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年9月第31卷9期(总第272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C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Vot.31 No.9 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蒋剑文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康复科,福建福州350003) [中图分类号]R246.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40—02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5o ̄,1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各25 ̄,J,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 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吞咽训练能改善吞咽功能,且减少并 发症。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针灸;吞咽训练 我们用针灸配合吞nI ̄Jll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 碍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I5年1月收治患 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 女I1例,年龄42~61岁、平均(51.5±7.3)岁,病程2 周~1年,脑出血18例、脑梗死7例。实验组男I7例、 女8例,年龄43~64岁、平均(54.2±7.4)岁,病程2 周~13个月,脑出血16例、脑梗死9例。两组性别、年 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 比性。 结果提升超过2级。有效:吞咽障碍症状得到一定改善, 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提升1级。无效:吞咽障碍症状并 没有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结果没有明显提升。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f检 验,计数资料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望型 实验组迨垒 5.5556 显墼 O.3810 查塑 O.5420 墼=. 垫查垫奎 (92.o) 9.5238 9.5238 25 11(44.0)8(32.0)4(16.o)2(8.0) 对A嘲X 25 7(28.o)7(28.o)5(20.0)6(24.0)(76.o) Q:堕 Q: Q:Q .. Q:堕. S : 例(%) 2 3 (12.0) (36.0) 15.7895 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 的相关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发音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没有 舌肌震颤和萎缩、具有咽反射,MRI和CT检查确诊,能 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感染,装有心脏起搏器,意识模 糊,真性球麻痹等。 2治疗方法 £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 25 对照组 25 X 1 4 0 2 随访6个月实验组没有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 5讨论 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配合吞 咽训练治疗。 吞咽训练:主要包括基础训练、吞咽训练和摄食 训练,结合吞咽障碍程度进行双侧面部的按摩、呼吸 训练、运动训练以及咳嗽训练等间接训练。吞咽棒蘸 冰水,冷刺激患者的舌根、咽后壁和软腭,之后进行 吞咽动作。进行摄食训练时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 理的训练方式。用粘性合适、密度均匀、松散程度适 宜和容易吞咽的食物进行训练。每次吞咽训练时间为 30~45min,每天进行2次,6天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 1天,治疗3个疗程。 、 针灸治疗:取风池(双侧)、廉泉、夹廉泉(双 侧)、百劳(双侧)、玉液、金津。风池:针向着鼻尖 的方向进针 以局部出现酸胀为佳。廉泉、夹廉泉将 针此项舌根放线,轻提插捻转4次。百劳在直刺得气之 后平补平泻4次。玉液金津针舌系带左右静脉处进行直 刺,在得气之后重提插捻转4次出针。每天1次,7天为 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天,治疗3个疗程。 3疗效标准 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患者取直立坐位,饮用 温开水30mL,对吞咽时间、呛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 录,如果发生含水、小心翼翼的喝、水从嘴唇流出等需 详细统计和记录。 治愈:吞咽障碍症状消失,经洼田饮水试验评定为r 1级。显效: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明显,洼田饮水试验评定 一脑卒中后发生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卒中发生在 脑干组织,引起真性球麻痹,如果卒中双侧皮质脑干束 则会引起假性球麻痹,病理改变会对神经系统功能造成 直接损失,抑制病灶周围的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出现舌 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吞咽困难等。 吞n ̄tJlI练中的温度刺激可以让高阈值c感觉神经纤 维更加兴奋,对 运动神经进行易化,让相关区域的敏 感度得到有效提升,对感觉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进而让吞咽反射变得强烈,也能对误吞进行有效预防。 通过震动和叩击能对低阈值的A纤维进行刺激,对机梭 运动系统进行易化,从而让快速应答反应被激活。及时 的肌肉按摩和运动可以让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得到有效提 升,对咽下肌群出现失用性萎缩进行有效预防。利用声 带内收训练可以改善屏气时的声带闭锁功能。呼吸训练 则可以让异物清除和排痰更加有利,避免出现吸人性肺 炎…。FI腔中液体食物不能有效保存,会快速进入到 喉部,从而就会增加吸人性危险。浓稠食物不能让误咽 率降低,同时会明显减少进食水分,生理的需要量并不 能得到有效满足,所以进食应以半流食物为主 。如 果每次的吞咽量不超过3mL,吞咽反射可能就诱发不出 来或者诱发出来比较迟,如果每天吞咽量比较多则会引 起误咽或者从口中漏出来,所以每次进食量应该保证为 3~5mL,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加。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本虚标实之证,本为 840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年9r'J第31卷9期(总第272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5.Vo1.31 No.9 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异常疗效观察 赵锡民 ,刘敏 ,赵大鹏 (1.山东省泰安市肿瘤医院中医科,山东泰安271000; 2.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R245.814.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09—0841—02 [摘 要] 目的:观察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矫正胎位不正的疗效。方法:观察组12()例给予艾灸至阴穴治疗, 对照组116例行膝胸卧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 ̄Jt94.2%、对照组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 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有效率明显高于膝胸卧位法。 [关键词] 胎位异常;艾灸;至阴穴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30周以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位 置不正,如臀位、横位、斜位。 胎位不正可导致难产,甚至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 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36例,均为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泰安市中 心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八十八医院门诊 和住院患者。B超检查确诊为臀位或横位。年龄20~36 岁、孕周30~34周。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 16例。 排除合并妊娠疾病,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生殖 器官肿瘤、骨盆狭窄、羊水过多或过少、脐带绕颈、胎 儿双顶径大于8.5e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 诊断标准参照顾美皎主编的《临床妇科学》诊断标 准。腹部检查为臀位或横位。肛查及阴道检查为臀位或 横位。 2治疗方法 转为头位。 每次治疗前后均作妇产科腹部检查和听胎心音。在 进入试验前及试验结束后均需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及心电图检查。 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x 检验。 4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5讨论 妊娠3O周之前的胎位不正多能自行回转。孕31周 以后臀位自然回转率随孕周的增长而自传的机会逐渐减 少。 观察组:孕妇仰卧床上,双手自然放松,双膝屈 曲,腹壁松弛。取双侧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的至 阴穴¨ ,点燃艾条灸双侧至阴穴,艾条距至阴穴位1寸 左右,以温热感为度,艾灸30min。每El针灸1次, 对照组:孕妇在硬板床上呈跪拜样,双手前臂伸 直,胸部紧贴床面,尽量与床贴紧,臀部上翘抬起,双 腿屈曲,大腿与床面垂直,与小腿成直角,膝和小腿与 床平贴。每次l0~20min,1日1次。 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 有效:施术后胎位转为头位。无效:施术后胎位未 研究显示艾灸家兔相当于至阴穴部位可引起子宫紧 张性增加,收缩频率加快。至阴穴的部位在Sl皮支分布 范围内,因为子宫的活动是由交感神经控制的,因此刺 激至阴穴可能通过TS—Sl节前纤维形成的盆腔丛改变子宫 的生理功能而引起宫缩¨’ 。除神经系统作用外,在艾 灸至阴穴引起子宫收缩的过程中,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 统似乎也是一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艾灸至阴穴呵使母 体血中游离皮质醇的水平升高,PGF护GE的比值增加, 尿中17经及17酮类固醇的排出量增加,提示它对垂体一 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效应。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间接增 加子宫活动,皮质醇可刺激胎盘产生雌激素,给予地塞 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为痰瘀壅阻经络、风火相煽 。 针刺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和调和阴阳的效果。 直接经过咽喉部的经络主要包括任脉、足太阴脾经、足 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以及足厥阴肝经。同时,通过衔 接关系、表里关系,另外一些经络也与这些经络间接或 者直接相通。有些腧穴位于咽喉部或者和咽喉部比较接 近,所以治疗咽喉部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现代吞咽训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治疗时患者需 要积极主动地配合进行吞咽器官运动,如果病情较重, 或者存在精神情绪障碍、认知障碍,配合时就可能存在 困难。另外,如果患者伴有冠心病则不能采用声门上吞 咽手法。冰刺激法也可能让吸人性肺炎加剧。而针灸治 疗则无这些问题。 观察表明,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可提高疗效,同时 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则能更快恢 复中枢神经系统通路,让损失的神经细胞得以修复,突 触链刺激诱导、运动强化等作用得以沟通,从而改善吞 咽功能¨J。 [参考文献] [1]昊赞华.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 (11):380. [2]李丹.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观察[T]冲医临床研究,2012,4(23):38—39. [3]陶莉.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 察[I].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235—236. [4]李艳丽.吞咽训练结合针灸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 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 (19):161. 『收稿日期]2015—05—15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