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政发„2009‟2号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
2009年我院共有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25人(含6名延修学生),其中本科363人,专科262人。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0多万;我省高校毕业生总数为36万,虽然与2008年相比减少了5.5万,但总量仍然很大,特别是时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就业任务之重、就业难度之大、就业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为了保证我院2009年就业工作顺利开展,转“危”为“机”,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就业工作是学校教育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深层次地影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以及2009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理顺就业工作思路,明确责任,广泛动员,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毕业生就业氛围,努力推进就业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强化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明确工作目标
成立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就业工作人员为成员,全面负责2009年就业工作的开展。形成“校领导主抓,招就办统筹安排,辅导员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领导小组要认真学习就业工作文件,研判形势,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促进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一)确保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2%以上;其中本科就业率达到75%以上,专科就业率达到70%以上。年底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本科就业率达到93%以上,专科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力争高质量就业率达到40%以上。本科达到45%以上,专科达到35%以上;专科生升本率不低于20%,确保今年专升本学生达到50人; 参加国家和地方扶持的基层就业项目人数达到50人。
(三)实施“教学、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工程,争取建立3个以上的实训就业基地,力争每个专业都有固定的就业单位,能够解决3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四)依托母体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扶持学生创业项目,争取自主创业率达到1%以上。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唱响基层就业的主旋律,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做好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做到“人人知晓、广泛参与、严格把关、积极推荐”,形成“到基层就业光荣、在基层锻炼成长成才”的校园风尚。对我院来讲,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主要包括“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各省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应征入伍投入国防建设等渠道。招就办和辅导员要广泛动员,尤其是要发动学生和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使基层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
同时,要继续完善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奖励措施,关心基层
就业的学生,激励学生参与基层就业的热情。
(二)广开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1、面对金融危机,要发动全院教职员工挖掘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推荐我们的毕业生。对积极推荐单位到校招聘或推荐毕业生到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做出突出成效的教职工给予适当奖励。
2、加强与地方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展经常性的互动、交流、联谊活动,引导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打造地方就业平台。
3、招就办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走访用人单位,做到“用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开拓就业市场。要深入到本地以及沿海地区、就业形势好的地区,深入到各行各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量大的企业收集需求信息。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进校招聘,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4、发动学生家长提供就业信息。辅导员要主动联系有能力协助推荐学生就业的家长,调动全体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一切社会资源拓宽我院学生的就业渠道,构建学生家长及亲属关心和支持就业的协助平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展示我院良好的办学形象和社会责任形象。
(三)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两个方面,而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又会影响这两个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做到“不挑行业、不挑岗位、不挑地域、不挑待遇”的先就业再择业观。
1、教务处要积极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践环节的教育培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要有一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验。要抓住毕业生离校前的教学环节,根据就业需要适当调整专
业方向,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践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双证”教育。教务处要把“双证”教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为学生提供考试信息,为学生考试提供便利条件。学工处要把学生获得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纳入奖学金评定的范围,鼓励学生考级考证。
3、调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安排和授课方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分析、求职技巧、职场礼仪等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求职能力。
4、充分利用校内多种媒体,树立校园就业风向标,加快就业思想教育全程化建设。校报、广播台、团委以及学生会主办的半月刊“理工短波”等宣传媒介都应开辟或完善相应的就业宣传板块,及时传播就业新形势、新动向,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5、教务处和招就办要尽快启动“企业家面对面”讲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或人事主管进校,采取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直面社会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就业。
6、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采取各种方法向学生家长灌输就业形势与思想,建立“学校—家长”共同关心学生就业思想转变的新局面。
7、对那些就业困难和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就业指导课老师以及招就办人员要主动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顺利就业。
(四)做好“专升本”考试工作,提高升学率
辅导员要积极动员专科学生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确保报名率达到50%;教务处要组织好考前培训工作,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扶持
学生创业项目
招就办和辅导员要大力宣传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并结合我院实际出台相应,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系列的便利条件,并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实行奖励措施。
(六)强化组织领导、规范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建立“三级化”的毕业生工作体系
要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招就办—辅导员—毕业班级”三级化管理体系。形成就业工作例会和信息上报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就业工作例会,分管毕业生工作领导、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以及招就办工作人员、辅导员参会,总结和部署就业工作。每两周出一期就业信息简报,通报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过程管理。辅导员在学生进入毕业年级后,要建立详细完善的联系网络,并为其建立动态的个人就业档案。9月-10月,要跟每位毕业生谈一次话,了解其就业意向;10月至次年,要跟踪了解学生的就业状态,包括学生是否就业,在哪就业,是否在校,在校生未就业原因。要定期排查毕业生的情况,并在就业工作例会上报告。
10月至上学期结束为招就办联系用人单位进校招聘集中阶段,招就办要加紧与用人单位联系,邀请其进校招聘。要保证每周有招聘会,每天有招聘信息。毕业生在上学期结束前,原则上不准离校,特殊情况需经辅导员批准,(特殊情况包括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实习、已就业,到外地参加招聘等)。无特殊情况的毕业生必须在校参加招就办组织的各类招聘会。自下学期起,可以离校自行联系工作。
(七)提高就业服务意识,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1、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打造“多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升服务毕业生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①巩固原有的校园网就业信息网,并对就业网进行改造,使之涵盖的内容更加全面、详细和人性化。
②在校园内显著位置重新设置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张贴就
业信息,提高学生阅读量。
③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安装电子屏,方便、快捷地发布就业信息。
④继续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就业QQ群以及我院学生浏览量大的网站等渠道和毕业生沟通交流,
2、实行就业离校手续一条龙服务,各部门合署办公,让毕业生方便、快捷地办理完离校手续。
(八)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 1、要注意校园招聘会安全、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要提醒学生外出求职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要及时排查并消除就业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
2、要提前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培养学生“以校为荣”“爱校护校”的感情。
四、工作要求
(一)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全院上下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努力改进服务质量,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杜绝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各毕业年级。招就办及辅导员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要早计划,早落实,努力实现就业工作目标。
(三)招就办要全面掌握就业工作进展状况,做好就业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学校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附:
1、关于成立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2、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3、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离校前日程安排
附1:
关于成立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为全面促进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李俊 副组长:刘先和
成员:鲍国昌、高其文、汪波、罗明琳、何会、熊宇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组成如下: 主任:何会
成员:陈龙、陈善友、赵鸿雁、周伟
附2: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工作内容 报名 专升本宣传与组织报名、考前报名率达到50%以上 培训 专升本人数达到50人以上 工作目标 责任部门 招就办、学工处; 编辑部、团委 辅导员 教务处 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与组织报名人数达到50人以上 开拓就业市场,广泛收集就业建立3个以上实训就业基地,招就办、教务处 信息 能够解决3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 提供200%的就业岗位信息 招就办,全体员工 建立“学校—家长”就业信辅导员、招就办 息平台 教学改革 加强就业指导 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教务处 竞争力 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 教务处、招就办 定期开展就业思想主题班会学工处 教育 启动“企业家面对面”讲坛 教务处、招就办 “一对一”就业辅导 自主创业的宣传与鼓励 就业信息的发布 自主创业率达到1%以上 方便、快捷、及时 辅导员、招就办、就业指导课教师 招就办、辅导员 招就办、辅导员 催交并审核协议书、劳动合同上交率达到本科93%以上,专辅导员 或就业证明 遣方案 就业安全与就业安全教育 文明离校教育 确保“零事故”就业 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 招就办、学工处 学工处 科达到90%以上 招就办 审核就业材料,编制毕业生派真实、准确、及时 注:①年终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单位或个人奖励;
②年终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评为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
附3: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离校前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安排单位 备注 学工处需在此期间按要求将整理好的毕业生学历照片(电子、纸质)移交招就办 请教务处、学工处在此之前完成毕业生资格审查 辅导员需安排各毕业班在此期间按要求将整理好的档案移交招就办 请毕业生辅导员在此之前催交协议书、劳动合同及就业证明 3月25日—30日 毕业生电子照片的移交 学工处 5月25日 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 毕业论文答辩 招就办 6月1日—6月10日 教务处 6月10日—20日 毕业生档案清理与转移 办理毕业生档案、户口托管 上报毕业生派遣方案 发放报到证 办理户口转移手续 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 毕业纪念活动 各相关部门集中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 毕业典礼、毕业生离校 辅导员、招就办 招就办 后勤处 招就办 招就办 后勤处 学工处 学工处 学工处、教务处、后勤处、图书馆、招就办、办公室 办公室 学工处 6月10日-15日 6月16日 6月18日-20日 6月10日-18日 6月15日-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0日 注:此表为初步安排表,具体日程安排以各部门最终公布安排为准。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 二O0九年三月十九日
主题词:毕业生 就业 工作方案
──────────────────────────── 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办公室 2009年3月19日印发 ──────────────────────────── 共印15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