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来源:爱go旅游网
资本主义

本专题是资本主义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找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机制的新特点。内容围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

它以罗斯福新政为核心,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作出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从而引发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分析

1、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

二战前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自我调节的过程。 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史的角度看,它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17—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19世纪末垄断产生)→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2、从整个人类经济发展的角度看: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是人类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成果,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的结果,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同样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也为我们中国所借鉴。这也有利于我们对现代经济的进一步认识。从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三种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时间 内容 原因 重商主义 工场手工业金银是国家财富象征,国家要获得财富资本原始积时代 必须大力促进产品出口以换取金银,阻累的需要 止产品进口防止金银的流失。 自由主义 工业革命后 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工业革命后(自由放任) 代表是亚当·斯密 家干预。 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凯恩斯主国家垄断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宏观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义时期 调控 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从美国开始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世界市场已形成)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启示:

①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②要随时注意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作及时调整。③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要竭力避免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④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因缓解危机而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紧迫信号。 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

⑴新的理论: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⑵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⑶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新政为什么成功?

3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4)、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5)、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6) 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支持; 7)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启示:

①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②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③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④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⑤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⑥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⑦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

一、 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背景

4

1、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 2、凯恩斯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3、战后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的需要。

(08.深圳调研)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西方文明尘》([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中的几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

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图:在巨大宣传画下排队领取

(1)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 的影响。

救济金的美国人

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影响:科学、理性思想为欧洲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

材料二 “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l 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2)结合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进一步瓦解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古老的土地贵族”没落;工业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使“自由主义”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分化,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明显对立,使“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增长(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法国革命: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势力,使“古老的土地贵族没落”;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许多国家代议民主制的建立与发展,即“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革命确立的新秩序促进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产阶级”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材料三 “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

(3)导致这—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经济、政治原因分别是什么? 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6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其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四 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在1945年,即使是一位最乐观的预言家,也无法想象到这种文明所具有的广泛程度和它的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建设完善“福利国家”;建立欧洲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

【解析】首先要抓住该材料的主题“西方文明的发展”;其次通过时间的提示去理解“欧洲智力与文化的历史”;第二问得把握整个材料二的核心含义——革命对西方文明发展演变的影响;三四两问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较好的解决。

7

经济大危机 救济 胡佛罗自斯由福复兴 放新任政 改革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整 战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变化 欧洲走向美国超级日本崛起 联合 大国 世界走向多极化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