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通货膨胀的新思考

关于通货膨胀的新思考

来源:爱go旅游网
金融观察 关于通货膨胀的新思考 陈学聪 摘要: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但通货膨胀的定义却一直处于一个混乱模糊的状态中,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重 新定义通货膨胀 关键词:通货膨胀生产消费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但通货膨胀的定义却 一直处于一个混乱模糊的状态中,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重新 定义通货膨胀。 若将通胀定义为价格水平的上升,那一切使价格上涨的因素 都可以视为原因。但这只是表象,通胀绝不仅仅是价格水平的上 升,价格本来就是波动变化的,总能找到普遍上涨的时候。要弄 清什么是通胀就必须从通胀的危害入手,看大家为什么害怕通胀, 为何要控制它。 首先要建立两部门模型,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主体A和B,A 生产猪、B生产粮食,相互交换的比例是1:1,即一个单位的猪 换一个单位的粮食,我们称这种一个单位能够交换的另一个单位 的数量为交换力。时间的单位是一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交 换一次,生产的产品无法保留到下一个生产周期。 一开始的时候A生产1O个单位的猪,B生产l0个单位的粮食, 全部用于相互交换。 假设信息是完全流通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A生产l5个单 位的猪而B仍然生产1O个单位的粮食,则B由于供求原理,B每 个单位能获得的猪上涨了,而A每个单位的猪获得的粮食下降了, 总体上A生产了更多的猪,但是却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而且由于 无法保存到下一个生产周期,A必须将猪全部用来交换。长久下去, A必然不会再提高生产水平,因为他的劳动无法保存下来,而B也 不会提高生产水平,因为B生产的越多单位粮食换回的猪越少。 劳动也好、实物也好,总会面临储藏的问题,如何战胜时间, 使人们的劳动成果得以保存?如何区分勤劳的人、馈隋的人,以 使社会向前发展? 我们引入第三个部门,部门C,部门C生产贝壳,在整个模型 中只有贝壳能够保留到下一个生产周期。贝壳和任意产品的兑换 比率仍然是1:1,其他假设同上。 交换会如何进行呢?A可以生产15个单位的猪然后将5个单 位的猪换成贝壳,这样猪的交换力不变,A却获得了5个贝壳的财 富。假设C的生产能力是无限的,则A、B都会把生产能力开到最 大,若C生产的贝壳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C只生产5个贝壳, 而A、B分别生产15个单位产品,那么一个单位贝壳就能换2个 单位的猪,A也只好承受损失,这时贝壳的产量就会决定AB的产 量。 若由于贝壳比猪和粮食更好分割和携带,有了贝壳就可以实 现0.5头猪的交换。因此到最后AB就只会去交换贝壳,不会再相 互交换,贝壳成为了唯一的交换物,猪和粮食实际上就失去了交 换力,它们只能去交换贝壳,再去换其他物品,每一次交换都需 要判断。这时贝壳的产量就将影响经济体的产量和人们手中财富 的交换力。 实际上如果放宽假设,信息不是完全流通的,那么交换主体 对每一次交换的判断都基于自身信息量的多少,都带有主观判断, 猪、粮食、贝壳的交换力也就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则完全无法 预期。 当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就会将其换成其他的资产,利率下 降,企业扩张,实际购买力虽然也下降了,但是由于传导机制的 缓慢或者说某种价格粘性,企业就可以以低成本扩张,这实际上 就是一种套利,或称通胀套利。 让我们重新定义通胀,通胀是交换力变化的一种变现形式, 是由交换主体之间对所交换物品的价值判断的差异所形成的一种 交换必然产生的现象。就像是拍卖中的一块玉的价格对各个人是 不同的,这种价值的相对性伴随着交换而产生。 在货币时代,由于货币是唯一的交换中介,故通胀表现为货 币购买力的下降(贬值)。这种变化可以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来 自货币供给,一方面来自可交换对象的变化或称货币需求,从宏 观来讲我们有单一的货币供给方,而需求方则多种多样;从微观 来讲,每个货币持有者对所持货币的判断不一而足,对交换对象 的判断也因人而异,由于传导的滞后,存在通胀套利的机会。 持续的GDP扩张,即是有新的劳动不断转化为财富存储起来, 要兑换更多的货币来存储财富。比如说一个工人一天的劳动不通 过货币就无法存储下来,他将面临必须通过实物兑换的风险,货 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将这种风险提前清偿给工人而将交换的风险 转移给了企业主。随着人们每时每刻对财富(货币)的追求,货 币供给必将上涨,供给应该增加,不然货币就要升值,大量货币 的增加会使购买力下降,租金必然下降,但由于市场传导缓慢, 也就产生了通胀套利的机会,必然扩张。更加便宜的货币供应, 刺激经济。但是当人们意识到货币在贬值,就会采取行动,最终 货币逐渐失去存储财富的功能,人们便放弃使用货币,使用其他 保值品,比如香烟。 这就是通胀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所谓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 型通胀,只是抓住了交换力改变的一个片段或称是某些经常出现 的原因,这些原因影响了交换双方对物品相对价值的判断,其和 货币数量轮并不矛盾,因为任何一次交换中都有货币,其必然受 到对手方对货币价值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供给。 那么如何应对大萧条?生产的更多,消费的更多,财富稳定。 即刺激生产、鼓励消费、存在财富储藏工具且价值稳定。 对GDP来讲,企业主的单纯套利并不会改变生产结构和经济 中存在的问题,货币产生的通胀套利结束,企业就没有动力生产, 同时过多的货币使存储效果下降,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甚至瓦 解货币本身。货币刺激生产是暂时的,为了矫正微观主体的错误 行为,宏观主体必须做出行动,直接投资在一些能拉动就业消费 的行业,使生产扩张,用货币存储财富,然后鼓励消费使经济走 上正轨。 通过如上分析,本文大胆猜想:应用上,货币的供给要调节, 通胀要控制,人们永远会寻求更好的保值增值手段,这种手段会 冲击货币的需求,这种手段就是资产,能将劳动贮藏下来的东西, 因此资产价格的上涨将导致货币需求的下降,相当于货币供给上 升,产生通胀,此时应减少货币的投放。因此将资产纳入cPI的 范围去考虑是合理的,而控制资产价格也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一 个重要部分。 作者简介: 陈学聪1986年l1月出生,汉,男,研究生,货币银行学,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市40071 5)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