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方案推迟出台,是认为不能零散地考虑某一个改革领域,而应该整体通盘考虑问题。就是综合考虑整个金融体系的规划问题。”上述权威人士说。 当前农村金融改革规划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机构”;第二是“市场”,存贷款市场的适度竞争,还要有农业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发展;第三是“”,包括财政税收领域以及贷款利率等方面的。
机构定位实际上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上述消息人士详细阐释了涉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大致定位”问题。“农村金融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将是各个机构的定位问题,定位好什么机构发挥什么作用,而目标将是构造一个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实施真正的竞争,就要建立退出机制。而退出机制的一个前提,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的退出机制,将强化市场竞争。”上述消息人士说。
农发行:拓展功能,不做最终结论。上述消息人士称:“农发行的改革不做最终结论,是因为农村粮食流通改革没有完成。当前农发行的改革,将是在原有的粮棉油收购业务基础上适当扩大其业务范围,拓展农发行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把1998年以前的业务恢复起来。”1998年3月改革之前,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均由农发行负责,改革之后划给了农行,农发行则专职做粮棉油收购业务。
农行:多方案论证供决策。“农行改革的市场讨论很多。整体改还是分拆改?目前关于农行改革是两句话:设计论证多种改革方式,供领导决策。”上述消息人士表达了一丝担心,即农行意在整体改制,走中行、建行、工行的路子,但农行的改革成本会更高,更重要的是注资后农行能否从此做好。
农信社: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县一级法人。上述消息人士称:“农信社改革现在可以说成绩很大、问题很多。现在还有一个苗头,是想自成体系,做大成省内银行机构。现在说农信社是‘三农’贷款主力军,这是因为把农信社经营范围严格在县区域之
内,很难想象如果做大成省内机构,贷款会不会从‘三农’流失。因此,农信社改革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县一级法人。否则,目前对农信社改革的所有投入都将是‘打水漂’。”来自央行货币司的一位人士也强调,以省为单位将农信社组建为银行机构,这还处于前期的研究阶段,京津沪地区以市为单位改革,是因为第一产业占比已经很小。其它省份推进这种思路可能不太合适。“一个机构规模越大,对外贷款能力越强,就会越想将贷款投向非农产业。这样改革的话,必然会形成农信社资金上流到省一级,投到非农领域,这又形成了农行、邮政储蓄之外的资金外流渠道。因此,现阶段将稳定发展以县为单位的改革。”
邮政储蓄:放开贷款业务。“邮政储蓄放开贷款业务,是要给农信社外在的竞争压力,强化市场竞争,改变农信社独家经营的格局。”上述央行货币司人士说。但上述消息人士则表达了担忧:“目前,邮政储蓄的负债业务做得很大,下一步将开放资产业务。但资产业务怎么做?假如再制造一批不良贷款怎么办?”
小额信贷:给民间金融找一条出路。上述央行货币司人士表示:“我们通过规定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三农’贷款投放比例等,强化小额信贷对‘三农’的支持,这也是从放大市场竞争来考虑的。”上述消息人士称,小额信贷是创新型机构,这给民间融资合法化找到了一条出路。这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目前的亮点所在,这个机制引入了民营资本为主的、更有活力的贷款供给机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