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做好前期策划、优化施工图、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提高建筑材料性能和质量、重视施工设备的维护工作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方法。但是,要想彻底治理工程通病,需要各方一起努力,通过社会的监督使参建各方重视质量通病的防治,使工程质量大大提高,从而保障使用方工作与生活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社会的繁荣昌盛,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目前,我国的建筑质量水平正稳步提高,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工程质量关系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想提高一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或监督人员必须从工程的每个环节容易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加以防治,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常见问题 1.1墙体问题
据相关单位总结分析,建筑工程墙体质量通病常见问题有:建筑物的沉降引起的房屋质量问题,由于地基的土质问题导致下水道堵塞、墙体出现断裂;墙体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开裂与起壳的质量问题;墙面由于热胀冷缩在混凝土圈梁和砖墙交界的位置出现的严重裂缝问题;外墙涂料、防水材料等由于设计和施工选用的产品质量与批号
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1.2渗漏问题
居民的生活舒适程度和方便程度中,渗漏问题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建筑工程渗漏问题主要有:外墙砖缝、外墙钢窗周壁、外墙面抹灰起壳裂缝、阳台里口外墙面、固定落水管的管卡脚处、阳台之间隔板处墙体墙面、管道与楼地面衔接处、地面顺楼板方向裂缝及预制楼板缝处等这些细节地方渗漏水问题;卫生间与厨房泛水问题;地面起砂起壳问题;天沟积水与落水口周围渗漏水问题;建筑顶部油毡开裂、张口引起的渗漏问题;排水管道堵塞与铸铁管渗漏等问题。
2.引发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 2.1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猛增长,建筑市场的繁荣,配套的管理应该随之加强,然而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却很不尽人意。不少企业不是管理人员不够,鞭长莫及,就是效率低下,管理不力,更有甚者,有些管理者为政不清,贪利而忘义,对不合格的低资质的建筑企业大开绿灯。以包代管,管而不理,管理人员素质、责任心低下,给施工单位造成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创造条件轻者,质量通病丛生,重者,质量事故不断。
2.2工程设计不完善
精心设计是防控工程质量通病的另一道关口,但是目前很多工程设计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或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等原因,使工程设计留下了产生质
量通病的隐患。有时由于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生搬硬套标准定型图集),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
2.3工程技术水平偏低
工程技术水平偏低也是导致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例如建筑物常常会发生渗透现象,往往是因为施工技术的问题而导致。例如卷材之间搭接的长度不够、防水层空鼓、基层不干燥;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工程规定留出分格缝或分格缝过窄及缝内杂物没有清理干净;对屋面的细石混凝土没有及时进行养护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痕等,都是导致建筑物渗透问题的原因。
2.4施工材料的问题
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最终的质量,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低价购买一些劣质材料,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3.1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
治理通病重在预防。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工程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和危害,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实例剖析等方式,提高有关人员对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防控工程质量通病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3.2做好前期规划,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
施工前,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整个工程做好前期策划工作,结合施工图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并对施工图进行完善。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建筑施工设计,除非通过实验确认技术质量成熟,否则不应改变原来的设计规范。其次,要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工作。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其中细节部位图纸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质量通病极可能会在这些我们不注意的小地方出现。
3.3加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表现为施工之前的策划和预防工作,通过工程施工前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进行一一解除。事中控制按实施者不同分为:建筑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通过互检、交接检、自检等来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社会监理是防治工程质量通病的外部横向控制,通过监理的监督有利于减少工程质量问题,有效防止通病的发生等。事后控制即完工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完成项目进行质量评定;组织正式竣工验收。
3.4选择新型材料
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往往带来施工工艺的改革和施工技术创新,并使建筑物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避免了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例如塑钢门窗、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合成高分子
防水卷材、PVC塑料下水管及可熔接的PPR承压上水管等材料的应用, 克服了传统的木门窗易翘曲变形、三毡四油卷材防水耐候性差、施工难度大、铸铁及钢上、下水管道接头处易跑、冒、滴、漏等缺陷, 大量地减少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3.5重视设备的选择、维修和保养
首先,设备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质量好、性能好的设备。其次,重视设备的维护工作,这个过程要注意保养与维修相结合。设备的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是不可分离的,保养是维修基础,维修是保养的保证。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设备的保养工作,只有做好了设备各方面的保养工作,才能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设备的维修次数,同时还以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维修工作的难度。
3.6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其次,施工单位可以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联系,举行定期的技术交流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施工单位可以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去国外进行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3.7重视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也影响建筑质量,为了预防建筑质量通病,应该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以混凝土墙基层处理为例,选择脱污剂将墙面的油污脱除干净,晾干后,通过笤帚涂刷或机械喷涂的方式加设混凝土界面剂或胶粘性水泥砂浆,以提高基层与抹灰层之间的附着力,
避免发生空鼓开裂的现象。
结语:
本文从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做好前期策划、优化施工图、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提高建筑材料性能和质量、重视施工设备的维护工作以及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方法。但是,要想彻底治理工程通病,需要各方一起努力,通过社会的监督使参建各方重视质量通病的防治,使工程质量大大提高,从而保障使用方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小科、周厚高,探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科技资讯,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