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0课-教师用卷

第10课-教师用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0课

副标题

题号 得分 一 二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

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答案】D

【解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令楚军过漳河,背水扎营。并下令将士带三天的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粮。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秦末农民战争的有关知识的把握能力。

2.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

原因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秦朝的暴政 C. 修建阿房宫 D. 项羽、刘邦起义 【答案】B

【解析】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严酷,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朝灭亡原因.

知道秦的暴政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3.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焚书坑儒 ⑥修建都江堰.

A. ②③⑤⑥ 【答案】B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⑥ D. ②④⑤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式,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同时统一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秦始皇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科举制是隋唐才开始有;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不属于秦始皇的功绩。修建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修建的。排除④⑤⑥,所以ACD不正确,故选B。

4.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 )

第1页,共6页

A. 陈 【答案】B

B. 大泽乡 C. 巨鹿 D. 荥阳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陈胜、吴广”,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大泽乡发动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秦末农民战争的知识点,应把握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 本题考查的是对秦末农民战争历史知识的把握。

5. 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 )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答案】C

D. 刘邦

【解析】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故选C.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放光芒.

6.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故选:B。 本题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7.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 )

A. 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 B. 秦朝法律残暴 C. 当时市场竞争激烈 D. 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其原因是秦国主张以法之国,商殃变法后,实行连坐、腰斩酷刑,例如犯一点小错误,不是砍手就是砍腿.说明了秦朝法律的残暴.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朝暴政.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秦朝暴政表现在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这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8.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第2页,共6页

【答案】B

【解析】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永放光芒。

9. 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主要原因有

①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 ②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⑤土地集中严重

A. ①②③⑤ 【答案】D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的暴政的相关知识点。秦始皇时期广建宫殿,大修陵墓,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网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秦朝的赋税很繁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那时的酷刑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二世继位后,更加残暴。秦朝的土地集中并不严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引用的

历史典故与下列秦末农民战争中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 刘邦项羽起义 B. 巨鹿之战 C. 陈胜吴广起义 D. 楚汉之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将相本无种和秦末农民战争”可知是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时陈胜曾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陈胜吴广起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史实.

11. 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刘邦 C. 项羽、勾践 D. 嬴政、勾践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出,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 故选C。

本题考查成语典故,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典故。 解答该题需要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典故。

12. 秦朝是被哪支农民军推翻的(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C.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答案】D

B. 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第3页,共6页

【解析】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是被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的. 故选D.

本题以秦朝被推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13.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

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 沉重的赋税 B. 繁重的徭役 C. 严刑酷法 D. 繁重的兵役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繁重的徭役. 故选B.

本题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1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 秦末和春秋时期 C. 秦末和战国时期 D. 秦末和汉初 【答案】B

“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战争和吴越争霸的史实。前两句诗,由“破釜沉舟”、

“楚”得到了秦末“楚霸王”项羽军队在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中打败进秦军主力;后两句诗中,由“卧薪尝胆”和“吴”等关键信息分析得到,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争霸的故事。故选B。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15. 秦末有一老农这样讲述他家的生活情况: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上述材料反映出秦末( )

①滥用民力,徭役沉重 ②刑法苛严 ③长年征战,兵役繁重 ④沉重的赋税。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我家有二子,全不在身边;老大忙修阿房宫,已经多年未相见;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只剩儿媳在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从未饱,一家难团圆;死活不敢言,只怕遭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秦朝百姓苦不见天”可知,秦朝的暴政具体表现在徭役、兵役、赋税繁重,刑法残酷.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故选B.

本题考查秦的暴政的知识.

本题考查秦朝的暴政,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秦朝的暴政表现在徭役、兵役、赋税繁重,刑法残酷.

第4页,共6页

16.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④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赋税沉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被秦朝镇压而失败,没有推翻秦朝统治,秦末农民战争后期,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决战之际,攻入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故选B.

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知识.

17.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 消灭了大批地主阶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秦朝后的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隋朝后的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18. 下列成语中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四面楚歌 B.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约法三章 D. 破釜沉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楚汉战争的相关史实。据《史记》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从而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故选C。

19. 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陈胜吴广起义 ②牧野之战 ③葵丘会盟 ④商鞅变法

A. ①②③④ 【答案】D

B. ①②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③④①

【解析】本题考查牧野之战、葵丘会盟、商鞅变法和陈胜吴广起义的相关知识。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在牧野与商军决战,商军倒戈,商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

第5页,共6页

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经过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的暴政,最终引发了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反秦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者。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③④①,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 材料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中“秦王”指的是谁?“秦王扫六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口号是哪次起义喊出的?

(3)材料二中的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起义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1)根据所学可知,此诗为李白颂扬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史实,“秦王扫六合”就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2)根据所学可知,这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的口号。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背后隐藏着最根本的原因,即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虽然他们的起义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故答案为:

(1)嬴政;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2)陈胜吴广起义。

(3)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解析】(1)本题考查秦的统一。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完成统一。

(2)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陈胜吴广起义时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本题考查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意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掌握秦朝的统一和灭亡的原因,理解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