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生字词。
2.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突破方法:在文中批画、填写表格,读懂句子体会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突破方法:结合图片资料读课文。
【教法学法】
教法:设计表格,引导学生自学,深入探究。 学法:默读、批注、填表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建筑名片、各地民居的图片、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有没有同学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漂亮的房子呢?(有)能不能说说你心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小房子,每个民族也有专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居。看看这些图片,你能猜出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吗?(播放课件:北京四合院、皖南民居、凤凰吊脚楼、蒙古包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齐读。
闽西南 粤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
2、自由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在书上标记下来。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客家民居,按照表格要求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答案完成建筑名片。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查找后各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材料
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结构 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文化特征 家;平等互助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民居特点
由小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特点,其他组补充。 2、思考课文“客家民居”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第一段,板书“世界民居奇葩”) 3、“奇葩”是什么意思?“奇”在何处?(用料奇特、造型奇特、非常坚固)
4、课文用了哪些方法说明客家民居的这些“奇”呢?有什么好处?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5、客家民居展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五、我是小导游。
1、快速默读课文《傣家竹楼》,观看视频。
2、根据建筑名片,自学“傣家竹楼”特点,完成表格,画一画竹楼示意图。
傣家竹楼
位置 竹林中 作用 防酷热和湿气 主要是竹子,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材料 排或木片覆盖,现在改用瓦顶。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结构 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文化特征
3、请1、2位同学介绍傣家竹楼。
六、作业设计
1、找一处你感兴趣的特色民居,用今天所学方法来写一写这出民居。
七、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