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正当防卫的定义和情况。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父母大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孩子还手并不构成正当防卫。但如果父母有故意打死孩子的故意,孩子是可以还手防卫的。
法律分析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父母大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孩子还手并不构成正当防卫。当然如果父母有故意打死孩子的故意,孩子是可以还手防卫的。
拓展延伸
父母打孩子,孩子还手合法吗?
打孩子是一种家庭暴力行为,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创伤。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保护、教育和管教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不得虐待、遗弃和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
如果父母打了孩子,孩子还手并不是合法的反应。因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如果他们使用暴力手段反击父母,可能会导致父母受到伤害,从而涉嫌故意伤害罪。此外,根据《未成年人保》的规定,父母不得利用孩子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否则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孩子还手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暴力行为,保持家庭和睦。如果父母发生了矛盾和争执,应该通过合理、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进行沟通、协商或者请专业人员进行调解。
结语
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被视为合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大孩子并不一定构成正当防卫,但如果父母有故意打死孩子的故意,孩子是可以还手防卫的。因此,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规定,不轻易采取过激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