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 授 课
提 要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
1 古诗二首
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 找春天
几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通过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他们发现春天的欣喜。
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包花籽,结果鼹鼠先生把花籽漏在小路上了。第二年春天,小路开满了鲜花,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
这篇课文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在1987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植树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培养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通过倾听和表达,让学生知道说话的时候应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
1.引导学生在游玩中识字。2.给词语或句子加上修饰语,使词语或句子更生动。3.写好半
语文园地一
包围结构的字。4.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5.阅读《笋芽儿》,体会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
2 1 2 2 2 2 课 时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你喜欢春游吗?看图,你在春游图中看到了什么?(课件) 2.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的收获。 3.过渡揭题。
春天来到了,我们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变化,下面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课件) (一)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 3.师生交流。
在自学时,你们发现哪些字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一读? 4.带着拼音小帽,谁能都读正确?(课件) 5.去掉拼音小帽你还能认出来吗?(课件) 6.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师指导记字方法:换部首,加部首。(课件) 7.做游戏巩固识字。(课件)
8.生字认识了,词语你能读正确吗?(课件) (二)指导写字。(课件)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会儿的工夫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一些生字,你有能力接受挑战吗?我们先观察哪几个字比较难写,你当小老师给大家提醒一下。
1.学生交流,提醒难写的字应注意的地方。 2.观察字的结构,写得美观、规范。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身坐端正,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作者找到了什么?春天有哪些变化?(老师画图,学生贴词语) 2.学生交流。
3.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四、朗读课文,拓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哪些字,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2 找 春 天 寻 娘 柳 荡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2.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的留心观察,我们发现了春天的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问:我们在田野都找到了什么?(课件) (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二、品味佳句。
1.作者不仅找得仔细,而且文笔也很美,用心去读一读,体会作者文笔的美,体会春的美。这一次,你可以挑你最喜欢的句子读。
2.教学第4~7自然段。(课件)
(1)指名读(第4~7自然段中的任意一个自然段) 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想象这幅美丽的画面吗? c.哪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可爱? “探”字写出了小草的调皮、可爱。 d.指导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个自然段。
a.四人小组自己去读一读,说一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小组汇报。(结合板画、生字教学) c.看着板书指导朗读。
(3)仿写。模仿这四个自然段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春风、柳条、笋芽儿等。 3.学习第8自然段。(课件)
(1)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老师很喜欢的。(范背第8自然段) (2)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生读)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体会到了什么?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4)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4.引读。 师:春天来了!
生: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师: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生: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 师: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生: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5.集体朗读。 6.小结。
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真的已经来了!
三、课外延伸。
课下我们奔向田野,去找春天。把找到的自己眼里的春天写下来,与大家欣赏吧。 【板书设计】
2 找 春 天
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 嫩芽——音符 小溪——琴声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我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学生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品一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积累语言,继而运用语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情感,感受美,体会美。
【拓展延伸】
寻 找 春 天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
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儿。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它们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各式各样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这些花虽然不名贵,但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教学设计(教案)
点缀着这青青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大地。成群结队的蜜蜂,呼扇着黄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采蜜;那五颜六色的彩蝶,也成双成对地翩翩起舞。
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