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国名人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

外国名人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

来源:爱go旅游网
外国名⼈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1: 英国⼥⾸相玛格丽特的成长故事

  在玛格丽特6岁那年,⼀个星期天的上午,⼀家⼈从教堂做完礼拜回来,⾛在回家的路上。星期天是教徒聚到教堂做礼拜的⽇⼦,玛格丽特⼀家笃信宗教,⾃然⼀次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活动。玛格丽特在路上⼀边⾛,⼀边回想着牧师布道的内容。正想得⼊迷,突然被⼀串银铃般的笑声打断了。那笑声响亮、悦⽿,使她不由得转过头去看:“是什么⼈这么⾼兴呢?”

  原来是⼀群在街⾓玩耍的孩⼦。他们与玛格丽特年龄相仿,有男孩也有⼥孩,⼀群孩⼦像⼩⿅⼀样奔跑着,互相追逐,推推搡搡,不时地爆发出开⼼的笑声。玛格丽特不知道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因为⾃⼰从来不玩游戏,但那欢快的⽓氛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脑袋扭过去,⽬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孩⼦,直到⾛远了……

  回到家⾥,玛格丽特的⼼总是⽆法平静。她内⼼深处孩⼦的天性被突然间唤醒了,使她⼀⼼向往玩乐。可是在以往的⽣活中,她就像个⼩⼤⼈,不苟⾔笑,天天跟在⽗亲的后⾯,不是忙着店铺的⽣意,就是⼲家务活,要么就是参加各种⼤⼈的活动。她的⽣活和年龄⼗分不相称,这虽然使她养成了勤劳俭朴的性格,长了不少见识,却也使她的童年欢乐过早地失去了。今天,她才发现,其他同龄的孩⼦简直是与她⽣活在两个世界⾥。她是那样的⽆聊!

  ⼀想到⾃⼰错过了那么多的欢乐,如此多的游戏,玛格丽特不由得委屈起来。她忍不住问⽗亲:“爸爸,为什么我不能像别⼈家的孩⼦⼀样,经常出去游戏玩耍呢?”⽗亲听到玛格丽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点也没有表现出吃惊的样⼦。他既没有责备玛格丽特,也没有像⼀般⽗母⼀样哄着委屈的孩⼦,⽽是⾮常亲切地说:“孩⼦,你做事情必须有⾃⼰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种事情,你也去做或者想去做。不要因为怕与众不同⽽随波逐流,要决定⾃⼰该怎么办。如果有必要,就去领导群众,但不要随⼤流。”

  聪明的玛格丽特听了⽗亲的话,顿时恍然⼤悟。她的童⼼被渴望成功的⼼理代替了,委屈也⽴刻烟消云散了。她深深地明⽩,⽗亲之所以⽤特殊的⽅法教育她,是为了让她将来有所作为。从此以后,她把⽗亲的话当作“终⽣奉⾏的准则”,直到她成为英国历第⼀位⼥⾸相。

  外国名⼈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2:海伦.凯勒创造的奇迹  海伦.凯勒是美国的教育家、慈善家。

  海伦刚出⽣时,是个正常的婴⼉,能看、能听、也会咿呀学语。可是,⼀场疾病使她变成了⼜瞎⼜聋的⼩哑巴----那时她才19个⽉⼤。⽗母在绝望之余、只好将她送⾄波⼠顿的⼀所盲⼈学校,特别聘请⼀位⽼师照顾她。所幸的是⼩海伦在⿊暗的悲剧中遇到了⼀位伟⼤的光明天使----安妮.沙莉⽂⽼师。

  就这样,在安妮.沙莉⽂⽼师的帮助下,海伦凭着触觉----⽤指尖代替眼睛和⽿朵,学会了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她在10多岁的时候,名字就传遍了全美国,成为残疾⼈的楷模。

  ⼩海伦成名后,并未因此⽽⾃满,她继续孜孜不倦地接受教育。1900年,这个学习了指语法、凸字及发⾳,并通过这些⼿段获得知识的20岁的姑娘,进⼊了哈佛⼤学德拉克利夫学院学习。她说出的第⼀句话是:“我已经不是哑巴了!”她发觉⾃⼰的努⼒没有⽩费,兴奋异常。不断地重复说:“我已经不是哑巴了!”4年后,她作为世界上第⼀个受到⼤学教育的盲聋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海伦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学会了⽤打字机著书和写稿。她虽然是位盲⼈,但读过的书却很多。⽽且,她著了7册书,⽐⼀般“正常⼈”更会鉴赏⾳乐。

  海伦的触觉极为敏锐,只需⽤⼿指轻轻地放在对⽅的唇上,就能知道对⽅在说什么;把⼿放在钢琴、⼩提琴的⽊质部分,就能“鉴赏”⾳乐。她能以收⾳机和⾳箱的振动来辨别声⾳,⼜能利⽤⼿指轻轻地碰触对⽅和喉咙来“听歌”。

  如果你和海伦.凯勒握⼿,5年后你们再见⾯握⼿时,她也能凭着握⼿来认出你,知道你的美丽的、强壮的、体弱的、滑稽的、爽朗的或者是满腹牢骚的⼈。

  这个克服了常⼈“⽆法克服”的残疾的“造命⼈”,其事迹在全世界引起了震惊和赞赏。她⼤学毕业那年,⼈们在圣路博览会上设⽴了“海伦.凯勒⽇”。她始终对⽣命充满信⼼,对事业充满热忱。她喜欢游泳、划船以及在森林中骑马;她喜欢下棋和⽤扑克牌算命;在下⾬的⽇⼦⾥,就以纺织来消磨时间。

  海伦.凯勒凭着她那坚强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体现了⾃⾝价值。她虽然没有发⼤财,也没有成为政界传⼈,但是,她在⼈⽣事业中所获得的成就⽐富⼈、政客还要⼤。

  第⼆次世界⼤战后,好在欧洲、亚洲、⾮洲各地巡回演讲,唤起了社会⼤众对残疾⼈的注意,被《全英百科全书》称颂为有史以来残疾⼈⼠中最有成就的代表⼈物。

  外国名⼈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3: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闻名世界的美国⽯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家⽯油公司的⼩职员。⽽且,他所做的⼯作是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动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了,真是枯燥⾄极。

  也⾏,这项⼯作如果是别⼈来做,要不就会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直做到⽼死在机器旁边。细⼼的洛克菲勒却因这项⼯作成了⼤富翁。

  有⼀次,他突然发现⽯油罐⼦每旋转⼀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作便结束了。

  此后,他⼀直在想:焊接剂能否少⼀些呢?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成本?  他开始对这个当时被认为⽆聊的问题进⾏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机”、“36滴型焊接机”和“37滴型焊接机”。但经过先后试⽤,都在焊接后偶尔会漏油,没有获得成功。⼈们都劝他不要吃饱饭没事⼲,如果闲着,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职。然⽽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退缩,⼜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经过试⽤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请了专利,并找⼈投资⽣产出这种新型的节约能源的机器。

  洛克菲勒节省的只是⼀滴焊接剂,但“⼀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也站他后来终于成了美国的⽯油巨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