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2014.12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 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S—32
Fe—56 Cu—64 Pb—207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可以正确描述碳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是
6A.碳-12原子:12C
B.原子结构示意图:
C.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图像:
D.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2.下列物质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CH3OH B.SO2 C.HCHO D.I2
3.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如图。下列关于水的 说法正确的是
A.H2O和D2O是同位素 B.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C.水分子之间不只存在范德华力 D.图中球棍模型也可表示CO2的结构
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草酸可用于提炼稀有金属 B.苯酚可用于制造酚醛树脂
C.浓硫酸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Cl(g) D.氯化铵溶液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油污 5.化学实验中需要现用现配的试剂,其失效原因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硫化钠溶液 B.氯水 C.硫酸亚铁溶液 D.氢氧化铜悬浊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有关两者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B.甲烷与四氯化碳分子内的键角均为600
C.甲烷沸点低于四氯化碳,因为C—H键键长比C—Cl键短 D.甲烷分子比四氯化碳稳定,因为C—H键键能比C—Cl键大
7.化学反应中,有时“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下列反应中不存在况的是
A.铁片与过量浓硝酸(常温) B.铜粉与过量浓硝酸(常温) C.浓盐酸与过量MnO2(共热) D.浓硫酸与过量铜片(共热)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 Fe2+、Ca2+、I-、Br-
B.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Na+、K+、ClO-、AlO2- C.0.1mol/L 的KNO3溶液:H+、Fe2+、Cl-、SO42-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Ba2+、Fe3+、C6H5O-、HCO3- 9.已知:S(s)+O2(g)→SO2(g)+297.23kJ ………………①
2SO2(g)+O2(g)
2SO3(g) +196.64kJ……②
假设反应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则
A.1mol S(s)完全反应,并转化为SO3(g)时,放出395.55 kJ热量 B.1个SO2和1个O2分子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1个SO3分子 C.1 L SO2(g)完全反应生成1L SO3(g),放出98.32 kJ热量 D.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少反应②放出的热量 10.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事实是 A.压缩盛有I2和H2混合气体的针筒,气体颜色变深 C.pH均为4的盐酸和NH4Cl(aq)中水的电离度后者大 B.打开汽水瓶盖,即有大量气泡逸出 D.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11.除杂和配制试剂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对实验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A.用蒸发结晶法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
B.用加入NaOH(aq)并蒸馏的方法除去乙醛中少量的乙酸
C.准确称取14.800g Ca(OH)2,配制100mL 2.0 mol/L的Ca(OH)2溶液
D.在2mL10%的CuSO4(aq)中滴入3滴 2%的NaOH(aq),配制检验醛基的试剂 12.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能达到该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此类情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C.用装置乙吸收制取氯气的尾气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 MnCl2·4H2O 13.取一定量FeO和Fe2O3的混合物,在H2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称得剩余固体比 原混合物质量减轻1.200g。若将同量的该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完全,至少需1mol/L盐酸 的体积为
A.37.5mL B.75mL C.150mL D.300mL 14.在一定量的Na2S(aq)中,慢慢通入一定量Cl2,图示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15.与事实吻合的离子方程式是 A.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的去污力:
CO32-+2H2O
H2CO3+2OH-_ Q(Q>0)
B.向Ca(HCO3)2(aq)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Ca2++OH-+HCO3-→CaCO3↓+H2O
C.Fe3O4溶于稀HNO3:Fe3O4+8H+→Fe2++2Fe3+4H2O
+
D.稀硝酸可洗去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 Ag++NO2↑+H2O
16.芳炔类大环化合物是新兴的一种富碳共轭大环状分子。苯乙炔( )可用 于合成一系列芳炔类大环化合物,其结构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属于苯乙炔的同系物 B.第一种物质的分子式为C18H12 C.它们可通过苯乙炔的加成反应获得 D.该系列化合物的含碳量均相同
17.关于合成氨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讨论,一定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越大,则H2转化率越大 B.平衡常数越小,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常数增大,则正反应速率增大 D.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常数减小,则H2转化率减小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短周期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18。依此推断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W、X、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W、Z的单核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D.W的氧化物能溶解在氨水中
19.如图:甲为直流电源,乙为用含有酚酞的饱和食盐水浸透 的滤纸,丙为电镀槽。断开K后,发现乙上c点附近显红色; 闭合K,可实现铁上镀锌,电路中通过0.002NA个电子。以 下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 B.d上发生还原反应 C.e为锌板 D.f的质量增加0.056 g
20.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NaHC2O4溶液显酸性。现测得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2O42-、 HC2O4-、OH-、Na+、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溶质只能是Na2C2O4或NaHC2O4或两者的混合物 B.该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C.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 c(HC2O4)
D.溶液中一定存在c(H) - c(OH) > c(HC2O4) - c(Na)
21.为了保护环境,工业上常用氨气除去废气中氮氧化物(NOx):NOx+NH3→N2+H2O(l)。 已知某厂每升废气中含NOx 0.0672L(只含NO和NO2),向100.000L废气中通入10.000L 氨气可使NOx完全转化,测得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03.952L(气体体积均折算到标准状 况)。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1.5mol N2,被氧化的气体有3mol B.处理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1.339NA C.NOx 中的 x 值为1.2 D.除去废气中的NOx,至少需氨0.24mol
++
X Y W Z -
-
- +
22.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Mg2+、Al3+和K+。取100mL该溶液进行实 验,过程记录如下。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溶液
试样 过量Ba(OH)2(aq) ∆ 通过量CO2 过量NaOH(aq) 溶液 0.01mol沉淀
0.01mol沉淀
A.一定有Cl- B.一定有CO32- C.一定没有K+ D.一定没有Mg2+
四、(本题共12分)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一氧化碳变换”是合成氨原料气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反应方程式为:CO(g) + H2O(g)
完成下列填空:
23.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ν(CO)消耗 = ν(H2O)生成 b.c(CO2) = c(CO)
c.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4.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1 2 3 温度/℃ 650 900 650 起始量/mol CO 4 2 2 H2O 2 1 1 平衡量/mol CO2 1.6 0.4 A CO 2.4 1.6 B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5 3 t CO2(g) + H2(g)
① 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 A = 。
③ 平衡常数:K(900℃) K(650℃) (填“>”、“<”或“=”=)。 25.温度是一氧化碳变换中最重要的工艺条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温度控制在40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
。 26.C、H、O、N元素中,核外电子占据5个不同轨道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
。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填“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7.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事实是 (选填编号)。 a.酸性:H2CO3强于H2SiO3 b.高温下SiO2与C生成Si和CO c.键的极性:C-H > Si-H d.熔点:金刚石 > 单晶硅
五、(本题共12分)
铜是生命必需的元素,也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
28.现代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2,也可表示为Cu2S•Fe2S3)的方法获得铜。火
800CCu2S+3SO2+2FeO 反应中 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2CuFeS2+4O2o被还原的元素有 ,每转移0.6mol电子,有 mol硫被氧化。 产物中的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选填编号)。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CaCl2
29.Cu2O投入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中,若所得气体产物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某同学通过电化学原理实现了如下转化:Cu+2H+→Cu2++H2↑,则H2在 极 获得(填写电极名称)。
31.向氯化铜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粉末会产生新的沉淀,写出该沉淀的化学式 。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 32.将SO2气体通入CuCl2溶液中,生成CuCl沉淀的同时,还有产物 (填 写化学式)。
六、(本题共12分)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模拟工业制硝酸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已知: CaCl2+ nH2O→ CaCl2·nH2O; CaCl2+ 8NH3→[Ca(NH3)8]Cl2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33.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L。现用质量分数为0.35、密度为0.88g/cm3的氨水配制9.0mol/L
的氨水100mL,需要的定量仪器有 (选填编号)。
a.100mL容量瓶 b.10mL量筒 c.50mL量筒 d.电子天平 34.受热时,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5.实验开始先加热催化剂,当催化剂达红热时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移走酒精灯,可观察到的现 象有 。 稀硫酸稀硫酸II ;丙中盛放的药品36.干燥管甲的作用是 I 操作 操作IV溶解 操作铁屑操作III为 (选填下列编号),其目的是 。
酸化(pH=2),冷却.7H滤渣I2 c.碱石灰 d.无水FeSO a.浓H2SO4 b.无水CaCl 2O滤渣IICuSO4 4 通H2S至饱和37.丁中除了NO之外,还可能存在的气体有 (填写化学式)。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七、(本题共12分)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中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绿矾的制备
38.检验制得的绿矾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 。
39.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 ;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
40.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 、冷却结晶、 。
(二)绿矾中FeSO4·7H2O含量的测定
若用容量法测定绿矾中FeSO4·7H2O的含量。滴定反应是:
5Fe2+ + MnO4—+8H+5Fe3+ +Mn2++4H2O 。 实验方案如下:
① 称取15.041 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② 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 用0.0500mol/L KMnO4溶液(硫酸酸化)滴定至终点,记录初读数和末读数。 ④ 。 ⑤ 数据处理。
41.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④是 。 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有: ① 检验活塞是否漏水;
② ; ③ 向滴定管中加入KMnO4标准溶液到0刻度以上,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调节初读数。
(三)数据处理
某小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初读数(mL) 0.20 0.00 1.60 末读数(mL) 21.40 21.00 26.60 42.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用小数表示,保留三位小数)。
八、(本题共10分)
许多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N元素。
43.无色油状液体苯胺( )是最简单的芳香胺,暴露于空气中变为棕色,该变化最有可能与苯胺具有 相关(选填编号)。苯胺可以由苯经过两步反应生成,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反应的类型为 。 a. 酸性 b. 碱性 c. 还原性 d. 氧化性
44.尼龙可以由1,6-己二酸与H2NRN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5.分子式为C3H9N的有机物有 种可能的结构。
46.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右图。 写出该有机物在酸催化下水解产物的结构简式 。
HH2C CH2C NCOCOCH2CH2
九、(本题共12分)
已知:
(X为卤原子,M为烃基或含酯基的取代基等)
由有机物A合成G(香豆素)的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47.写出反应C+D→E的反应类型 。
48.A中官能团名称为 ;写出反应条件:E→F 。 49.写出结构简式:B , D 。 50.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 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② 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 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④ 能与新制Cu(OH)2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
51.二氢香豆素( )常用作香豆素的替代品。鉴别二氢香豆素和它的一种同
分异构体( )需要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 。
52.已知: (R,R′为烃基)。试写出以苯和丙烯(CH2=CH—CH3)
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NaOH如下:H2C=CH2 CH3CH2Br 溶液 CH3CH2OH
△
HBr
十、(本题共14分)
自然界中,金属硫化物矿床常因发生表生氧化及次生富集作用,产生辉铜矿(Cu2S)与铜蓝(CuS)。 已知:Cu2S、CuS是两种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稀HNO3反应: ①3CuS+8H+8NO3→3Cu2+3SO42+8NO↑+4H2O
+
-
+
-
②3Cu2S+16H+10NO3→6Cu2+3SO42+10NO↑+8H2O
+
-
+
-
现将四份质量不同的某Cu2S和CuS混合物样品分别与100mL 5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样品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已折合成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样品质量(g) 气体体积(L) 甲 9.6 5.04 乙 12.8 6.72 丙 64.0 V 试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硝酸的挥发以及溶液体积变化):
53.用质量分数为0.63、密度为1.42g/cm3的浓硝酸配置100mL、5mol/L的稀硝酸,需浓硝酸的体积为 。(保留1位小数)
54.甲实验结束后,溶液中c(NO3) = 。
55.混合物样品中Cu2S、CuS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6.乙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7.计算丙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V)。(写出计算过程)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4.1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C 2 B 3 C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D 7 B 8 A 9 B 10 A 11 B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
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 BC 19 AC 20 BD
四、(本题共12分) 23、 a(2分)
24、 ① 0.16mol/(L.min)(1分) ② A=0.8(1分) ③ <(1分)
25、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此温度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该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1分×2)(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6、2s22p3(1分)、 2s22p4 (1分); 不一定是(1分) 27、a、c(1分x2) 五、(本题共12分)
28、CuFeS2中Fe元素、O2中O元素(1x2分) 0.1(1分) c(1分) 29、2Cu2O + 10HNO3 → 4Cu(NO3)2 + 1NO↑ +1NO2↑ + 5H2O(1分× 2) 30、阴 (1分)
31、Fe(OH)3 (1分) Fe3+会水解产生较多的H+:Fe3++ 3H2O
Fe(OH)3+3H+,加入CuO与H+
反应生成Cu2+和H2O,降低了H+浓度,使得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沉淀。(2分) 32、H2SO4 HCl(1分×2) 六、(本题共12分) 33、a、c (1分×2)
34、4NH3+5O2催化剂、4NO+6H2O(1分)
304 D 5 D 12 C 13 C 14 C 15 B 16 D 17 D 21 CD 22 A 35、乙中Cr2O3仍能保持红热状态;丁的烧瓶中气体由无色转化为红棕色;试管里的石蕊试液由紫
色变为红色。(1分×3)
36、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1分); b(1分); 吸收水及多余NH3(1分)。 37、N2、O2、NO2 (N2O4) (1分)
2NO2+ 2NaOH→NaNO2+ NaNO3+ H2O(1分); NO+ NO2+ 2NaOH→2NaNO2+ H2O(1分) 七、(本题共12分)
38、取少量绿矾晶体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看溶液是否呈红色(1分×2)。 39、除去溶液中的Sn2,并防止Fe2被氧化(1x2分); 防止Fe2生成沉淀(1分)
+
+
+
40、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1x2分)
41、重复操作②③1~2次或做平行实验1~2次(1分)。
② 用蒸馏水洗涤2~3次,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1分)。 42、0.975(3分) 八、(本题共10分)
43、c (1分) + HNO3 (浓) + H2O (2分) 还原反应(1分)
44、nHOOC-(CH2)4-COOH + nH2NRNH2 一定条件 -[OC-(CH2)4-COHNRNH-]n + 2nH2O
(2分)
45、4 (2分) 46、HOOC(CH2)2CH(NH2)(CH2)2COOH (2分) 九、(本题共12分) 47、 取代 (1分)
48、碳碳双键、醛基 (0.5分×2);
NaOH溶液/加热(1分)、 H+(硫酸或盐酸)(1分) 49、CH2=CHCHO (1分×2)
50、 、 (合理即可)(1分×2)
51、 稀硫酸、FeCl3溶液(或稀硫酸、溴水等)(0.5分×2) 52、
浓硫酸,加热
(合理即可)(1分×3) 十、(14分)
53、35.2mL (2分) 54、2.75mol/L (2分)
55、解:设12.8g的样品中CuS的物质的量为x ,Cu2S的物质的量为y 96x+160y=12.8 8x/3+10y/3=0.3 解得:x=y=0.05mol
+
8/3+0.05mol×16/3=0.4mol 根据方程式①、②可知消耗n(H)=0.05mol×
故剩余n(H+)=0.1mol,c(H+)=1mol/L (4分)
56、解:根据方程式①、②可知消耗n(H+)=0.05mol×8/3+0.05mol×16/3=0.4mol
++
故剩余n(H)=0.1mol,c(H)=1mol/L (2分)
57、解:首先判断64g样品中CuS、Cu2S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22.4L/mol=11.2L 若HNO3均与CuS反应:硝酸不足,则V(NO)=0.5mol×
22.4L/mol=7L 若HNO3均与Cu2S反应:硝酸不足,则V(NO)=0.5mol×
所以:丙中产生气体体积(V):7L< V < 11.2L (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