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熊永沾
课型:预习+展示
高石中学八(2)班
姓名: 第 组 第 号 学习流程
初读感知——导语设计——预习检查——文本分析——总结反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重点及难点
1、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流程:
1、积累文学常识,读顺课文,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3、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
4、深入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一、 预习方案: 知识链接: “铭”文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告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托物言志写法: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反向立意 :
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例如:《陋室铭》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就是想说好 ,却先说差,反过来说。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 (772-842)字梦得, 代著名诗人。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和《乌衣巷》中的名句 , 。 本文选自《全唐文》。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自主学习
(一):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方法:对照课下注释,参考资料与已学过和知识,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3、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之劳形..( )( )有龙则灵.( ) 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
有? 5、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脚是:ing。
6、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二):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请概括。这些是写“陋室”的“陋” (学法:学生先注意听别人读课文,然后标画之后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吗?为什么?
7、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
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 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
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是一种 的写法。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全文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2)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这些是实写,虚写的句子
是: 。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全诗:《醉中赠符载》 唐·窦
庠 白社会中尝共醉, 青云路上未相逢。 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无妨有卧龙。)课
文中与这句意思相近是: 。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二、 解析课文
(学法: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解析”部分先试做或思考,展示课时再将规律
性的知识和方法解析到位。)
10、本文写“陋室”为什么开篇要写“山”和“水”?最后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引用“孔子云”有何作用?
12、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联系全文可看出作者借“ ”赞扬“ ”(各填一个词语),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四、拓展训练
13、请举出古诗文中托物言志的诗句(2句)。
14、仿照课文开头两句反向立意的写法写几个句子。
作业布置:背诵默写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预习要求:提前背诵《爱莲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