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1套真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 实现国家统一是很多王朝的愿望。依据如图所示统一过程的形势判断,这个结束南北对峙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王朝应是( )

A . 秦朝B . 汉朝C . 晋朝D . 隋朝

2.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步成为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隋朝所创立的科举制度( )

①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②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担任政府官员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

3. “(魏)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以上材料出自( )

A . 《汉书》B . 《三国志》C . 《隋书》D . 《贞观政要》 4. 如图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他研究的问题应是( )

A . 隋朝的疆域B . 唐代的民族关系C . 宋朝与金对峙D . 元统一前的形势 5. 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国力达到顶峰。下列能够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盛世繁华的诗句是( )

A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C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D .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6.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中印友谊的象征。他的重要贡献,不在于他的译经,而在于他的游记《大唐西域记》。他是( )

A . 张骞B . 玄奘C . 鉴真D . 崔致远

7.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 )

A . 黄巾起义B . 八王之乱C . 安史之乱D . 黄巢起义

8. 历史叙述包括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 可汗。

册封是唐朝历任皇帝管理少数 民族的政策。

B

唐朝时期不少妇女接受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 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武则天还做了皇帝。 唐朝时男女平等,女子地位甚 至高于男子。 C

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占长安,建立 政权。

黄巢起义军结束了唐朝统治。 D

五代十国的建立者出身武将,靠兵变完成改朝换代。 五代十国实际是唐末以来藩镇 割据的延续。 A . AB . BC . CD . D

9. 从如图的连环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A . 隋文帝登基B . 唐高祖建唐C . 宋太祖称帝D . 李自成起义

10. 如图为唐结束后至明朝建立前中国朝代的演变示 意图,对图中①、②所示朝代解释准确的是( )

A . 五代十国的分裂结束于①B . ②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C . ①是在11世纪被②灭亡的D . ①、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11. 历史研究小组搜集到以下文物资料,依据资料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两宋时期民族之间的( )

A . 文化交融B . 政权对立C . 经济往来D . 科技交流

12. 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 守臣(即知州)通签书施行。”画横线处应填写( )

A . 隋B . 唐C . 宋D . 元 13. 如图描绘的历史人物是( )

A . 阿保机B . 岳飞C . 文天祥D . 郑成功

14. 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

A . 《蜀道难》B . 《念奴娇•赤壁怀古》C . 《窦娥冤》D . 《西游记》

15. 《宋史》中对某机构描述如下:“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这个机构指的是( )

A . 宣政院B . 十三行C . 市舶司D . 蕃坊

16. 某同学参观《天路文华》西藏地区文物展见到如下文物,其中能够体现元朝对于西藏地区管辖的是( )

A . 宣政院印B . “行中书省烧钞库”

印C . 象牙“萨”字印D . 管军万户府铜印

17. 如图诏书的发布者是( )

A . 杨坚B . 李世民C . 赵匡胤D . 忽必烈 18. 根据如图内容,其正确的命名应是( )

A . 唐朝疆域全图B . 北宋政区图(局部)C . 南宋疆域全图D . 元朝政区图(局部)

19.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

步。该货币形式最早出现的地区是( )

A . 北京B . 上海C . 四川D . 广州

20.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秦朝B . 宋朝C . 隋朝D . 汉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计30分,以下均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地方答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中国古代,水运交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上图所示水利工程名称是________。

(2)结合下侧的诗文和所学知识评价该水利工程的作用。

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1)赵普认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宋太祖“收其精兵”,关联的历史故事是________。

(3)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三、读史明智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探究二: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探究三: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

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探究四感悟篇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2)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和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四、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4.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 材料: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3例加以证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