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计算机;CPK软件;安装CPK终端软件认证;CPK终端系统需求
为使互联网行业能够稳步快速、安全发展,国家相继起草并实行了一系列互联网安全草案,确保计算机用户可以安全放心地使用网络。要想互联网行业长久不衰、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长远道路,那么互联网行业除了安全综合政治管理以外,还要进行内外兼治,这样就不得不以科学的发展眼光引进CPK网络终端软件管理系统。它建立了交易信任和数据安全基础,然而CPK终端软件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有效数据管理扼杀了木马病毒入侵计算机网络的摇篮之梦。
一、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
1.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
在网络广泛运行的今天,家庭及企事业单位等大型办公场所局域网可以随意自主安装,随意使用盗版软件、黑客软件及与工作业务无关的聊天、游戏等不良娱乐软件,这些网络终端软件的滥用威胁着系统的安全,影响网络的运行性能及速度,严重的影响整个网络的发展进程。所以合理化地管理网络管理终端软件已经迫在眉睫。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的拦截病毒的攻击。CPK终端软件管理系于1999年由南湘浩教授提案,2003年在《网络安全技术概论》中公布了基于椭圆形曲线ECC构造了基于标识的组合公钥。此密钥是离散对数难题型的基于标识的密钥生成与管理体制。依据对数据原理构建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的矩阵,采用杂凑函数与密码变换将实体的标识映射为矩阵的行作坐标与数列坐标序列中,用来对矩阵元素进行选取与组合,生成数量非常大的由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组成的公钥、私钥对,以此来实现基于标识的超达规模的密钥生成与分发。CPK密钥管理从体制上是依据数学原理离散对数问题的构建,也可以用椭圆形离散对数问题进行构建。
2.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的认证
网络安全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扰。所以认证技术直接的建立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平台,在网络交易事物的鉴别性证明和负责性证明提供了可信性的证明。从而为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PK身份认证无疑就是通过各种认证技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是我们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集防了互联网数据不被盗取与侵犯。合理的签名机制是核心问题,同时,签名机制要想顺利的实现,必须有好的密钥管理技术,互联网认证体系的密钥管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就是有密钥管理规模化和基于密钥标识的分发。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认证系统有基于PKI技术构建和CPK技术构建的认证系统的生成。
3.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的分析
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络安全中的认证技术是深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技术,它具有规范化,机密性和完整性等特点。CPK认证体系具有抗抵赖性的安全服务,目前来说公钥基础设施、基于标识的加密系统和组合公钥系统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在标识机制中,计算机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公钥证书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计算机认证体系的可信度。
二、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对于CPK终端软件管理系统感官认识
对于软件保护一般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数据保护,软件加密分为软加密和硬加密两种方式。软件加密一般的就是采取软件方法不依靠特殊硬件来配套加密,而硬加密就是将全部信息固定在硬件上,提供的数据是一个硬件实体,如CD指纹等一类电子产品。但是在互联网终端网络管理上通常一般通过360杀毒软件、补丁、网络行为管理和管理软件等方式进行计算机管理。网络行为管理是指通过过滤关键字、关闭特殊定的端口来管理终端软件的使用。软件实名认证则运用了公约密码数字签名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进行身份认证和保护。同时对于计算机网的病毒损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2.整合管理服务的体系结构
采用服务器的证书管理器和客户端的终端软件安全管理器,其中服务器端负责终端的注册和证书的发放工作,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密钥因子生产、终端注册管理、密钥生成和资料库管理。那么客户端主要负责安装的软件注册、签名等认证工作的完成。终端系统利用其CPK标识认证实现身份认证,终端安装的软件进行注册管路。以此达到终端网络安全管理的理想模式。
三、终端软件系统的开发及市场分析
1.终端软件管理系统市场发展方向
网络安全产业不仅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已经跨步成为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产业结构。。。
随着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草案》的顺利颁布,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软件的价值及其所附加的巨大辐射性和带动性作用将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终端网络管理软件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将成为必然,此环节的全面创新将共同推动未来软件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当前煤炭企业对网络安全威胁很难开展有效的监测,无法实现主动防御,只能处于一种被动防护状态,这无疑将会给煤炭企业引入极大的网络安全风险。煤炭企业上到领导下到普通职员,均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抱有侥幸的心理,觉得一般不会出大的问题,从而缺少积极的防范措施,使得煤炭企业当前在应对实际的网络安全威胁时不能有效的进行监测和防护。
一、关于煤炭企业当前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
(1)煤炭企业员工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当前很多煤炭企业对自身所处的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依然缺少正确、完整的认识,他们企业管理者觉得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不高,接入互联网的终端和用户比较少,因此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并不会给煤炭企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另外,煤炭企业的管理层缺少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支持,使得实际投入到企业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中的资金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
(2)煤炭企业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比较薄弱
从目前看来,依然存在一些煤炭企业缺少复杂的网络信息系统部署结构,已有的设备性能和配置也比较落后。在实际的网络系统部署中缺少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不能有效监测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只能一直处于被动防护的状态。由于煤炭企业内部大多使用的还是比较老旧的操作系统,这些旧的终端设备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系统漏洞,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当各个系统或软件厂商在网上修补漏洞的补丁时,很多煤炭企业员工和用户由于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无法意识到这些系统和软件漏洞会给煤炭企业本身带来的安全威胁,使得企业内部网络终端设备很难全部完成漏洞的修补。
(3)煤炭企业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调查发现,当前很多煤炭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较为混乱,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和机制。煤炭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有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但是依然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和应对方法,对于已有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也很难严格的去执行,不能达到预期的网络安全防护效果。另外,对于煤炭企业员工本身缺少有效的约束管理办法,大多数时候只能依靠員工本身的自律能力,没能从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上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煤炭企业防范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1)加强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煤炭企业要想提高企业本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必须改变企业当前固有的网络安全管理方法,各个部门都需要制定出适合自己部门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机制和体系。煤炭企业必须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为企业制定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审计体系,能够及时的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有效的追踪到问题责任人。煤炭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的强弱还需要根据企业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的强弱来判断,因此在煤炭企业实际的运营当中,必须加大对企业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的投入。在煤炭企业中,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以及宣传非常重要,尤其要加强企业员工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想让煤炭企业能够具备足够的网络安全知识和应急响应能力,就必须对企业员工开展定期的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从而不断维持煤炭企业较高的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2)引入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
除了刚刚提到的煤炭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煤炭企业必须要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如果企业没有这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那么煤炭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做的再好也没有用,因为攻击者将能够直接不费吹之力拿下企业的整个网络系统,令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或声誉损失。当前随着攻击者的攻击手段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地取得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要选择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来保护企业系统免受侵害。
首先,煤炭企业必须要给企业内部所有的办公终端安装网络版的防病毒软件,如此一来煤炭企业便可以实现对企业办公终端的集中式管理,使得企业的系统管理员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当前网络环境中每个节点的网络安全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对企业办公终端的有效监管。此外,煤炭企业必须要在系统网络之间部署防火墙,避免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技术手段访问企业内部网络,从而有效保护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防火墙技术能够实现煤炭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有效隔离,所有来自煤炭企业外部网络的访问都需要经过防火墙的检查,从而提高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除此之外,煤炭企业还必须引入数据加密技术,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系统和数据的保密性,避免企业内部的机密数据被攻击者窃取或遭内部员工的泄露。机密数据在发送之前会被发送者使用密钥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密文,然后密文会通过传输介质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在拿到密文之后,需要利用密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原始的机密数据。这样一来便保证了数据信息的机密性,从而避免机密数据被黑客窃取给煤炭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关键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对策;隐患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Yunnan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Huang Jinran
(Yunnan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Kunming 65003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in the weather business applications,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a network of Yunnan Meteorological important par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Yunna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Network,found that unauthorized access to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or terminal application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malicious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is currently facing three major security risk.This must be from a technical level,management level and user level,comprehensive prevention,Yunnan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to ensur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Keywords:Weather information;Network security;Responses;Risk
一、引言
随着现代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云南省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各种数值预报的结果需要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和分发,而预报结果的上传和下发更是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在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中,预警信号和灾情调查等也离不开信息网络的应用。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云南省气象局的办公自动化等业务中,气象信息网络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将云南现有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为分析样本,探讨了现阶段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等特征,并提出相关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方案,以期为气象信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云南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云南省各类气象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气象信息网络承载的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存储和传输的大量数据,保障和防范气象信息的安全成了云南省气象信息安全的重要任务。另外,由于云南省各类电脑终端的品种繁多,杀毒软件和品牌多种多样,面对来自网络的各类攻击,云南省的气象信息网络呈现较大的脆弱性和易损性。总的来说,云南气象信息网主要有气象信息的越权存取、网络操作系统或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漏洞、恶意攻击气象信息网络等几类主要的安全隐患。
(一)气象信息的越权存取。目前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需要传输和存储海量的气象信息。在此过程中,气象信息网络必须既保证传输的迅捷和方便,又必须要有安全保障。为此,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设置的不同读写权限。由于各类用户往往对权限理解不清,因此经常出现错误的操作和违规操作。不仅普通的终端客户易于出现误操作给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安全威胁,有时甚至网管也会因为一些越权处理给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气象信息网络管理员在服务器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时,假如出现应用软件安装不适当、网络设备误操作、防火墙系统参数设置错误以及服务器端口开放不正确,都会对气象信息网络造成较大的威胁。。(二)网络操作系统或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漏洞。通常操作系统是构成网络的主要软件系统,据统计差不多75%的网络攻击从操作系统这一层面展开。目前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上的各类终端操作系统呈多样化趋势,而网络操作系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另外,各类终端的应用软件也存在许多安全漏洞。虽然在气象信息网络的维护周期中,信息中心安排有专人进行安全维护和质量控制,也采用各种方式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前期和后期测试,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对气象信息网络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及时地发现信息网络中类似的安全这洞,并采取安全补丁等方法进行防范,成为目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当务之急。(三)恶意攻击气象信息网络。。恶意攻击常常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主动显性攻击,即通过破坏性和明显性的操作来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另一种是在被动隐性攻击,即在不影响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截获、窃取、破译等方式来获取信息。通常第一种攻击破坏性大,但更容易发现,而第二种恶意攻击则更为隐蔽。由于目前的气象还属于公益性行业,商业化程度不够,因此面对的恶意攻击相对较少。但正因为商业化程度不够,目前大量的气象信息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以明文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因此黑客更方便辨识、截获和窃取信息。一旦黑客掌握气象信息的格式和编报规律,篡改气象信息时也更加隐蔽和容易。因此面对气象信息网络的恶意攻击,我们网络管理人员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威胁的防范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必须持续不断进行安全性测试和检测,并不断革新技术,并制定各种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总的说来,可以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用户层面三个方面进行防范。在技术层面,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日常安全运营维护过程中,从网络安全架构、安全风险评估、终端安全控制等方面弥补网络安全漏洞。在管理层面,必须建立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墙以及各类网络安全的应急备用体系,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座右铭,积极管理和防范各类安全隐患。在用户层面,必须提高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终端安全意识,不仅要更注重使用的方便性,而且更应该注重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只有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才能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邱奕炜,邓肖任,詹利群.气象部门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S1
[2]王会品,张涛.无线网络技术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9,2
关键词:企业网络安全;内网安全;安全防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069-01
一、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意义
。因此,对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保护极为重要。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多数都是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进行入侵和攻击,这种方式只是将企业内部网络当作一个局域网进行安全防护,认为只要能够有效控制进入内部网络的入口,就可以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但是,这种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企业内部网络发生的恶意攻击行为,只有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规范每个用户的行为操作,并对网络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才能够真正解决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安全防护问题。
二、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一)内网安全防护模型设计。根据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护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模型,能够对企业内部网络的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防护。
由图1可知,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模型从五个方面对企业内部网络的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防护,组成了多层次、多结构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对企业内部网络终端数据信息的窃取、攻击等行为进行安全防范,从而保障了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整体安全。
(二)系统功能设计。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主机登陆控制,主要负责对登录到系统的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确认用户是否拥有合法身份;二是网络访问控制,负责对企业内部网络所有用户的网络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监管,组织内网核心信息资源泄露;三是磁盘安全认证,负责对企业内部网络的计算机终端接入情况进行合法验证;四是磁盘读写控制,负责对企业内部网络计算机终端传输等数据信息流向进行控制;五是系统自防护,负责保障安全防护系统不会随意被用户卸载删除;六是安全审计,负责对企业内部网络用户的操作行为和过程进行实时审计。
(三)系统部署设计。本文提出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基于C/S模式的三层体系架构,由安全防护、安全防护管理控制台、安全防护服务器三部分共同构成,实时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安全防护,保障内部网络信息资源不会泄露。安全防护将企业内部网络计算机终端状态、动作信息等传递给安全防护服务器,安全防护管理控制台发出指令,由安全防护服务器将指令传送给安全防护完成执行。
三、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一)安全管理控制台设计。安全管理控制台是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员提供服务的平台,能够提供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还可以将安全策略管理、安全日志查询等操作转换为执行命令,再传递给安全防护服务器,通过启动安全防护对企业内部网络计算机终端进行有效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完成对系统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登录管理控制台时,系统首先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并将合法的USB Key数字认证设备插入主机,经过合法性验证之后,管理员获得对防护主机的控制权。为了对登录系统用户的操作严格控制,本系统采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方式,结合USB Key数字认证方式,有效提高了系统安全登录认证强度。用户采取分级授权管理的方式,系统管理人员的日常维护过程可以自动生成日志记录,由系统审计管理人员进行合法审计。
(二)安全防护服务器设计。安全防护服务器主要负责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都交互传递,作为一个信息中转中心,安全防护服务器还承担命令传递、数据处理等功能,其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因此,安全防护服务器的设计不但要实现基本功能,还应该注重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安全防护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负责将安全管理控制台发出的安全控制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和安全信息查询指令传送给安全防护;将安全防护上传到系统中的审计日志进行实时存储,及时响应安全管理控制台的相关命令;将安全防护下达的报警命令存储转发;实时监测安全管理控制台的状态,对其操作行为进行维护。
(三)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防护的主要功能包括:当安全防护建立新的网络连接时,需要与安全防护服务器进行双向安全认证。负责接收安全防护服务器发出的安全控制策略命令,包括用户身份信息管理、磁盘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策略的修改等。当系统文件已经超过设定的文件长度,或者超过了设定的时间间隔,则由安全防护向安全防护服务器发送违规操作信息;当其与安全防护服务器无法成功建立连接时,将日志信息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等待与网络成功重新建立连接时,再将信息传送到安全防护服务器中。
综上所述,本文对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企业内部网络安全防护模型,提出了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从多方面、多层次对企业内部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进行全面防护,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网络日常运行中容易出现的内部信息泄露、内部人员攻击等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多级安全
1 引言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兴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IT)产业,随着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交流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然而这也给信息保密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信息加密,如公开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网络访问控制,如防火墙,以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究成果。
。
2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影响局域网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危害较大,归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构成对网络的威胁:
(1) 人为失误:一些无意的行为,如:丢失口令、非法操作、资源访问控制不合理、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以及疏忽大意允许不应进入网络的人上网等,都会对网络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2) 。
(3) 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这是指来自局域网外部的恶意攻击,例如:有选择地破坏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伪装为合法用户进入网络并占用大量资源;修改网络数据、窃取、破译机密信息、破坏软件执行;在中间站点拦截和读取绝密信息等。
(4) 。
(5) 系统的漏洞及“后门”: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无漏洞的。科技论文。另外,编程人员为自便而在软件中留有“后门”,一旦“漏洞”及“后门”为外人所知,就会成为整个网络系统受攻击的首选目标和薄弱环节。大部分的黑客入侵网络事件就是由系统的“漏洞”和“后门”所造成的。
3 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探讨3.1
Ø访问控制机制;
Ø身份鉴别;
Ø加密机制;
Ø病毒防护。
针对以上机制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主要有:
(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它用来控制内部网和外部网的访问。
(2) 基于主机的安全措施
通常利用主机操作系统提供的访问权限,对主机资源进行保护,这种安全措施往往只局限于主机本身的安全,而不能对整个网络提供安全保证。
(3) 加密技术
面向网络的加密技术是指通信协议加密,它是在通信过程中对包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包括完整性检测、数字签名等,这些安全协议大多采用了诸如RAS公钥密码算法、DES分组密码、MD系列Hash函数及其它一些序列密码算法实现信息安全功能,用于防止黑客对信息进行伪造、冒充和篡改,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用性不受损害。
(4) 其它安全措施
包括鉴别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审计监控、防病毒技术、备份和恢复技术等。鉴别技术是指只有经过网络系统授权和登记的合法用户才能进入网络。审计监控是指随时监视用户在网络中的活动,记录用户对敏感的数据资源的访问,以便随时调查和分析是否遭到黑客的攻击。这些都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3.2 构建多级网络安全管理多级安全作为一项计算机安全技术,在军事和商业上有广泛的需求。科技论文。“多级”包括数据、进程和人员的安全等级和分类,在用户访问数据时依据这些等级和分类进行不同的处理。人员和信息的安全标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用“密级”表示数据分类具有等级性,例如绝密、秘密、机密和无密级;另一部分是用“类别”表示信息类别的不同,“类别”并不需要等级关系。
(1) 可信终端
可信终端是指经过系统软硬件认证通过、被系统允许接入到系统的终端设备。网络安全架构中的终端具有一个最高安全等级和一个当前安全等级,最高安全等级表示可以使用该终端的用户的最高安全等级,当前安全等级表示当前使用该终端用户的安全等级。
(2) 多级安全服务器
多级安全服务器上需要部署具有强制访问控制能力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能够为不同安全等级的用户提供访问控制功能。该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可信性,一般而言要具备TCSEC标准下B1以上的评级。
(3) 单安全等级服务器和访问控制网关
单安全等级服务器本身并不能为多个安全等级的用户提供访问,但结合访问控制网关就可以为多安全等级用户提供访问服务。对于本网的用户,访问控制网关旁路许可访问,而对于外网的用户则必须经过访问控制网关的裁决。访问控制网关的作用主要是识别用户安全等级,控制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流。科技论文。如果用户的安全等级高于单级服务器安全等级,则只允许信息从服务器流向用户;如果用户的安全等级等于服务器安全等级,则允许用户和服务器间信息的双向流动;如果用户的安全等级低于服务器安全等级,则只允许信息从用户流向服务器。
(4) VPN网关
VPN网关主要用来保护跨网传输数据的保密安全,用来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VPN网关还被用来扩展网络。应用外接硬件加密设备连接网络的方式,如果有n个网络相互连接,那么就必须使用n×(n-1)个硬件加密设备,而每增加一个网络,就需要增加2n个设备,这对于网络的扩展很不利。引入VPN网关后,n个网络只需要n个VPN网关,每增加一个网络,也只需要增加一个VPN网关。
4 结语在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可能孤立于网络之外,因此对于网络中的信息的安全防范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现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网络由于信息传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信息安全性日益凸显,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点对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展开了分析讨论,相信通过不断发展的网络硬件安全技术和软件加密技术,再加上政府对信息安全的重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胡道元,闵京华.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国言.WEB方式下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20(9):92-94.
[3] 李木金,王光兴.一种被用于网络管理的性能分析模型和实现[J].软件学报,2000,22(12): 251-255.
网络安全面临着攻击渠道多、潜伏周期长、防御规则配置复杂等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J2EE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该系统采用原型化方法导出了系统逻辑业务功能,采用J2EE框架实现了一种界面式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提高了网络安全管理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保护网络安全性能.
关键词:
网络安全;J2EE;JavaBean;主动防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金融银行、机械生产等提供通信传输服务.在为人们提供工作、生活和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1].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黑客、木马和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威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这些攻击能力更强,隐藏时间长、破坏范围广.为了保证网络安全运行,需要构建主动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动态配置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基于J2EE技术、J2EE、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和Java程序设计技术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提高了网络安全管理策略配置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保证信息化运营环境的安全性.
1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现状
2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功能分析
3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设计
3.1系统服务器设计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部署与运行过程中,其采用B/S体系架构,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因此,结合系统采用的架构,本文对系统服务器进行了设计,以便能够更好地部署相关的网络软硬件环境[5].网络拓扑结构部署的内容主要包括动态内容和静态内容两种模式,系统软硬件平台部署策略也分为两种,分别是静态系统部署和动态系统部署,如图2所示.
3.2系统架构设计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采用B/S架构.该架构包括三个层次:分布式表示层、业务功能处理层和数据功能处理层.其适应现代互联网的发展需求,用户仅仅需要在浏览器上安装一些插件或使用简单的浏览器就可以登录管理系统,并且向管理系统发出各种通信管理实时数据监控逻辑业务请求,以便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完成互联网安全监控需求[6].(1)表示层:在基于B/S系统架构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中,表示层位于第一层,能够与用户进行直接接触,可以把用户的逻辑业务请求输入到系统中.表示层将用户的业务请求发送到业务功能处理层,之后再把业务功能处理层和数据功能处理层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将信息显示在用户终端上,呈现予用户进行浏览.表示层是处于用户端,使用方能利用IE浏览页面来发送请求,而且能够接受到处理的结果.(2)业务功能处理层:业务功能处理层位于Web服务器上,主要功能是接收表示层所传送来的应用请求进行处理.并在业务逻辑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实时的检测到用户的逻辑业务请求,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逻辑业务处理功能,实现系统的数据处理.比如可以解析出来系统相关的SQL处理语言,并且对系统的程序进行操作,反馈给表示层,并把请求处理的结果返回到客户端表示层.(3)数据功能处理层:数据库功能处理层位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在B/S架构里,数据功能处理层主要是对逻辑层传送来的应用数据请求进行处理.数据库的操作引擎实现了此层数据处理的过程,具备庞大的数据操作的性能,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并且把数据操作的结果返回于系统逻辑层,进而返回给客户端的表示层,把操作的结果提供给用户浏览.
4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实现
4.1J2EE框架实现本文采用B/S体系架构,使用Java程序设计技术,开发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安全防御系统.J2EE框架实现如图3所示.J2EE框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客户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持久层.每一层采用关键类实现[7].数据库持久层主要包括四个关键类:UserDAO、BaseDAO、DraftDao和DepartmentDao等内容.BaseDAO主要是DAO接口的设计工作,DAO接口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保存实体、删除实体、更新实体等关键内容,介入相关的用户ID查询功能,查询相关的所有的数据内容,并且实现数据显示的分页管理等操作.逻辑业务处理层由Spring和Struts框架进行实现.利用Struts控制系统的主要逻辑业务功能,使用Spring框架中固有的控制反转功能使代码最大化,并且保证接口的有效性.最为代表的就是Department类的功能实现,其采用Struts.xml进行具体的拦截配置.客户端表现层的功能就是展现给用户相关的界面.用户在一个系统中输入相关的逻辑业务请求,数据相关的数据,并且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操作界面,具体的数据库表现层主要由多个界面共同组成,用户登录界面执行交互式操作,在程序运行实现过程中,表现层的功能由JSP功能的form表单进行实现.
4.2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功能实现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主要包括六个功能,核心功能为黑白名单管理、应用封堵管理、策略分配管理等功能.黑白名单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在网络安全策略管理中添加目标IP用户、Mac用户或账号用户,使其可以无条件允许、禁止访问网络等活动,黑白名单功能运行截图如图4所示.应用封堵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网络安全应用封堵条件,运行截图如图5所示.策略分配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网络中增加的相关策略进行分配,并且在网络策略分配和使用之前均是无效的,策略分配管理运行截图如图6所示.
5结束语
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采用三层B/S体系架构、J2EE框架实现,开发一个界面式的主动防御策略配置界面,提高了网络安全管理策略设置便捷性,并且能够实时地查询网络攻击威胁状况,及时地调整主动防御策略,保证网络正常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妍,吕欣.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1):128-128.
[2]王峰.校园网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分析与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5(6):87-87.
[3]劳晓杰.网格环境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3):115-116.
[4]石旭.浅析网络监控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0):144-145.
[5]王喜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其安全技术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215-216.
[6]陶平.网络安全监控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5):82-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