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带给中国体育的忧与思
文/虞政
举世瞩目的2012年伦敦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渐入尾声,回顾这届奥运会,中国依然强势,虽不如北京奥运会般大包大揽,但在传统的优势项目上依然无人撼动。但是,在众多金灿灿的金牌背后只能证明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而非强国。
这种比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我们集体项目并无突破;二是我们还不具备一个体育强国的心态。下面我就这两方面与大家一一细说„„
集体项目在哭泣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下我们金牌的分布情况:跳水、举重、体操、乒乓、羽毛球等项目占据了大部分比例,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集体项目非但没有丝毫突破,反而成绩不断下滑。以三大球为例:中国男女足和男排连奥运资格都没有取得,男篮小组赛一场未胜,遭遇了92年以来的滑铁卢,而中国女排在普遍看好的情况下不敌日本,止步八强。可以说中国的集体项目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在我们的乒羽在欢呼雀跃时我仿佛听见了他们悲哀的哭泣声„„
然而在当今世界,三大球项目不仅是推及最广的运动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体育水平的标杆。因为这三个项目必须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普及才能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
以篮球为例,世界篮坛的霸主——美国他们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联赛——NBA,更在于他们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完善的篮球设施,这使得有无数的孩子从小就能有近距离的接触篮球的机会,同时这也为他们今后的选材提供更为广泛的基础,使得一批又一批有天赋的篮球运动员脱颖而出。而相比中国,培养人才的体系过于单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是阻碍篮球运动推广的绊脚石,同时我们的足球排球也同样面临这种境地。
由此看来,伦敦奥运的失利是暂时的,但对中国大球项目今后的发展的反思却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因为别人都在进步,而我们似乎却在退步。
当然,惨痛的失利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我们需要的是从体制开始改进,完善场地设施,让广大的群众能够参与进来。就像姚明在解说时说的: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体育,校园体育能够很好的发展,中国篮球才有希望,而足球和排球何尝不是呢?此外,加强与先进国家的交流,取长补短也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必经途径。
展望未来,希望集体项目在伦敦的哭泣能成为我们重新振作的起点,在4年后的巴西甚至是未来的大赛上能见到他们的笑容„„
强国心态,我们在努力
此次奥运,我们不可避免要谈的就是刘翔伤退110米栏。然而相较08北京奥运的伤退,我们少了许多谩骂、责备与质疑而多了很多的同情、关心与鼓励。我想这是一个体育强国必须具备的国民心态——正确看待运动员的失败与得失,这无关国家的金牌数,这是体现一个国家对于奥运对于体育的认知水平。也许竞技体育难以规避其功利性的特征,但对于体育我们必须有更多人性化、理性化的认识,这是体育运动在深层次的内涵。
因此,已经成为一个体育大国的我们向体育强国迈出的重要一步就是提高我们对于体育的认知水平。让体育回归本真,正确的看待得失,拥有一个“输得起”
的心态,为成功者也为失利者鼓掌吧!
3届奥运会乒乓男单亚军王皓,妈妈级射击名将陈影还有连续两届奥运羽毛球单打决赛输给林丹的大马一哥李宗伟,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他们虽未获冠军,但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鼓掌。还有更多的奥运会失利者,他们也是好样的。
所以,我们不但要拥有“输得起”的心态,还要为失利者鼓掌、致敬。因为体育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参与与拼搏,才会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才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一个极限被突破,同时也让我们为体育所吸引,积极地投入其中,强壮身体,造福全人类!
相信一届奥运会的记忆转瞬即逝,但它留给我们的深层思考却能给未来的中国体育的发展有些许启示。从北京到伦敦,我们看待体育的心态正在努力改进,从伦敦到巴西,我们还要努力!对于中国的大球项目,要想突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但只要扎实走好每一步,希望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