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高考补习学校201X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廖普春 审题:阳在伟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两条大河水系分布简图。回答1~2题。
1.关于乙河流域地理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主要为盆地地形 B.主要为平原地形 C.煤炭资源丰富 D.天然气储量丰富 2.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冬季
B.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C.甲乙河都有结冰期 D.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大 读右图,回答3~4题。
3.若图中COD线为赤道,AOB线为120°E经线,且此时AOB上各点均为日出时刻,则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0°W,23°26′N B.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3′E)正处在极昼期内 C.O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此时世界时为子夜零点
4.若图中大圆为赤道,A点位于D点正东,则 A.当A点时刻为零点时,全球各地日期相同
B.从C点到O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逐渐递减
C.当太阳直射点开始从B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D.当晨昏线与AOB重合时,黄赤交角为0° 洛阳(112°E,35°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图回答5~7题。
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5° C.66°34′ D.55°
6.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7.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 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
下图中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8~9题。
8.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与此现象有关的热力作用主要是
A.① B.② C.④ D.⑤
9.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少。与此现象有关的热力作用主要是
A.① B.② C.④ D.⑤ 读“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完成10~11题。
10.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海域水温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
B.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 D.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
12.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a减小时,风速b、c增大
B.当a、b、c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C.当风速增大时,a、b、c同时增大
D.当a与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3.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有 A.气压:④<③<①<② B.气压:②<①<③<④ C.气温:①<②<③<④ D.气温:②<①<③<④ 15.此季节
A.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B.我国南方地区多低温少雨天气 C.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D.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16.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外流河众多,水循环活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我国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非地带性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②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 18.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A.反气旋 B.伏旱 C.台风 D.梅雨 20.图中城市分别是
A.P为杭州 B.P为上海 C.Q为武汉 D.O为重庆
气象台2008年9月23日6时发布台风橙色警报: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昨晚11点前后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今天早晨5点强台风中心位于广东省电白县东偏南方大约760千米的南海东北部海面。据此回答21~22题。
21.9月23日5时广东省电白县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2.下列与台风造成的灾害无关的是
A.风暴潮 B.狂风 C.暴雨 D.暴风雪
下面两幅图中,左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分别位于大洋的东、西两侧。右图为海水表层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示海域位于( )
A.南印度洋 B.南太平洋 C.北太平洋 D.北印度洋 24.图中( )
A.甲处水温低于乙处 B.乙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C.甲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D.乙处洋流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直接的意义 据报道,2009年形成了新的一轮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现象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图中甲点为“4℃”,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甲地海面水温为4℃ B.甲地海面水温比同纬度地区高4℃ C.甲地海面水温比海底高4℃ D.甲地海面比常年平均水温偏高4℃ 26.据图判断,“≥5℃”的海区在赤道上延伸约
A.3500千米 B.4500千米 C.5000千米 D.5500千米 27.下列关于赤道附近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降水增加,气候更加湿润 ②B地气候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 ③A地上升气流较正常年份减弱 ④B地下沉气流较正常年份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一艘海轮,从伦敦出发,按最短路线航行至新加坡港。当开普敦正值炎热干旱时,海轮航行情况是
A.先顺航,再逆航 B.先逆航,再顺航C.顺航→逆航→顺航 D.逆航→顺航→逆航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图,完成29~30题。
姓名 班级 考号
29.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选择题答题处: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二、综合题(共40分)
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每小题2分)
材料1:201X年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
材料2: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1)乘船游览尼湖,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3)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图中||),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 。
(4)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 (5)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_____ __ 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MOX和∠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写出M点的经度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该日P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3)右面图示, 符合N地的该日物体影子情况的是 。
(4)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沿岸阴雨霏霏
B.巴西草原上的动物向南迁移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一年最大 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3、读图所示两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12分) A B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说出甲、乙所
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6分) (2).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
4、2008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11分)
考察期间获得的资料 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而今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至-3℃;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奥氧洞,预测未来15~20年奥氧洞还将扩大。
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 ②
(2).考察队乘飞机到达奥斯陆的当地时间为2月28日20时20分,此刻北京时间是2月
29日3时20分。则奥斯陆当地时间应是 (经度)的地方时。
(3).3月2日考察队到达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该市每年约有2个月的极夜与2个月的极
昼。在考察的半个月中,特罗姆瑟市的昼夜情况是 (单项选择) A.处于极夜时期 B.处于极昼时期 C.白天逐渐变长 D.黑夜逐渐变长 (4).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位于特罗姆瑟市的 方
向。这里寒风凛冽,风向大多为 。
(5).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 的伤害。臭氧
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
(6).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多项选择)(2分)
A.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 B.海水变的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
C.有毒的污染物通过事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D.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
(7).根据资料,概括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
道县高考补习学校201X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6 A 2 D 17 B 3 C 18 B 4 C 19 D 5 B 20 A 6 C 21 A 7 A 22 D 8 C 23 C 9 A 24 C 10 C 25 D 11 C 26 B 12 B 27 B 13 D 28 D 14 B 29 A 15 D 30 B 1、答案:(1)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2)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媚河上游b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疏,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较平缓,漂流时速度较慢。
(3)② (4)大于4.8 ℃、小于5.4 ℃。 (5)山顶观日出 该地区的山顶最高不足1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其他解释合理亦可)
解析:第(1)题,根据OY为本初子午线知OX为180°经线,故M点的经度为172.5°E;根据图乙判断Q点(70°N)正处于极昼状态,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M、N分别在晨、昏线上,故OP(经度为90°E)为夜半球的平分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W;P点在30°N上,30°N的夜弧度数为180°-15°=165°,故昼长为(180°+15°)÷15=13(小时)。第(2)题,Q地的太阳在H处说明Q点地方时为12时,根据时差计算知北京时间为14时。第(3)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出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日影朝向东南,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并且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故选④。第(4)题,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第(5)题,根据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及Q此时也在晨昏线上可画出晨昏线及夜的范围。
2、答案:(1)172.5°E (20°N,90°W) 13 (2)14时 (3)④ (4)D (5)见下图
3、(1).甲: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位于亚热带亚欧东岸,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夏秋季多雨(1分) 乙:热带沙漠气候(1分)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干旱少雨(1分) (2).棉花(长绒棉)(1分)
土壤肥沃,便利的灌溉条件,热带沙漠气候,光热条件好,适宜棉花生长(2分)
0
4、(10分)(1).挪威(1分) 俄罗斯(1分) (2).15E(1分) (3).C(1分) (4).西北(1分) 东北 或 东(1分) (5).紫外线(1分) 平流(1分) (6).AC(1分) (7).气温升高、海冰减少(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