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介的读音是:lín jiè。
鳞介的拼音是:lín jiè。 简体是:鳞介。 结构是:鳞(左右结构)介(上下结构)。 繁体是:鱗介。 注音是:ㄌ一ㄣˊㄐ一ㄝˋ。
关于鳞介的词语
轻车介士 附翼攀鳞 一介之夫 鳞集毛萃 一介野生 东鳞西爪 常鳞凡介 一介之善 何足介意 一介之才
关于鳞介的造句
1、虫、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其名。
2、却把那些吸取日月精华、和合五行灵气,有成的毛羽鳞介,都称为截教,又称妖怪。
3、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
4、老神仙,我等都是青蛤山上的贱民,平时依海靠山而生,吃的是海中鳞介,饮的是山中冽泉。
5、数不尽珍禽异兽,道不完鳞介毛羽。
鳞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比喻卑贱小人。鳞介[línjiè]⒈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比喻卑贱小人。
二、引证解释
⒈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引汉蔡邕《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宋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⒉比喻卑贱小人。引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三、网络解释
鳞介鳞介,汉语词汇。释义: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2、比喻卑贱小人。综合释义: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汉蔡邕《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宋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比喻卑贱小人。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鳞介[línjiè]鱼类和贝甲类。泛指水族。唐.杜甫〈白凫行〉:「鳞介腥羶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西游记.第三回》:「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网友释义:鳞介,宋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记载:“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字面上有水生动物的意思。汉语大词典:(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汉蔡邕《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宋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2).比喻卑贱小人。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国语辞典:鱼类和贝甲类。泛指水族。鳞介[línjiè]⒈鱼类和贝甲类。泛指水族。引唐·杜甫〈白凫行〉:「鳞介腥膻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西游记·第三回》:「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辞典修订版:鱼类和贝甲类。泛指水族。唐.杜甫〈白凫行〉:「鳞介腥羶素不食,终日忍饥西复东。」《西游记.第三回》:「毛虫、羽虫、昆虫、鳞介之属,俱无他名。」其他释义: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2.比喻卑贱小人。
关于鳞介的成语
何足介意 鸿稀鳞绝 常鳞凡介 煞有介事 波光鳞鳞 鳞集毛萃 鸟集鳞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