讨论。《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探究性学习方式愈来愈被广大教师所采用,越来越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本节课在情景导入环节语言过于啰嗦,并且占用了过多课堂时间。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导入环节做到言简意赅,切入主题。 2. 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教学时间。一堂课40分钟,应该合理安排各部分的教学时间,使课堂能够张弛有度、条理清晰。本节课在第一环节讨论“五张饼如何平均分给四个人时”时间太长,导致后面讨论“按照淘气的分法,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是55”问题时,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部分学生对结果的理解2020仍然不是很透彻。课堂整体在前半部分讨论环节占用时间过长,后半部分课堂时间紧张,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判断真分数、假分数和1的关系”,只能将此问题留作学生课下研究解决。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时提前规划好各部分的教学时间,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争取做到板书工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3. 课堂环节齐全。本节课由于时间紧张,忘记了课堂小结,而且没有安排相应的的课堂练习。
改进措施:在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每节课后都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课堂留出时间,进行相应的练习,一来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巩固,二来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4. 注重情感价值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普遍能理解,但是不会用语言表达或者表达不规范。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多与同伴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