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伟大的悲剧》教案与反思

2021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伟大的悲剧》教案与反思

来源:爱go旅游网
22 伟大的悲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江南学校 李友峰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怀辰学校 陈海峰组长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圣哲学校 蔡雨欣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怀辰学校 陈海峰组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翰皓学校 陈阵语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索未

知的科学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学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心,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位大师》等。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梳理脉络情节。

明确: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2.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失望之悲、死亡之悲等。 3.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

明确:请学生自主归纳出“伟大”的含义: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4.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目标导学三:分析细节,品析人物

1.斯科特一行返程之行面临着哪些难?

明确: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天气恶劣、燃料太少… 2.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请将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

学生可能找到的几处:

(1)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明确: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为他人做证”。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

(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明确:在离亡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3)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明确: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奥茨顾全大局,具有强烈集体主义精神。

(4)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面去走一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伸出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畏的心情感觉到: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明确:没有人去和他握别,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因素而会阻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家都清楚奥茨独自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奥茨的存在无疑会累队伍。这体现出斯科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全大局的意识,以及奥茨对自荣誉的珍视。

(5)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确: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祖国、家人,他在临死之前饱含感情写下遗书,既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又体现了他对妻子深的爱。我们不难看出斯科特的坚毅勇敢、顽强不屈。

3.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埃文斯、鲍尔斯,虽着墨较少,却从侧面烘托了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

三、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到达南极——失望沮丧 返程遇难——悲壮覆没

安葬悼念——心灵高尚勇敢探索 坚毅执着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联系全文,探究主旨 1.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明确: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更多想到的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引发人更长久的思考。

2.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认识自然,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目标导学二:品味语言,揣摩语意 同学们默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同意这种说法

吗?)

明确: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之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明确: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明确:“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过往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目标导学三:分析情感,拓展延伸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最后这一段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一行崇高的赞誉。斯科特一行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

这一段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到点题的作用。这是作者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这些科考队员的赞美。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时,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或者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挥,合理想象,教师给予评价。 三、板书设计

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 (充满希望) (沮丧) (悲壮)

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可取之处 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有些问题不足之处 挖掘不深,结论下得过早。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素材积累】

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