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教学情境的外在形式还是教学情境的内容都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侧重作用不同。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情境同时作用于课堂,综合发挥教学情境的浸润性。教学情境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有多种类型。下面从教学情境的与现实世界的存在关系和创设的目的两种视角对教学情境进行分类。
一、根据教学情境的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可分为:真实型、仿真型、提供资源型等。
1.真实型教学情境
现实客观存在的社会是学生知识建构不可缺少的资源和运用知识不可替代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其中感悟、观察、体验。通过形式多样性的真实客观存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临生活实际之中,在社区、工厂、田间、野外等真实的生活与场景中学习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真实型教学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拓宽了教育的空间,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演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品尝着受阻的焦虑和成功的喜悦,在积极思考中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空间的拓宽,推倒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丰富
了儿童认知建构的源泉。
2.仿真型教学情境
教学中有时受时间、空间、财力、物力的限制,不可能每节课都把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中。一些较难接触或学生不易真实接触的学习内容可以用模拟现实环境和情况来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是仿真型教学情境。如模拟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的变化规律,模拟商店中现场购物的体验,学生在模拟法庭中辩论的等等。更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模拟现实情境,也可以采用学生模拟表演等形式,达到所需教学情景情境的效果。模拟现实生活创设仿真教学情境是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方法。
3.提供资源型教学情境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由学生选择学习、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则起学习的引导者作用,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形成的教学情境称为资源型教学情境。资源的共享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的根本在于拥有学习资源,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将会是未来教学环境发展的总趋势。
二、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同,教学情境又可分为: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练习情境等。
1.问题型教学情境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所设计的以对某个问题探究为平台的教学情境称为问题型教学情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质疑,把需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最佳的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创设问题情境宜围绕教学目的,注意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且难度适中。
问题型教学情境又分全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全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于课堂教学初始时的整节内容概要性的问题情境。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紧扣某一个有关全课的小问题创设的问题情境。
2.探究学习型教学情境
为探究性学习任务创设的教学情境称为探究学习型教学情境。探究学习情境与问题学习情境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的刺激下会主动参与探究。但实际教学中还往往出现学生遇到问题时,常常发现很难识别问题的关键和形成连贯的研究方法。他们也常常不清楚怎样
把现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围绕问题的探究总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有时引发问题后教师如果不继续营造探究的情境,好的问题也会渐渐失去挑战性。因此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继续深化学习情境,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的不同阶段深入的学习。
3.合作学习型教学情境
为在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而创设的教学情境称为合作学习型教学情境。学习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改善课堂氛围,培养与人协作的作风,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合作中有竞争,既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合作教学,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但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氛围的营造非常关键,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是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合作的前提。
4.练习型教学情境
为新知识学习后巩固和拓展而创设的教学情境称为练习型教学情境。教学中无论是新课的巩固练习,还是独立的练习课,往往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烘托下,达到练习的效果。新课的巩固练习,有时利用课中的教学情境延伸即可达到引导学生自主练习的目的,有时也需要单独创设。独立的练习课,有时教师们可以用带有趣味性的故事情境进行串联,调
动学生的练习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