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下载)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下载)

来源:爱go旅游网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下载)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贮(chù)蓄 信手拈(niān)来 摄(niè)取 藏污纳垢(ɡòu) ....B.埋(mán)怨 前仆(pū)后继 羸(léi)弱 戛(jiá)然而止 ....C.龟(jūn)裂 接踵(zǒnɡ)而至 国殇(tānɡ) 热泪满眶(kuànɡ) ....D.喷(pèn)香 吹毛求疵(cī) 翌(lì)日 骇(hè)人听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强聒不舍 心无旁骛 B.神情恍忽 荡然无存 花团锦簇 棱角分明 C.铬尽职守 自之知明 恼羞成怒 重蹈覆辙 D.一抔黄土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既展现了当代中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B.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D.松山湖沿岸,百花齐放,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

B.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C.升入九年级,班级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D.为避免市民再从绿地中穿行,保护植物,城市园林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公共

1 / 9

的绿地上安装了栏杆。

5、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文学家的笔下,祖国的山水就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B.月光下,整个西湖静谧、安详,好像半睡半醒着。 C.老师的话好像一股暖流,溶解了他心中的冰疙瘩。 D.书是最好的老师,随时随地能解答我的疑惑。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花朵跟指甲一般大小,是我几年前从南京带回来的种子,老家人把它称为菊花脑。

②已经是小雪节气了,虽还不太冷,但绵延的小雨把这段日子弄得湿乎乎的,显得有点阴郁。

③这菊花脑是乡下人的宝,不仅嫩叶可以食用,夏天还可以用来烧水给孩子洗澡,洗后连痱子都不太长。

④好在自家的菊花脑开花了,一大片黄灿灿的,如同从天上扯下来的一块秋阳铺在了楼下。

⑤菊花脑属于菊科,与野菊花是近亲。

⑥在这满怀乡愁的时节,我的心里也因这弥漫清香的小花而生出丝丝暖意。 A.②④⑥①⑤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①③⑥②④ D.⑤③①④②⑥ 7、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昼夜。”(《论语》十二章)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 (6)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四季的不同景色,其中,描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是对上片写北国风光的总评;

2 / 9

“_______________”一句引起下片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注释:摴蒱(chū 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1.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共2处)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泰山之阳(_______) (2) 古谓之天门溪水(__________) ..(3) 遂至其巅(_______) (4)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3 / 9

(2)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4.(1)本文是一篇写景游记,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泰山南麓——中谷——(_________)——西谷——泰山巅——(_________)——天门(终点)。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金属与微波炉,八字不合?

吴昊然

①炒菜可以用铁锅,微波炉却根本不买金属炊具的账。难道金属与微波是死对头吗?

②金属对微波的作用基本有两种:反射和吸收。微波的本质和光一样,是电磁波的一种。家用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为2.45GHz,相应的波长大约是12.2cm.普通金属晶格间隙的尺寸约为几个埃,远远小于微波的波长,所以,当微波遇到金属的时候,几乎不能通过,而会被反射。另有一小部分微波在金属浅浅的表层内被吸收,这个表层深度约为1μm(10-6m)。就在这个薄层内,吸收了微波的金属会变得超级“兴奋”。金属原子的“好朋友”——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撞击金属晶格。动能转化为热能,金属就在这样的“友情碰撞”下被加热了。

③如果将体积并不大的金属(例如铝箔)放入微波炉加热,其内部升温的程度会令金属hold不住。镶有金边的盘子不适合用作微波炉加热器皿,就是因为微波炉的高温足以熔化盘子的金边。不过适当地利用这一现象倒可以加工某些食品。比如,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其包装内就有一层金属,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金属层快速升温可以让玉米粒在几分钟内就变成香脆可口的爆米花。

④反之,如果金属体积足够大的话,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受微波作用产生的热能会很快被分散,金属整体的升温并不明显。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落了一把金属勺在微波炉里,其实不用太担心,勺子外形圆滑,不会引起激烈的“打火”现象。如果这把勺子还泡在牛奶或者咖啡里就更不用怕了,热量会很快传给周围的液体。表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烤盘或烤架放到微波炉里,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操

4 / 9

作,都是安全的。

⑤那微波炉放入金属后“打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打火,其实是空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击穿产生电弧放电。在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电场强度是不足以击穿空气的。但如果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你在微波炉里落下的是一把金属叉,而非金属勺,微波炉运转时,叉子的尖端部位就会产生能够击穿空气的场强。如果自家的微波炉“打火”了,你可千万别觉得好玩,这会使磁控管受损,并有火灾隐患,一个可能是要钱,一个可能是要命。

⑥友情提醒一下各位好奇心重的同学:汞虽为液态,但也是金属,而且有毒。那些打算把水银温度计放到微波炉里去测量食品温度的同学,请先用体温计测测自己是否已经发烧。否则等妈妈质问“插着碎玻璃碴和混着汞蒸汽的蛋羹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们可别两手一摊,说这是火星版蛋羹的制作方法。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标题以拟人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B.第①②段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示了所有金属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这一原理。

C.第⑥段形象地警示读者不能把水银温度计放进微波炉里测温,紧扣中心话题,呼应上文。

D.本文语言幽默而生动,如“买账”“死对头”“要命”等词语增强了表达效果。

2.下列对微波炉里“打火”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波炉里放入金属后所引起的“打火”,其实是强电场击穿空气后产生电弧放电的现象。

B.如果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发生了“打火”现象,肯定是因为其中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

C.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实际上就成功利用了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

D.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后果很严重,轻则会使磁控管受损,重则导致火灾事故。

3.妈妈想将鲜奶倒在不锈钢碗里放进微波炉加热,但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危

5 / 9

险,请你结合文中的知识向她说明情况。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

6 / 9

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请谈一谈你对第④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3.请你根据自己对第⑤段的理解,为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印证本文“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

四、写作题(40分)

请以“感恩 ,助我远航”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7 / 9

参:

一 B A B D B A

(1)逝者知斯夫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山随平野尽 (4)曾益其所不能 (5)缥缈孤鸿影 (6)斫去桂婆娑 (7)佳木秀而繁阴 (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二

1.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 (1)山的南面 (2)谓:称 (3)巅:山顶 (4)稍:渐渐 3.(1)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4. (1)中岭,东谷。 (2)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喜悦之情。 三 1.B 2.C

3.示例:妈妈,把鲜奶装在不锈钢盘里加热不会有危险的。因为不锈钢盘体积足够大,又是热的良导体,受微波作用产生的热能会很快传递给鲜奶,既安全又能很快加热。

1.引用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引用歌德的话,并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的观点,进而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2.一个人需要正视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方向和目标,并具备坚定的信念,

8 / 9

热爱自己、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不随波逐流,才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 3.示例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2018年12月18日,党、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

示例二:干部的楷模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时,带领广大干部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成为中国干部的楷模,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示例三: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航天第一人,承担中国探索太空的神圣责任。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无数技术难关,搭载神州五号航天飞船,成功完成太空探索任务,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光。

4.能联系实际,围绕自强不息,掌握知识本领,树立理想,服务社会等言之成理即可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