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

来源:爱go旅游网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后泌乳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则实施人文关怀、乳头牵拉、信息支持、关爱护理等护理干预,后观察泌乳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了乳房肿痛,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且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结论: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泌乳,而且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母婴分离; 泌乳; 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37.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0-0111-01

纯母乳喂养是婴儿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喂养方式,母乳中的免疫因子既能增加新生儿抵御感染的能力,又能促进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及增强其对某些慢性疾病的抵抗能力。产妇产后尽早泌乳是确保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关键[1]。然而由于部分新生儿或因疾病的原因造成母婴分离,母婴分离会影响产妇乳汁的分泌,乳房因无法得到吸吮的有效刺激,乳汁分泌时间延长且量少,乳腺管易发生阻塞,造成产妇乳房胀痛,甚至发生乳腺炎,导致母乳喂养失败,而母乳喂养的失败会给产妇造成一定的负性心理和生理影响,早期有效地对母婴分离产妇的乳房及心理进行护理干预,使产妇尽早尽快上奶,并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让母婴分离的产妇成功地进行纯母乳喂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笔者所在科室分娩后母婴分离的2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产妇148例,顺产产妇70例;初生产妇占160例,经产妇58例;纳入研究对象的产妇平均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均无母乳喂养禁忌证,乳房乳头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无产后大出血史,语言交流沟通正常[2]。以分娩时间先后排序,奇数入试验组,偶数入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孕周、文化、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妇按常规予以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并指导挤奶及母乳喂养技巧。

1.2.2 试验组 产妇在回病房后30 min内即用热水毛巾热敷双侧乳房各5 min,并由管床护士负责按摩乳房,牵拉乳头,模仿新生儿吮吸动作,后行挤奶。具体做法:产妇取坐位,俯身向前,操作护士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每次两侧乳房各按3~5 min,后向外牵拉乳头7~8次,模仿新生儿的吮吸动作,然后进行挤奶,挤奶时操作者将拇指和食指相对握在乳头乳晕上,其他手指则托起乳房,朝胸部方向按压,并同时向下挤压,然后放松,依次沿着乳晕作旋转式移动依次挤压出乳窦内乳汁,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挤奶的技巧及重要性,要求产妇及家属掌握此技巧,挤奶不分昼夜,每2~3 h进行

一次。

1.2.3 心理护理 母婴分离的产妇因担心新生儿的疾病,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应倾注一些感情,能使沟通更有效[3]。管床护士应鼓励产妇倾述内心的感受,与产妇进行沟通时应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多一些微笑与亲切。在产妇住院期间,用仿真婴儿替代,手把手地指导产妇掌握婴儿的护理技巧,增加其对新生儿恢复健康和照料好新生儿的信心,同时,护士每天向新生儿科了解新生儿的病情,并向产妇汇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平时多鼓励产妇的丈夫与其进行沟通,让产妇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2 结果

试验组产妇3天内上奶时间较对照组早,量多,出院前无乳房胀痛及乳腺炎发生,并熟练的掌握了母乳喂养及婴儿护理技巧,意见征询表上显示满意度98%以上,而对照组则在90%左右。 3 讨论

泌乳过程是个复杂的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生乳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产后产妇血中的胎盘生乳素、孕激素、雌激素急剧下降,解除了对垂体生乳素功能的抑制,乳汁开始分泌,以后乳汁分泌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哺乳时的吮吸刺激,当婴儿吮吸乳头时,由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

子,使垂体泌乳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吮吸动作还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使得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乳汁从腺泡,小导管进入输入管和乳窦而喷出[4]。早期乳房按摩挤压及牵拉乳头,人为的模仿新生儿的吮吸动作,有效地刺激了母乳的分泌,成功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并且促进产妇子宫复原,减少了产后出血量,缩短了产妇的康复时间。

母婴分离后的产妇情绪不稳定,多伴有焦虑、抑郁和紧张心理,不良情绪会抑制泌乳反射,而通过护士的关爱及沟通,有效地缓解了产妇的不良情绪,并有效地促进了产妇泌乳,从而减轻了乳房胀痛,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并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同时哺喂母乳,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母乳和婴儿的健康,更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参考文献

[1]郑丽军,杨振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102.

[2]罗琳雪,陈丽芬,黄基梅,等.电话随访在母婴分离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2,26(4):391. [3]周红.影响护士与产妇沟通的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4,18(5):813.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

(编辑:王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