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高考地理整合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21174

2019年高考地理整合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1121174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9年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题(5)

李仕才

一、地球运动

(2018·浙江东阳检测)下图为卡西尼探测器拍摄的土卫二(土星卫星)正在朝太空中喷发水汽的照片,科学家推断土卫二表面厚厚的冰层下可能存在着液态水的海洋。土卫二上存在液态水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卫二接受太阳辐射多 B.土卫二内部能量释放多 C.土卫二接受土星辐射强 D.土卫二大气保温作用强 答案 B

解析 表面厚厚的冰层下可能存在着液态水的海洋,说明其表层温度低,底层温度高,其能量来源于土卫二内部。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 读“大洋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岩。

(3)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 (4)如果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的______________山系。 答案 (1)海沟 海岭 地幔 (2)喷出(岩浆) (3)ECD (4)美洲 科迪勒拉

解析 (1)A处位于海底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地带,为海沟;P处高低起伏,为海岭;B处为岩浆的发源地即地幔。(2) H处位于火山口附近,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浆)岩。(3)岩浆涌出地壳不断冷却凝固,推动两侧岩石向远处移动。按距离B处远近即可判断岩石年龄的新老。(4)结合大陆板块N与M板块的相对位置可知其为美洲板块,二者碰撞形成科

1

迪勒拉山系。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

(2017·浙江宁波统测)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增加D.④减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积雪,会导致晴天①减少 B.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②增加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③减少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④增加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大气的能见度取决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故正确答案为A。第2题,地面积雪,晴天时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多,A错误;臭氧层遭到破坏,大气对紫外线的吸收减少,B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逆辐射减弱,C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面辐射减少,D错误。

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直至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影响因素如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2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及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答案 (1)由左到右为B、A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候。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多是耐旱、耐渴的动植物,河流稀少,绝大部分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解析 (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往西减少;因为降水稀少,导致气候干旱,使这里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2)西北内陆由于干旱的气候,水资源不足,形成草原荒漠植被景观和内流河、湖等,因此,气候是西北地区干旱地理环境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海洋湿润气流到达少,降水稀少。干旱成为了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多是耐旱、耐渴的动植物,河流稀少,绝大部分为内流河、湖;由于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合发展牧业,有水源的地方发展灌溉农业;人烟稀少,农田、村镇、城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五、人口与城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变化折线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三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表(含预测)。

3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

(2)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3)根据材料三描述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区域差异,并分析西藏、贵州、宁夏等省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

答案 (1)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 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

(2)社会养老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

(3)区域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六、区域产业活动

(2017·浙江嘉兴检测)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东北、京津沪地区发展乳畜业的主导区位条件。 东北地区:____________;京津沪地区:__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西北地区:______________;青藏地区:______________。

4

答案 (1)昼夜温差大 (2)饲料丰富 靠近消费市场 (3)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图1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按照其性质各属于哪种类型?

(3)图2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火山爆发 海啸 (2)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森林砍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资源减少。 (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的吸收量减少。

解析 图1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火山爆发、海啸、乱砍滥伐等。图2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问题,其成因结合图1分析可知,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