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绿色施工环保方案(黄骅)

绿色施工环保方案(黄骅)

来源:爱go旅游网


黄骅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汽车模具生产项目

绿色施工环保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批准日期: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目 录

1. 工程概况 ......................................................... - 1 - 2. 编制目的 ......................................................... - 1 - 3. 绿色施工原则 ..................................................... - 1 -

3.1. 减少场地干扰 ............................................... - 1 - 3.2. 施工结合气候 ............................................... - 1 - 3.3. 节约资源(能源) ........................................... - 1 - 3.4.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 - 2 - 3.5. 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 - 3 - 4. 绿色施工要求 ..................................................... - 3 - 5. 绿色施工措施与途径 ............................................... - 3 -

5.1. 环境影响 ................................................... - 3 -

5.1.1. 场地环境保护 ......................................... - 3 - 5.1.2. 大气环境保护 ......................................... - 4 - 5.1.3. 噪声影响 ............................................. - 5 - 5.2. 材料与水资源 ............................................... - 5 -

5.2.1. 材料节约 ............................................. - 5 - 5.2.2. 水资源节约 ........................................... - 6 - 5.3. 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 - 6 -

5.3.1. 场地文明 ............................................. - 6 - 5.3.2. 人员安全 ............................................. - 6 - 5.3.3. 卫生防疫 ............................................. - 6 -

- 1 -

绿色施工环保方案

1. 工程概况

黄骅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汽车模具生产工程位于黄骅市开发区银河路与泰山道交口,本工程厂房结构型式为门式钢架,建筑面积12171㎡,檐口高度16.15米。本工程建设单位为黄骅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河北润华工程建设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河北剑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总包单位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2. 编制目的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

3. 绿色施工原则

3.1. 减少场地干扰

本工程地处天津空港经济区,周边未有居民居住区,在施工现场加工厂使用彩钢板围挡,在现场西侧、设有大门。

现场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附图)

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安排专人清理,集中放置,并定期清理到垃圾站。

3.2. 施工结合气候

(1)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的施工,以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对施工的影响,减少其它需要增加的额外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现场布置好排水沟、沉淀池,安排好全场性排水,减少对现场及周遍环境的影响。

(3)木工棚等易燃的设施布置在下风向,且不危害当地居民。

3.3. 节约资源(能源)

(1)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用。

- 1 -

(2)节约电能。通过监测利用率,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3)减少材料的损耗。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4)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应加强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减少了原始材料的使用,即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这可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或通过销售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可降低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

3.4.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废物等会对环境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将有损于现场工作人员、使用者以及公众的健康。因此,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也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

提高与施工有关的室内外空气品质是该原则的最主要内容。施工过程中,扰动建筑材料和系统所产生的灰尘,从材料、产品、施工设备或施工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微粒均会引起室内外空气品质问题。许多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微粒会对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和损害,需要特殊的安全防护。这些威胁和损伤有些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而且在建造过程中,这些空气污染物也可能渗入邻近的建筑物,并在施工结束后继续留在建筑物内。这种影响尤其对那些需要在房屋使用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的改建项目更需引起重视。常用的提高施工场地空气品质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可能有:

(1)使用低挥发性的材料或产品。

(2)安装局部临时排风或局部净化和过滤设备。

(3)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4)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现场混凝土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

(5)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

- 2 -

(6)对于噪音的控制也是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的一个方面。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实施封闭式施工,采用现代化的隔离防护设备,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建筑机械如无声振捣设备等是控制施工噪音的有效手段。

3.5. 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这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增加承包商采用绿色施工的积极性。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施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实施绿色施工,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4. 绿色施工要求

第一,在临时设施建设方面,现场搭建活动房屋之前应按规划部门的要求取得相关手续。应选用高效保温隔热、可拆卸循环使用的材料搭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并取得产品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拆除公司将临时设施拆除;

第二,在限制施工降水方面,应当采取相应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 第三,在控制施工扬尘方面,工程土方开挖前应按《绿色施工规程》的要求,做好洗车池和冲洗设施、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密闭存放装置、沙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和生活区绿化美化等工作;

第四,在渣土绿色运输方面,应按照要求,选用已办理“散装货物运输车辆准运证”的车辆,持“渣土消纳许可证”从事渣土运输作业。

第五,在降低声、光排放方面,注意施工工期安排及已签合同施工延长工期的调整,应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因特殊原因确需夜间施工的,必须到工程所在地区县建委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施工时要采取封闭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并尽可能减少强光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5. 绿色施工措施与途径

5.1. 环境影响

5.1.1.

场地环境保护

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

- 3 -

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

施工中开挖的弃土,堆放在现场后方空地,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5.1.2.

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 4 -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5.1.3.

噪声影响

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⑦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⑧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水污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5.2. 材料与水资源

5.2.1.

材料节约

- 5 -

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5.2.2.

水资源节约

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5.3. 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5.3.1.

场地文明

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5.3.2.

人员安全

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5.3.3.

卫生防疫

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

- 6 -

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施工现场制定卫生急救、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