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工程技术

车辆工程技术

166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戎国鹏

(固始县公路管理局,河南 固始 465200)

摘 要:沥青路面在公路施工中是一项重要性的内容,需要清晰了解到我国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的具体情况,在详细把握的基础上,提升相应的施工技术。针对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公路沥青路面的基本要求和存在的特点,然后论述了施工具体过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升公路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管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要,必须意识到交通行业中公路经济的重要作用,结合已有的工程量和需求量,在严格把握的基础上,促进交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其中,沥青施工是一项关键性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施工中也有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需要对沥青的特点进行详细了解,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各个环节,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实现最大化的施工意义。

1 公路沥青路面的基本要求

1.1 强度和刚度达标

  公路的承载量较高,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车辆的正常通行。只有保证沥青路面符合这些要求,才能防止结构的破坏,降低出现变形的概率,维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以便能够长久使用。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柔性,需要详细把握水稳基层材料的厚度、级配、回弹模量等,把握各项技术指标,使其达到规定标准。

1.2 具备良好的温度和水稳定性

  设计水稳基层的时候,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气候和水文等情况进行全面性了解,保证温度和水的稳定性。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条件,北方地区注意防治冻害现象,南方地区注意防治水破坏现象,将水稳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质量控制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均匀沉降和地面膨胀等问题,路面结构内部的稳定性将被打破。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性把握,保证整体的稳定程度。1.3 较好的抗冲刷性能

  公路的交通量较大,在沥青路面出现破坏的时候,内部往往会出现水的下渗现象,结构的稳定性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加上车辆的荷载,基层表面被严重冲刷,造成路面的不平衡和不稳定,阻碍车辆的正常通行。只有保证水稳基层结构的冲刷性能,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才能防止基层材料出现大面积脱落和翻浆现象,有效改善基层的光滑度和敏感度。另外,对沥青路面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能够使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及时排出,将基层表面的冲刷破坏降低在最小范围内,增强其排水效果。1.4 较高的平整度

  面层结构的厚度和平整性受到沥青路面基层平整度的直接影响,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下,沥青面层也将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现象,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严格控制其平整度,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摊铺机和碾压机等,在静压之后采取振动方式,将基层表面的平整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保证其光滑性与平整性。

2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 沥青混合料配置

  沥青混合料的配置是沥青公路施工中的重要工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配置的过程,采取合适的方式对混合料进行搅拌,控制力度和速度的均匀性,为后期的配置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的搅拌过程需要对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验,安排合适的人员,

详细计算和分析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使不同的混合料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性能,保证混合料的合规与合格,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性能。2.2 混合料运输

  运输过程应全面控制运力要求,一般情况下,车载的重量应大于15吨,清理干净车槽,控制油水混合液的比例在1:3。然后检查孔的设置为车槽的一个侧面,覆盖车槽的时候,一般选择油毡布,最好在上面蘸上混合料。装载混合料的时候,需要严格指挥车辆的前进和后退等步骤,定期检查混合料,避免出现离析和性能下降等现象。停车位置选择在距离摊铺机30cm的地方,避免与摊铺机相撞,设计阶段可以采取铺设与通车相互结合的方式,既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又不妨碍施工进度,提高路面的平整度。2.3 摊铺技术

  详细分析摊铺机的性能,尽可能选择整套摊铺机,控制品牌和型号等的一致性,减少磨合的时间,防止出现互斥现象。施工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摊铺设备的构造,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调整。受料斗孔板的供料具有自身的,车料会出现遗漏现象,应根据材料的数量,合理选择料斗阀门的开度,与供料速度相互匹配,实现理想的互助效果,同时保证刮板输料设备的可持续性,使材料的均匀性达标。摊铺沥青表面的时候,需要经过对比,筛选出最合适的摊铺机,将速率控制在每分钟2~6m区间内,在岔口地区,机械不便操作,应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处理。2.4 碾压技术

  重视沥青公路施工中的碾压环节,对碾压区进行详细划分,找到标线区的特征,保证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碾压,避免出现碾压不足和重复碾压等问题。另外,路面的密实度受到碾压操作的直接影响,碾压不到位的话,车辆的荷载会严重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出现下陷和坍塌等现象,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压实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机械,对碾压速度进行控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保证速度的均匀性,降低混合料的缝隙值,增强路面的密实性与坚固性,提升整体的载重能力与抗压性能。2.5 接缝技术

  公路投入运行之后,路面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裂缝,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对裂缝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加深现象,保证整体的稳定性达标。施工人员应对裂缝的深浅、大小和类型等进行分析,在归类之后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有效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恶化。通常情况下,选择两台摊铺机,采取梯队联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在纵向裂缝处理中尤其常见。对于横向裂缝,施工人员可以明确裂缝的开裂程度,选择整平操作的方式,弥补裂缝,增强其完整性。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3.1 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中,施工材料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不仅影响着最终的施工质量,还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全面考虑原材料的成本、性能、类型、级配等,经过严格筛选,挑选性能好的、级配高的、质量好的材料,在施工中能够实现最佳效果。

(下转第146页)

工程技术

车辆工程技术

施工,且将橡胶止水条设置到外墙施工缝位置。

146

输过程中,应洒水进行管道湿润,随后选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也可将一层麻袋包裹到混凝土输送管表面。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准确。选取插入式振捣器由筏板底部逐步向上振捣,20到30s为振捣时间范围,防止漏振、超振问题出现,一般情况下,30到40cm为移动振动棒的间距范围。要求在300到400mm之间控制分层振动厚度,振捣时需向下层混凝土插入10cm以下,为确保两层混凝土能够结合紧密,要求振捣施工必须做到插入快,拔出慢。振捣柱时,其顺序为四角—中间,通过撬棒在梁上部钢筋密集位置将钢筋间距分开,插入振动器,当浇筑混凝土到钢筋此位置时,需把钢筋绑扎恢复的原有部位。同时进行门窗洞口2侧底部下料施工,需有效控制其高度,必须洞口模板位置发展变化,振捣时,需按照洞口下部—中间墙的顺序进行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分层离析问题。从料斗、漏斗内卸除混凝土材料,在2.5m以内控制其自由倾泻高度,分2次进行浇筑,先浇筑基础筏板,后浇筑基础梁,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物质量控制的关键,且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在施工前期对地基进行严密考察,以制定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并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规范施工工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为建筑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上接第163页)

当混凝土存在空隙时声波传输距离增加,测得的声音偏离实际声速。检测人员可以根据超声波传输时间、振幅、频率等变化分析混凝土参数情况。检测人员应当根据工程实际施工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工人和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避免建筑物在今后受到损害,增加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

证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混凝土检查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完善,增强其适应性与规范性,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春雷.浅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8(16):160.

[2]黄晋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5):42-43.

[3]徐凤芳.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8(16):140.

4 总结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愈发提升,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掌控,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保

(上接第1页)

都较高的混凝土,浇筑后再进行等级较低的梁板浇筑,能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自上而下的稳定性。其次,浇筑时遇到较大截面积的梁板,则要进行分层分批浇筑,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确保浇筑效率,同时避免重复浇筑。最后,做好浇筑后期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经过一定时间的晾后,保持定期的洒水养护,增加混凝土的含水量减少裂缝发生。

够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充分把握这项技术的优势,结合其特点,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整体强度,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合理性,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达标,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参考文献:

[1]王倩.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01):22-23.

[2]信昕奇.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06):33-3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能

(上接第166页)

应全面检验施工材料的质量,使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如果材料未能达标,应安排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入场材料能够正常使用。3.2 混合料的压实需达标

  压实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摊铺机应与驱动轮对准,保证混合料在推挤的情况下,不出现臃包现象,使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控制各种问题出现的概率。另外,应强化施工设备的管理,全面检查机械各个部位,保证在施工中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不能停留在未冷却的路面表层,避免压实效果受到负面影响。3.3 弯道路面摊铺达标

  在路面摊铺的过程中,弯道摊铺困难较大,因为转弯处往往有半径,在实际施工时,横坡变化较大,摊铺机的性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因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挂线的同时,手动控制横坡,将两者相互结合,及时输入相关数据,合理划分变破段,最终计算出弧长的横坡值,保证弯道横坡摊铺达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也出现了相应性的变化。沥青作为公路路面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路面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详细把握施工技术,强化施工管理,使施工工序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效统一的基础上,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最终缓解交通压力,保证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22-23.

[2]张桓铖.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7(07):44-45.

[3]刘平安.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4):99-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