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拱盖法施工标准

拱盖法施工标准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一章 暗挖拱盖法施工标准

1.1拱盖法简介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施工工艺在不断地更新,拱盖法施工即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顾名思义就是拱和盖的结合,是鉴于地铁车站盖挖法施工和扣拱施工的结合,多应用于采用暗挖钻爆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拱盖法”优点:①导洞少,工序少,爆破次数少,扰动次数少;②支护简单,初支拆除少,废弃工程量小;③导洞与导洞间的连接点少,支护体系有保证;④拱盖形成后,即可大面积作业,效率高,工期缩短;⑤对于围岩为中风化板岩,不用打桩;⑥车站边墙施工锚杆,无临时支撑,保证施工安全。缺点是围岩强度要求高,冠梁下侧墙部位弱爆破难以控制。

1.2拱盖暗挖法施工

1.1.1人员配备

暗挖拱盖法车站拟投入劳动力见表4.6-1。

表4.6-1 拟投入人力计划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工种名称 现场管理人员 提升设备司机 装载机司机 风镐手 焊工 普工 喷锚手 普工 其他人员 拟投入人数 6 6 6 20人 20 30 8人 40人 20人 备注 现场工程师 白班和夜班各一人 白班和夜班各一人 洞门、临时支撑破除 格栅及二衬钢筋加工 土方开挖 喷锚施工 混凝土搅拌 零散工作

1.1.2执行标准及规范

1、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交通、地质、水文、气候等施工条件。 2、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

3、现有的国家、行业、青岛市、企业以及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 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 4、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报告。

5、现有的国家、行业、青岛市、企业以及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主要包括: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8); (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086-2001); (1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3);

(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2008);

1.1.3施工作业标准

1.1.3.1施工准备

(1)按照拱盖法组织施工,同时应根据车站通过地层的水文地质情况,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变更的适应性,避免因施工方法或技术措施不当造成施工延误。

(2)根据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埋深、结构形式、隧道长度、设备配置、工期要求、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等因素,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开挖施工可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D法、CRD法等。

(3)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选择施工方法时,应以安全及工程质量为前提,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尺寸、隧道埋深、施工机械设备、工期要求、经

济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而确定。

(4)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做好工序衔接,并采用相应的辅助施工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5)仰拱和填充应超前拱墙衬砌施工,并适度紧跟开挖工作面。 1.1.3.2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车站主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Ⅴ~Ⅵ级围岩,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

(2)采用侧壁法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似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一般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 ②两侧侧壁导坑超前中部10~15m,可同步开挖支护,中部采用台阶法开挖,保持平行作业。

③侧壁导坑、中部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距离应根据隧道埋深、断面大小、结构类型等选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设置锁脚锚杆,并尽早封闭成环。

④中部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连接是难点,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架设钢架连接后在同一个垂直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

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线左侧导坑超前支护左侧导坑上部开挖支护左侧导坑下部开挖支护右侧导坑超前支护右侧导坑上部开挖支护右侧导坑下部开挖支护中部拱顶超前支护中部上台阶开挖支护中部下台阶开挖初支全断面封闭不满足监控量测满足下循环施工调整开挖参数加强支护

图1.1-1 双侧壁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⑤根据监控量测,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超过15m,并加强监控量测。

⑥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及时施作仰拱并进行二次衬砌。 (2)施工步骤

表1.1-1 车站拱盖法主体施工工序

序图例 号 说明 1、开挖左、右上导洞1部土体,1施做初期支护(锚杆、钢架、喷混凝土、临时仰拱)。

2、开挖2部土体,施做初期支2护(锚杆、钢架、喷混凝土、临时仰拱)。 33、施工拱脚梁垫层和拱脚梁。 44、拱部二衬施工。 5、开挖3、4部土体,施做初5期支护 6 6、施做二次衬砌,封闭成环。

77、施做内部结构。

(3)施工注意事项

1.1.4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表3.2-1要求进行检验。

表3.2-1 初期支护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 1 原材料 喷射混凝土2 施工配合比 按设计厚度施工。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喷射混凝土3 厚度 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1/2,且不小于3cm。每个断面自拱顶每2m设立一个检查点 隧道超挖部分喷射混凝土与周边补平,个别4 超挖处理 严重超挖处挂钢筋网分层补喷 初期支护后每10m测量一个断面复核,保5 断面测量 证二衬厚度不小于设计值 喷射混凝土6 施工

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和要求 项目 喷射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检测验收 砂、石含水率及配测定砂、石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 合比选定试验 按批试验 检验方法 度;检查点的6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尺量检查控制喷层厚度的钢筋头和锚杆 观察 自动断面仪测量 喷射分段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尺量 度不大于6m;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 序号 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和要求 项目 层混凝土终凝时进行,终凝时间不大于10min。一次最大喷射厚度:拱部为10cm,边墙为15cm 喷射混凝土检验方法 7 与岩面粘结 喷射混凝土8 坍落度 初期支护表9 面质量 粘结密实 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一般8∽13cm,偏差不大于±2cm 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个别松散锤击检验 坍落度试验,每工班不少于1次 2m直尺检查平整部位凿除补喷,并用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找平处度 理。平整度允许偏差:侧壁5cm、拱部7cm 标准养护试件抗压28d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 产品合格证、出厂10 喷射混凝土强度 1锚杆原材料 1 满足《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抗拉力不小于180KN 检验报告以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 1锚杆数量 2 13 锚杆水泥砂浆施工 符合设计要求,不低于M20,保证锚杆钢筋保护层不小于8mm 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10cm;锚杆1锚杆安装 4 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 15 1钢筋网施工 6 牢固,钢筋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钢

符合设计要求,围岩较差时适当增加 现场计数 配合比设计、砂浆强度试验 孔距偏差为:±15cm;锚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尺量 钢筋网原材料 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和设计要按批试验检验 求 钢筋网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cm,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接尺量 序号 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和要求 项目 筋网搭接采取焊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 按批进行屈服强检验方法 1钢架原材料 7 1钢架的加工 8 符合《碳素结构钢》、《热轧普通工字钢》等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冷弯试验等相关试验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如下:⑴钢架间距允许偏差为±100mm;⑵钢架横向允许偏差为尺量 1钢架的施工 9 ±50mm;⑶高程偏差允许偏差为±50mm;⑷垂直度偏差允许偏差为±2°;⑸钢架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不得小于40mm;同时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 尺量,查对工程检查证。每榀钢架检查一次 20 21 22 23 2超前小导管符合设计要求,直径一般为42mm 原材料 超前小导管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1m 纵向搭接长度 超前小导管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重量比1:1 注浆浆液配合比 超前小导管注浆 超前小导管方向角、孔口距、符合设计要求,注浆必须饱满,注浆压力一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观察,尺量 验证配合比 仪器测读 般为0.5∽1MPa 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外插角宜小于10°,孔仪器测量,尺量。口间距40cm,孔深不小于3.5m,允许偏差: 方向每环抽查3根 孔深 角2°、孔距±50mm、孔深0,+50mm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